五胡烽火录
金道麟若无其事地摘下佩剑,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这个举动令王祥大大松了一口气,马努尔也悄悄从椅子里坐了起来,胆怯地偷望着这位将军。
随从金道麟的那几位陌生人低头向高翼施了礼,却没有退下去的意思。金道麟也没招呼他们落座,自顾自地说:“目前中原已经大乱,我得到消息说,石遵伏击石闵不成,被石闵所杀,石闵另立石鉴为帝,自己恢复祖姓冉,今后,我们该叫他冉闵了。
石遵被杀后,石琨出奔据冀州襄国,赵国抚军张沈屯滏口,并州刺史张平据并州,安西将军高昌占据东燕四郡(今昌平),兖州刺史李历占据濮城,张贺度占据石渎,建义段勤据黎阳,宁南杨群屯桑壁,刘国据阳城。他们都已表示不奉从石鉴与冉闵。
此外,段氏鲜卑余孽段龛已趁此机会,率所部南下据守陈留(今中国河南省开封县),自号齐王。羌族姚弋仲占据混桥,氐族苻洪据枋头,自号天王。匈奴铁弗部自号大单于,与拓跋鲜卑(自号代王)混战塞北。
中原已经是群雄并起,三山周围又群狼虎视,你却一天到晚四处乱跑,到晋国一去大半年,才回来又要去倭国,你把这一大摊子事丢给我,让谁来评评理,合适吗?告诉你,我不干了,我要休息,要放长假!”
高翼淡然一笑:“你顶盔贯甲,纠集同伙来找我,就是为了请假,太玩笑了吧!我还以为你要逼宫夺权呢?”
“嗤”,金道麟发出响亮地讥笑:“夺权?你有什么权好夺,三山之西有慕容恪虎视眈眈;三山之北——数十万契丹人与库莫奚人打得不可开交,只为争夺进入辽河平原的先机;三山之东,我们高句丽已经全国动员的。你这点人马,无论谁来,灭你没商量。
也就是你,居此危地尚安之若素,搁任何一个别人,早已愁得跳海了。这地方给我,我也玩不转,我才不抢这苦茶呢!”
“高句丽已经全国动员……”高翼迟疑地看着那几个陌生人:“你想请假,是不是想回高句丽,这几位恐怕是高句丽大将吧。”
“哈,就知道瞒不过你”,金道麟大大咧咧地说:“忘了给你介绍,这四位祖籍都是中原人。这位是南宫望,祖上是随同箕子东迁乐浪的五大夫之一南宫修;
这位是郑明远,祖上是琅琊郑氏,三国初时入乐浪;这位李松,祖上是汉乐浪太守、陇西李氏的李震;
这位是车信,祖上是春秋时秦国王族,本姓嬴,是秦国子车氏后代,自子车氏后,才改姓为车……哈,知道你这里不喜欢用字,他们的表字我就不介绍了。”
金道麟说完,顿了一顿,补充说:“我王派他们四个来三山,是知道你看到汉民格外亲切,这足以表达我王的诚意——直说了吧,丸都城是我国故都,而慕容鲜卑正陷入中原泥沼,我王相乘慕容燕国不防时,重回丸都。
现在秋末,慕容鲜卑就是发现了我们的行动,也来不及在冬季前出兵。可是,丸都城现在一片荒芜,一旦驻军,粮草供应便成为大问题。我王派他们来向你求助,请你派遣一支筑城队,帮丸都城建好越冬的房子。
此外,鸭绿江冬天结冰,自高句丽转运粮草比较困难,我王想请你负担他们一个冬季的粮草,我们用铁矿石来偿付这笔费用,如何?”
高翼直愣愣的盯着金道麟,半晌,才开口说:“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下,你口口声声说‘我王’,你忘了,你现在的‘王’是我。
请假,我不容许!
我一年360天(阴历)从年头忙到年尾,我还没请假呢。你请假,等我有喘气的闲功夫再说。
其次,慕容燕国现在是个暴风口。他刚拿下蓟县,明年正准备南下邺城,进而窥视整个中原。他靠什么攻下邺城,攻略整个中原——打仗,是需要拼粮草、拼军械、拼钱财的,新占领的幽州不能给他提供这些,所以,龙城对他极为重要。
如果说,前段时间燕国的精力主要在幽州,那么他现在正赤红着眼睛,盯着周围任何一点风吹草动,这时候,高句丽这种行为就会被燕国视为挑衅。
慕容恪是谁?当初他为什么放下段氏鲜卑不打,先打服高句丽?如今,他难道连稳固后方都不懂了吗?
燕国大军占领幽州时,根本没遭到抵抗,赵国的兵马闻风撤退。所以,现在的燕国不仅军力未损,且多了个幽州在手,幽州别的没有,为燕国多提供十万兵源绰绰有余。
当初慕容恪没占领幽州的时候,他能逼使高句丽退到鸭绿江之南。现在他多占了个百万人口的幽州,难道他反而不会打仗了?
高句丽跟我是什么关系?你们的卉公主正准备嫁我呢,那么,他会不会认为高句丽的行动是在与我相呼应。我本来弱小的不足以让慕容恪操心,但如果有高句丽呼应,那情况就不同了。
如果我是慕容恪,面对高句丽的挑衅,会怎么做?我绝对会以用倾国之力,先拿下三山,然后取三山的财物以充军资,大军顺积翠山南麓向北推进,甚至用三山的战船运送士兵到鸭绿江,到开城附近登陆。
这一战,绝对是不死不休,失败者只有亡国灭种的结局。
有鉴于此,我可以明白得告诉你,告诉你们——如果高句丽在这个敏感时刻进占丸都,为了撇清与高句丽的关系,我会第一个进攻高句丽,而且,决不留情。”
金道麟的脸色初始狰狞,继而凝重,最终颓然。那四名高句丽军官则凶恶地按剑而立,像一柄即将出鞘的剑般杀气腾腾。
良久,金道麟方艰涩地问:“以前,你的力量是那么弱小,还能一再撩拨燕国;现在,你已有5000人的军队,加上我们……加上高句丽,有控弦之士10万,为什么你反而畏缩了呢?”
“原来……原来高句丽王出兵的原因在于你”,高翼恍然:“你是看我一再对燕国显示不臣,燕国却拿我无可奈何,所以才怂恿高句丽王出兵。”
高翼叹了口气,第一次用“师傅”称呼道麟:“师傅,时代不同了,棋盘已经改变了。过去,我们是下辽东这盘棋,现在这盘棋,棋盘里装着天下。
过去,我们是下一局棋,敌手只有一个燕国。而燕国则想同时下好两盘棋,取舍之间,他们会容忍我们的一些小动作。
现在,燕国已经把天下端上了棋盘,对他们来说,这天下已是一局棋了。而我们,却成了两盘棋,三盘棋。因为我们要同时应付契丹、库莫奚、还有肃慎、代国,等等。
此时此刻,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不谨慎,便是亡国灭种的局面。过去,我可以自峙他们不敢与我纠缠。但现在,燕国跟谁都纠缠得起,因为中原乱局,给了他足够的缓冲时间。
那个桃子已经开始腐烂了,等得越久,烂得越透,越容易摘取。以慕容恪的心性,他怎会不等下去?
现在,整个燕国正嗷嗷叫着,等人送上门来修理。一万大军收拾不了,它有20万、30万,因为它耗得起,它根本不用防守中原方向,它每战皆可动用倾国之力。
我急急赶回三山,正是为了向燕国献上贺表——祝贺它顺利夺占幽州。师傅,现在可不是惹怒燕国这个巨兽的时机,绝对不是。为此,我甚至不惜向高句丽开战。”
高翼说到这儿,金道麟已面如死灰,独那四名高句丽军官,还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可金道麟没给他们时间回味,他嗖地站起来,急急说:“快,你们快快坐船回去,将这些话转告大王,请他千万别轻举妄动。”
四名军官都看着那名叫南宫望的高句丽人,似乎在等他做决定。南宫望犹犹豫豫:“金都督,这等大事,仅凭他片言只语……”
“住嘴”,金道麟呵斥道:“汉王以十几人起家,经营下这片金石之地,数年来算无遗策,其胸中沟壑岂是你等所能猜度?你们赶快回去告诉大王,就说是汉王说的,大王自有计较。”
四名军官一震,立刻躬身而退。
高翼冷冷地举起一杯酒,举至唇边却不饮:“金将军,看来,你还真想动武呀。”
金道麟一愣,惭然说:“哈,我哪能呢。这几人都是我剑术的弟子,我就是想让你们见个面。”
高翼举杯一饮而尽,尔后轻轻地将杯子放下,一脸的不屑。
“嗯哪,我要真挟持你,让你出兵配合,你怎么办?”,高翼的目光瞥都不瞥金道麟一眼,金道麟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唯唯诺诺地问。
高翼快速地扫了周围一眼,高雄正按剑怒视金道麟,身子崩的像张弓,随时可能跳起来。王祥一脸淡然,嘴角隐隐有点笑意。马努尔则一脸紧张,来回打量着众人。
“那么,我从海上来到海上去,正好驾船远飚,将这个世界交给你们,任你们折腾”,高翼冷然而笑。
“开玩笑,我也就开个玩笑”,道麟自嘲地笑了。
“顺便说一声,我从中原带回来一些流民,我打算把他们安置在安东”,高翼面无表情地说。
“什么?”金道麟跳了起来:“你不让我们……”
在高翼的目光逼视下,他又改口说:“你不让高句丽在鸭绿江北岸驻军,却准备自己在那里安置流民,太过分了吧?”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高翼冷淡地说:“我的地盘,我做主。通向三山有三条路,积翠山北麓的这条路线,必须在我的掌控之下。这个道理,你想不明白慢慢想。我懒得与你解释。你现在赶紧去追那四名高句丽官,告诉他们,我需要雇佣500名高句丽兵,让那些兵都穿平民衣服,赤手空拳到铁山码头登船,我这就命令船队接他们。”
一时之间,金道麟对高翼者严厉的语气很不适应,这是高翼首次用命令口气指挥他,他沉吟片刻,心念电闪,便立起身来,低头答“诺”,倒退着退出议事厅。
高雄长身而起,才要追出去。高翼抬手止住了他:“不必,志大才疏,心志不坚,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要是我,先做了再说……让他去,若他要随那四名军官回国,不要阻拦,若他还返回,便照常使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王祥轻轻将酒杯放下,轻描淡写地煽惑说。
“不,非我族类,其心倒不一定必异。今日我们还真亏了宇文部族存在”,高翼平静地解释:“金道麟所倚仗的不过是那数百高句丽兵,但他之前一定不敢泄露丝毫风声,所以阿卉与阿昭才没有提醒我。
他带着这四人来,准备逼我就范,却又没把握困住我。因为不管怎样,高雄至少会替我挡住一人,而其余三人……哼哼,我虽赤手空拳,但要逃出府邸却也不难。而我一旦脱困,宇文部族马上会聚集在我的旗下——他们因我而生,除我之外,谁也指挥不动他们。
金道麟正是顾忌太多,反不敢动手相逼,后来他才终于放弃,不过,跟随他的那几人演技太差,他也知道瞒不过我,所以最后才有那句试探的话……”
高翼的的话嘎然而止。他明白:金道麟刚才的话只说了一半,最重要的部分他隐去了。而他之所以有这么反常的举动,是因为《杀汉檄》与《杀胡令》。
冉闵战胜石冲后,屠杀了3万俘虏。汉军这个举动惹怒了自认为高等种族的胡人,而后,冉闵杀石遵扶持石鉴的行为,更让胡人抓狂,因为他们无法容忍自己高贵的政权,被一个昔日的汉奴所把持,故而,羌人首领姚弋仲和氐人首领蒲洪联合传旨,要求胡人杀尽国中汉人,这就是著名的《杀汉檄》。
另一方面,石鉴即位后,忌惮于石闵势大,多次遣人刺杀石闵不成。眼看石闵权势越来越大,石赵的龙骧将军、羯人孙伏都组织了三千多羯族士兵,埋伏在宫内袭杀冉闵,不料冉闵勇武过人,率领手下战将将三千羯人士兵斩尽杀绝。
此后,为笼络羯人,冉闵大开城门,在邺城内下令:凡是支持他的人就进城来,反对他的就出城去。一夜之间,周围百里的汉人全部争相拥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约城离去。
见到这种情景,冉闵知道羯人已无法拉拢,便传令军士击杀邺城周围胡人。顿时,汉民仇恨的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三日内,胡人死者达二十几万。各地汉人纷纷相应,四处搜杀羯人,只要是高鼻梁多胡须的都逃脱不了被屠戮的命运。
随后,大部分胡人翻越长城脱出中原,是中原胡人势力大为下降,汉民为之精神一振。
冉闵发起的复仇行动是当时汉人的绝地反击!这次反击过后,胡人才知道尊重汉民族,汉民才有了“部分平等”的待遇。也正是由于这次绝地反击,汉民族才免于种族灭绝的命运。
后世史学家能够用汉语咒骂冉闵残暴,也多亏了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