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我们的王,祝您长寿,祝您心情愉快,祝您……”,领头的骑兵首领心惊胆战地向高翼叩首。
“我心情不愉快,很不愉快”,高翼继续端着餐盘,一边吞咽着食物,一边恶狠狠地说:“我昨天发了调兵符,让你们调集4个连(1000人),今日一早到达这里。请问,现在是什么时间?嗯哼,告诉我,拖延军机,这次我该处罚谁?或者,你们库莫奚族不把自己当作三山领民,不认可我发出的军令?”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081章 排除异己
高翼责问的严厉,领头的库莫奚首领匍匐在地叩首连连,额头见血:“王,我们怎敢违背您的旨意。只是……”
“只是什么?”高翼放下了餐盘,凶狠地追问。
“王,您这次调用我们凤城军队,又说是此次出勤等同战时军功。此令下达后,我族上下皆愿为王出举族之力,可惜王只要千人兵力……”
那名首领话说到这儿,高翼已明白库莫奚人耽搁的原因。他们一定把这次出勤当作美差,因为分赃不匀吵闹不休,因而耽误的出兵时间。
没有时间观念是草原部族的通病,看来,是加强管理的时候了。
高翼一指白浩然,说:“这位是县令白浩然,还有一位县令叫柳毅。柳毅现在留在不其港编制流民上船,他们两位中,将有一人转任凤城县令。你们这几天多多接触一下,回头,你们可以在他们两人当中任选一人,当作你们的父母官。”
白浩然听到高翼谈到他,还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但那名库莫奚首领却激动得全身发抖。
“王,这么说,凤城从此之后也是三山直辖领地?我族上下也都成了三山‘国民’?”
“不错”,高翼咀嚼着食物,含糊地回答:“最早加入三山的那批人都可以成为‘国民’。不过,我听说你们最近又私下招集了很多人,这次延误军令,加上你们私下扩军,两罪并罚,你们得给我交出几个人来!”
那军官毫不犹豫地狠狠磕了个头:“王,我楼云愿意承担罪责,只恳请大王,不要因此责罚我的族人。”
安置在凤城的这股库莫奚族人是由数个小部落组成的,他们部落的长者,在归顺第一天便被高翼强行带入三山城。而后,他又以各种名义将部落里的贵族子弟调入三山受训。只有受训合格,才能到凤城任职。
受训期间,那些库莫奚小年轻被三山雄伟而宏大的石材建筑所震慑,许多人悄悄将自己的部名改成汉姓,以期让自己彻底融入三山,分享三山的骄傲与成功。其中,贺楼氏部落改姓为楼氏;去斤氏部落改姓为艾氏;纥奚氏部落改姓为嵇氏……
当时,库莫奚五部还不全是辱纥主、莫贺弗、契个、木昆和室得,这五个部落是在经过了百年战争,奚族丧失了100万人口后,剩下的小部落之间相互兼并,最后形成了这五大主政部落。
贺楼氏部落是归附三山的最大奚族部落,也是率先给汉姓的部落。他们改姓时,高翼采取了半鼓励半纵容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奚族最后的血脉就是因改汉姓而保留下来。而归附契丹的奚族五部,最终或被契丹吞噬,或者在战争中灭亡,而后,整个奚族彻底消失于民族之林中。
楼云,他的原始称呼应该为“贺楼云”,不过,得知他属于贺楼氏部落后,高翼倒有了为他开脱的念头——贺楼氏部落里的小贵族,正是鼓吹“全族并入三山”的最狂热分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曾再三要求拜见宇文昭,并拿出他们原先就属于宇文部族的渊源来说事。
如果楼云属于别的部族,高翼乘机责罚可以排除异己,但贺楼氏部落却是他的重要的棋子,万一责罚楼云,引起部落的抵触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历史上,奚族是个极端派外的民族,高翼需要贺楼氏为他冲锋在前,鼓吹部族合并,并缓和因他此前的杀戮而带来的仇恨心理。
“‘不要因此责罚你的族人’……你的族人?!”高翼带着讥笑的神情,回答说:“你觉得,现在再提这个词,合适吗?”
楼云一愣,立刻明白了高翼的意思:“啊,王,请原谅我的失误,从现在开始,我们凤城上下,都是三山国的国民,是您的臣民。”
“私自扩军是大罪,但我不需要替罪羊。你回去告诉凤城人,谁扩充了他的军队,交出他的爵位,交出他的继承权,到三山报到,用毕生学习三山法律,谁来继承他的爵位,由我做主。”
楼云磕了个头,答:“诺!王所命,臣奉行。”
“那些扩充的军队……先解散了,军部现在还没有扩军的意愿。即使军部要扩军,那些人也应该到军部报到,你们私下招人,罪莫大焉。”
“这个……”,楼云迟疑未定:“王,不久前传来消息,契丹大破我……大破库莫奚族,虏获奚族牛十万头,马三十万匹(史实),有些打散的小部族已来与我们接洽,希望我们凤城能接纳他们。
可是,王的丁口(户籍)管理过于严厉,我们不敢私自增加部民数量,后来,部族长老几经商议,决定把他们当作仆兵吸纳,昨日,长老已经答应他们了……嗯,这算不算私自扩军。若是,请王在责罚我们的同时,不要拒绝那些苦难的人,他们除了凤城,别无去处了。”
仆兵制是高翼在提倡精兵战略时,特地留下的一个符合当时时代特性的尾巴。一名上战场的士兵,光铠甲养护,兵器保管、战马饲养等等,都需要数个人伺候。高翼不能给每个士兵配上庞大的养护人员,也无心给这些伺候的士兵的人发军饷。所以,结合当时的奴兵制,高翼设置了仆兵制。
仆兵完全归属于战士,高翼只负责他们的日常饮食,其余的兵器铠甲由它们的主人负责提供,军饷也由主人发放,战利品及军功也归属主人名下。
因为不知道冷兵器时代交战的具体数据,高翼没有限制每人可拥有的仆兵数量,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富裕士兵身后常常追随了一大群仆兵,数次战斗中,每当战士撕开战线的口子,那些仆兵就会蜂拥而上,抢夺战利品。
人越多,抢得越多。他们的主人战功越大,结果造成了仆兵攀比现象。
反正这些人又不用花高翼半分钱,对士兵这种私下增加战力的闹剧,高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连追究那些仆兵来自何方的心思都没有,但没想到库莫奚族人会钻这个空子。
若是库莫奚人增加的都是仆兵,那私自扩军一说,还真不成立了。高翼要是处罚,就是对奚族人心存防范。可是,若一味容忍,会让库莫奚人的实力迅速膨胀,最终,总人口超过三山汉民的丁口数。
王祥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凑近高翼耳边,低声建议:“主公——迁居别处。”
楼云低着头,额头紧紧贴地。这是典型的汉式觐见礼。行这种礼节的他看不到王祥的小动作,但白浩然看得见,他惊讶地看了王祥一眼,心里猜测着这人的身份。
高翼领会了王祥的意思,他端起身份,严厉地说:“故宇文部民来投,不至三山而到凤城,已经是过分了。凤城还作出仆兵的安置,更是离谱。而你们私下决定收容部民,也是不恭不臣。
这次,我可以把此事当作无知犯下的错,下次决不原谅。
告诉那些人,让他们的首领来三山,亲自向文昭公主作出请求。另外,你们近日吸纳的仆兵,也全都交出来,我另有安置。”
楼云叩首而答:“是!王,请原谅,我没得到您的许可已把他们都带来了。部族长老经过计议,决定让这些新归的人来这里效力,希望能获得您的赞赏!”
高翼一惊:“你们来了多少人?”
“十二个连!”楼云回答:“尊王的指令,正规军只来了4个连,其余的都是新归人,他们带来了石料、马车和各种建房器具,还有我们部族上下凑出的5000匹骏马,他们将为我王付出全部的体力。”
12个连,3000人!如此看来,贺楼氏部落倒真是恭顺。
高翼只带了一个百人卫队,刚才他那么责骂楼云,如果楼云翻脸,那他的百人队顷刻间便会被3000悍勇淹没。但楼云却什么都不分辨,只是点头遵令。
“好吧,我记得艾族(去斤氏部落)的军官叫艾喜吧,还有嵇族的军官似乎叫嵇昱,他们来了吗……把他们都叫来,顺便告诉士兵,自今日起,凤城正式划归三山直辖。凡凤城正式居民,皆自动成为三山国民。
至于那些新附人,告诉他们,我要在此处安置一个连守卫港口,等会儿官府会给他们划宅基地,让他们招呼家眷来此安置。
此外,我要在安东放置4个连,其余3个连,将以连为单位安置在积翠山中。”
楼云欣喜万分。
以凤城山岚起伏的地势,要养活数倍于自己部民的新归人口,是件很吃力的事。如今的凤城人已不堪重负,要不是他们山中的银矿、铅锡矿为他们换回大量的粮食,他们也早落入了杀马而食的地步。
但越是如此,他们越感觉到山中矿藏的珍贵,愈不愿意把本属于他们的矿坑让出来,与新部民分享。高翼要走这些人,另地安置,等于彻底解脱了凤城人。他们既对过去的同胞保全了情谊,又保住了本部族的既得利益。
楼云欣喜之下,居然忘了追问这些新部民的身份问题,他慌慌张张地磕了个头,带着满脸的笑意,匆匆跑回了队列。
远处,那些凤城城卫军随之发出了一声欢呼,数支新附民队伍则欣喜地四处张望,打量着周围环境,考虑是否争取留下来的名额。
此时,流民已吃完了这顿丰盛午餐,那三张桌子上的官员收拾好东西,抬走了桌案。几名流民犹豫着,端着空餐盘不知所措。
“殿下”,白浩然见到流民的神态,心领神会地向高翼行了个礼,指点手中的餐盘问:“这……那些官员怎就走了,这铁盘该交到哪里去?”
“不交”,高翼摆手:“下顿饭还要用,自己的餐具自己保管。”
白浩然一愣。正在此时,像是配合高翼说的话,第四张桌子上的官员已准备完毕,高喊道:“大东港居民排队了,以户为单位领取个人物品。”
在这张桌子后面,三山官员的长桌排成长长一列,所有的木箱都已打开,帮忙的士兵站在桌后,等待流民的到来。
高翼一指那一长列桌子,对白浩然说:“白县令,以后就是你的事了,请把这些流民组织好。”
经历了一次发饭,这些流民已不需要白浩然组织,自觉地排好队伍,只听三山官员唱到:“李阿七,三丁两女,领铁铲5把、铁锄5只、锅一口,鲨鱼(分割)组合刀五套,佩刀三柄,衣物五套,粮3袋,土豆……请依序领取——”
白浩然满脸震惊之色,缓缓地走近那些分发个人物品的桌子,惊疑地看着桌后成箱成箱的铁铲、铁锄、锅等物品。经过刚才的餐盘事件,他已经明白,这些东西发给个人后,将不再收回。
王祥也镇静地无以复加:“这些……”,他嘴唇哆嗦,连咽几口吐沫:“我如今才知,三山之富,竟到了如此地步。”
高翼淡然一笑,没有解释。
这些都是卖不出去的压仓物。三山的机械生产力在这个时代是个恐怖的存在,在这个信息不灵的时代,稍不小心便会生产过量。以高句里、新罗、百济的市场容纳力,一年运送个几船货物,便可以让他们市场饱和。
如今,三山通向晋国的商路已经打开,虽然晋国铁器缺乏,许多农村已开始使用木制工具耕作,但农具这东西,价值太低。短途贩运还可获利,长途贩运,附加值太高,农户买不起。
借这次安置流民,高翼打算将这些积压物品全部扫空,腾空仓库,迎接即将到来的扩大再生产。
王祥等人不了解三山——当然,即使他们了解,也不明白这种清理库存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反而把此举看成“仁政”的无上之举。这种往脸上增光的误解,高翼乐得别人多来几次。
“箭鱼号申请靠港”,码头上留守的士兵高声传来消息。此时,满脸笑容的楼云正领着几名军官向高翼走来。
“又来了一船人吗?”白浩然撸着袖子,乐颠颠地跑来。
“不是”,高翼回答:“箭鱼号是派往高句丽拉石炭(煤)的,我前天用快船通知他们,让他们把石炭卸在大东港……刚才已把粮食分发下去,等会给他们发石炭,以后让他们自己生火做饭。”
刚才在码头上喊话的士兵跑步走近高翼,低声汇报:“王,刚才船上打信号说,金道麟将军在船上。”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