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旋即,高翼怒发冲冠——他们竟然吃人?这是人还是禽兽?
据历史记载,后景之乱时,那股被晋人收容的羯人部落也是打到哪儿,吃到哪儿,他们的凶残使江南数百年无法缓过元气。
“杀了,全杀了”,高翼忍住呕吐,恶狠狠下令:“一个不留。”
黄朝宗急忙劝止:“殿下,杀俘不详,请三思!”
高翼怒目而视:“三年,我用了三年时间才聚齐了巍霸山城这点人气,可他们用一个晚上,就把我三年的心血全毁了。杀俘不详,谁说得?当初他们屠杀我的领民,为什么没人告诉他们这句话?现在,该他们承受我的怒火了,你却来告诉我杀俘不详,难道他们杀得俘,我杀不得?为什么,难道因为羯人是上等民族,而汉民是低贱奴隶嘛?”
黄朝宗惶恐不已,他第一次见高翼发这么大的火,只好唯唯以对:“杀得,王欲杀,自然杀得。”
“全杀光,连燕军士兵也不留”,高翼下了狠心:“立牌警示,昭告辽东:屠我军民一人,我便百倍报复。以血换血,以牙还牙!”
高翼凶狠地瞪着黄朝宗,直到他狼狈而去。
高翼的仇恨倒不是针对黄朝宗,因为黄朝宗是出自一片好心,古人对凶吉的征兆看得很重,杀俘,既有“不详”的说法,那么,黄朝宗当然不想高翼因此招祸。
高翼想到的是另一时空,日本战败后,鬼子兵带着杀光烧光抢光而得来的财产,满载而返国。正是这些财产得以让他们在废墟上迅速崛起,而后,他们又来嘲笑我们——连战胜国的觉悟都不懂。
战败国能够鄙视战胜国,并在战略上称为强敌遏制战胜国,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高翼在那个时空常常怒其不争,现在有了机会,他可不想继续愚蠢。
报复,是战胜者的权利。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侵略者发动战争,就必须有承担反抗者怒火的觉悟,要不然,就是鼓励侵略,纵容别人来征服自己。
“我们是战胜者,我们有权处置任意战俘,对于那些按公理对待战区百姓的人,我们可以按律审判,审判他侵略的罪行,但对于屠杀者,哪怕是上天最公正的审判,也只有一个字——死!”
屠杀的命令层层传递下去,被圈禁在简陋营寨中的燕军士兵,遭到了三山士兵箭雨的洗礼,在他们声声的惨叫中,高翼站在山坡上,平静地教导着杨结。
“必须让屠杀者有所警示,这样,战争对百姓的危害才不大。我要让这个世间明白一个简单真理:战争,是勇士与勇士之间的角力。禽兽,不配得到战士的荣誉。”
杨结谦恭地点头称善:“若士兵深入敌境,也能秋毫无犯,则敌方百姓归心,胜利可期。”
黄朝宗下令完毕,返回高翼身边,小心地询问:“王,已有数骑向南岭关方向逃出,我担心燕军快速回军。若他们马上动身,也许不等我们杀俘结束,便可轻骑至此。王,请速下令警戒。”
仿佛像在验证黄朝宗的话,一名三山斥候快马飞至,报告:“王,发现燕军轻骑,距此五里!”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089章 情势颠倒
高翼想都不用想,挥手下令:“弓箭兵,以排为单位列阵,逐次撤向巍霸山城。格斗兵,杀完俘虏后,采用梯次后撤法,全军进入巍霸山城休整……朝宗,通知水军上岸,鸣鼓鸣号,在敌军侧翼骚扰。”
燕军来得很快,高翼这头才摆出撤退的架势,燕军前锋已至。越过那条疏林组成的通道,燕军前锋愕然地看到,狭窄的林道内布满了尸骸,沿着这条尸骸大道向远看,不远处是个两米高的尸山,尸山所在处有几个豁口,从残缺的尸山中隐约透出几付拒马身影。
目光越过这个尸山,在向远处望,尸山过后,尸骸陡然密集起来。未死的士兵与战马尚在呻吟,尸骸流出的鲜红血液,将整个山坡染的酱紫,马蹄踩下,血染的泥浆深陷至膝。
再向远望,山脚下,一支孤军正孤单单地列阵与前,在他们身后,几个简陋的木寨中,杀声震天,时不时地,有残肢断臂飞起,越过木栅栏坠入泥地里。
那是……那木寨曾经是燕军的营寨,如今看来,似乎战斗未息,汉军什么时候已经夺寨而入?
眼前的杀戮景象太残酷了,燕军前锋震撼之余不敢擅专,连忙派人回去请示领军将领。
此刻,战场情势颠倒,高翼占领了原先燕军的阵地,而自南岭关突袭的燕军轻骑,却占领了他抵御巍霸山城燕军时的阵地。眨眼之间,攻守易事,倒让高翼感慨。
“弓兵休息好了么?”,高翼头也不回地问。
“勉力可支”,黄朝宗回答。
“命令刀枪兵立即结束战斗,出寨列队!”
“遵令!”杨结躬身施礼,而后一溜小跑地前去传令。
三山士兵与这时代所有军队不同,它有着严格的基层军士架构。以连排为体系,每一个调出木寨的战斗单位都具备完整的队形,他们知道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随着鼓号的指点,默契地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
这种默契与自觉让临敌观察的燕军统领惊疑未定。
木寨中的战斗到底停未停?为什么出寨的汉军如此整齐?像是操练已久。
汉军停在战场不走,是想诱我攻击,还是虚张声势?
汉军数百步兵面对我这两千骑兵,怎么能做到坦然无惧?是心有所持,还是自大疯狂?
尸骸遍布,上万燕军围困巍霸山城,现在看来,汉军已逼入我军营寨,他们到底有多少兵力?这场战斗是怎么进行的?
太多的疑问缠绕在燕军都尉心中,他迟疑半天,下达了一个他认为最合适的命令:“前军休整,等待命令。”
慕容宜是个果敢的人,他刚一得到巍霸山城遇袭的消息,立刻派遣一支先锋从三山一路急奔过来,等抵达战场后,即便是人尚有体力,可马力已竭。在燕军都尉想来,此时最正确的举动不是冲锋,而是等马恢复体力,然后才能决定下一步行动。
燕军不动,三山士兵却动了。随着一阵军号响起,战场上的三山士兵像是层层剥落的洋葱皮一样,滚动式地向后移动着。只见第一排士兵收起武器,大摇大摆地走到队尾,等他们在最后一排重新列阵后,原先的第二排士兵开始收起武器,不慌不忙地转身,随着军鼓声声,整齐地排到队尾。
就在喘息地燕军眼前,三山军队展示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战场撤退。层层叠叠的汉军队列,像是退潮时的浪线,滚滚涌动。一波接一波,交替掩护,交替撤退。每隔一段时间,全体队列稍稍一顿,借此稍稍整理一下队形。
他们撤的不慌不忙,他们撤的至高气昂,他们撤得理直气壮,就仿佛他们不是正从战场上逃走,而是在奏凯歌进军。他们那种嚣张的气焰,看的燕军直摇头。
“为什么?”,燕军都尉满腹疑问:“他们明明有能力与我们一战,却偏偏要退走?
按逃出来的士兵说,汉军是在战场上正面迎击他们,并取得了胜利。如果汉军有能力与我们野战,为什么他们要龟缩在三山?
还有,这股汉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通向三山的道路明明只有一条,我们的军队已经封锁的巍霸山城,他们怎会绕到我们后面?哪里有路啊?”
大海就是通道,可燕军士兵没有海防意识,所以他们搞不懂这支军队从哪儿来,只觉的汉军神出鬼没。
燕军都尉不提这个还罢,当他讲完这些后,自己也被这话吓了一跳,立刻警觉地左右扫视。
其余燕军也顿觉毛骨悚然,他们随着那都尉的目光,疑神疑鬼地打量着背后,察看着他们走过的路,检查着草从、树林。
恰好,此刻三山的水军士兵在疏林外吹响了军号,军士们齐声呐喊鼓噪,这响动声似乎证实了燕军都尉的猜测,燕军士兵惊魂失措乱成一团,那都尉高喊:“集结,集结,全军集结,缓缓回撤。”
这付胆战心惊的神情落在坡下的高翼眼中,令他心怀大畅。
“看来,‘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典故要早出现十年了,哈哈,我真想给慕容宜买份人寿保险,受益人就填我。对了,这山坡叫什么山?”高翼回身问黄朝宗。
这话问得没有意义。黄朝宗刚来三山不久,那里知道这是什么山,不过,他到是会凑趣,连忙说:“此山未名,请主公命名之。”
“此战过后,燕军士兵再也不敢轻视我汉国,我军将乘胜挺进辽河平原,把巍霸山城变为我们的内卫城,让此地百姓得享太平,如此,便命名此山为太平山!我们这次胜利就称为‘太平大捷’!”
三山士兵听到高翼这话,齐声响应:“太平!太平!”
“传令:命令楼云快速靠向南岭关,明日一早我要他出现在南岭关东侧,杨结,我马上坐船回去,明天你带人向南岭关移动,虚张声势配合楼云”,高翼迟疑片刻,又补充说:“好像隔离期也到了,传令:把马努尔送我的那几名黑奴也带到南岭关,我要好好吓唬吓唬慕容宜,让他今后想到我就做噩梦。”
经此一役,搞不清楚三山军队为何神出鬼没的慕容宜,必会怀疑一切。而三山军队正面迎战打败了一万燕军的事实,定会令他不敢轻易出击。若是几个如鬼神般黑黢黢的人中突然出现在战场……嘿嘿嘿嘿!
现在,慕容宜的命运已经决定,只是他本人尚不知情。
第二日清晨,高翼重新出现在南岭关上,从他的脸上一点看不出数日奔波的的疲惫。他依靠在堡墙边,眼看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这一事实令他精神振奋,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关下的燕军,就如同注视着囊中财产般炙热。
黄朝宗没有高翼的体力,他早已受不了这种折腾,此刻他两眼都睁不开了,只依在墙边睡眼惺忪。孙绰一直闲着没事,这几天,他在巍峨的南岭关上走来走去,炫耀着那“时尚”的铠甲,此刻他精力旺盛,只想赋诗一首,用诗文把敌人杀得大败。
至于文策与顾阿山,这几天他们一直担心有个差池,故而日夜不眠,不敢有半点松懈,没想到高翼转了个身回来,告诉他们巍霸山城的燕军已被全歼,这让他们彻底放下心来。于是,他俩也学黄朝宗的模样,依着石墙打瞌睡。
薄雾笼罩了大地,燕军营帐中人影晃动,透过淡雾看,那些人影有的呈现半个身子,有的只剩下一个头,隐隐绰绰中,似乎燕军营帐中游荡着一群野鬼孤魂。
孙绰兴致勃勃地走了上来,努力做出一副运筹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建议说:“殿下,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燕军会怎么攻城……”
说到这儿,孙绰故作沉吟,摆出一副“快点求我呀”的神情,等待高翼垂询。高翼却淡淡一笑,继续举着望远镜观察着燕军。
孙绰忍无可忍,他一拂袖准备发怒,但看看周围,其余人都在打瞌睡,这时没人会劝对方礼贤下士。故而,孙绰只好粗重地喘了口气,怒气冲冲地说:“挖洞!燕军这几天没有动静,很可能在营中挖洞。”
高翼诧异地放下望远镜,他不知道孙绰为什么把这句话说的如此恶狠狠。不过,孙绰身为文士,却能说出攻城两大必杀技之一,倒让高翼很觉奇异。
不过,挖洞,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它是件技活。即使到了21世纪,中国拥有了各种先进的采矿设备,俺们的煤矿工人一季度死亡人数有8600余人(新华社2006年第一季度数据),而在伊拉克战场,美军打了四年仗才阵亡了3000人。
所以,挖洞对于中国来说,是比伊拉克战场还危险的高难度技术活。蒙古军队围攻襄阳数年,挖不出一个地洞来,在晋代,燕军能学会挖洞?他们的手机号码是多少?我发个E…MAI过去和他们聊聊。
“如此,我们该如何破解?”薄雾笼罩,楼云与杨结未至,高翼左右无事,索性逗着孙绰玩。
“嗯哼”,孙绰露出了“你终于求我了”的表情,得意地说:“我们可以在城中倒悬水缸,遣人坐瓮中倾听地音,何处回音强烈,这说明燕军在彼处掘地,我们可以掘壕,灌水,以克燕军掘地之术。”
小说家,孙绰一定是个小说家。
倒悬水缸使人坐听地音的技巧,最早出现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曹袁大战,曹操便使了这一招应付掘地。《地道战》中,松井老鬼子也使了这一招。
但这一招式只在小说中出现。
即使到了21世纪,地震预报技术仍是难以攻克的气象课题,如果扣个水缸能听见地音,那要地震局干嘛,人人发个水缸完事。
测知大地震动是个很复杂的事,在喧嚣的城头,在攻防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