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br /> 测知大地震动是个很复杂的事,在喧嚣的城头,在攻防激烈的战斗中,在人来人往的城市里,侦测地下一个铁锹的震动,除了在中国小说中,没见谁还用“扣水缸”这么老土的方法。
中国之所以有那么多“扣水缸”测知大地震动的传说,是源于张衡的地动仪。地动仪的传说深入人心,儒士们懒得去探究地动仪复杂的杠杆原理、共鸣原理等等科学。他们以为倒扣个水缸就能代替那些复杂的机械设备以及科学原理,于是人人都在小说里“扣水缸”。
幸好,他们只能在小说里倒扣水缸。要不然,中国只能有“水缸局”而不会有地震局。
孙绰原来也是个“水缸派掌门人”,按历史,罗贯中的出现还早着呢,孙绰在晋代能发明水缸,那是无可争议的“水缸派掌门人”。
高翼又好气又好笑,他没想到一不留神,孙绰竟然成了“水缸派掌门人”,可要详细驳斥这个论调,所用的知识又超出了孙绰的理解范围,故此,他只好带着尴尬的笑容,为对方的热心表示感谢,还顺便捧了得意洋洋的孙绰几句……
郁闷!
好在高翼的郁闷时间不长,当太阳升起时,薄雾刚一消散。燕军两侧霍然响起震天的军号,楼云率领的凤城骑兵、杨结率领的巍霸山城步军神秘地出现在燕军两侧。他们乘着薄雾已整理好了队伍,摆出了层层拒马,拒马后的士兵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态。
“竖王旗,放吊桥,全军准备出击……对了,别忘了把那几个黑人带上,让他们全副武装,护卫在我左右”,高翼扬声下令。
燕军军心动荡。
才打了一个败仗,得知汉军神奇地迂回到了巍霸山城,2000余人正面作战,击败了巍霸山城万余燕军。慕容宜正举棋不定间,忽然,他的大军左右出现了大股的汉军。
西侧,是曾经击败了巍霸山城的得胜之师;东侧,2000人的骑兵队伍,虽不知道战力如何,但一个骑兵抵八个步兵的道理,他还能算得清。而刚纳入三山正规军范畴的凤城骑兵,完成了换装后,也正磨拳擦掌,想向世人证明他们不是鱼腩。面对曾经横扫辽东的燕军骑兵,他们正急于表现。慕容宜一眼扫过,便确定,这支骑兵具备不输于巍霸山城步军的战力。
“怎么办?”慕容宜心里盘算:“我若全军迎击巍霸山城的军队,则对方骑兵突入,军势必然大崩。若迎击东侧骑兵,仍然难免两侧夹击的危险。分兵合击……对方战力难测,一旦战事相持不下,南岭关乘势进军,我军难免覆灭命运!”
正在慕容宜迟疑时,南岭关发出一声号角,开关落锁,一队队人马排着整齐的队列,踏过吊桥,在城堡前、第一道壕沟与第二道壕沟之间展开军势。
随着一阵格外凄厉的长号声,一面高大的黑鹰王旗走出城堡,迎风猎猎作响。
王旗,王旗终于出现了,那个所谓的汉王就在对面。怎么办?
南岭关继续向外吐着军队,伴随着隆隆的声响,一辆辆庞大身躯的车械不停地从关内开出来。那些车械,有的慕容宜认识,有的他闻所未闻。
巢车,云车,撞城车,汉王怎么拿攻城器械来打阵地战?
哪些是什么怪物,六个手臂,六个轮子,高抵云车?好奇怪?
汉王推出这些车械,是在告诉我别奢望坚守!?
雪上加霜呀!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090章 突破重围
危急时刻,慕容宜倒是有狠心,他一咬牙,狂暴地喝道:“诸君,生死关头,全靠各位勇力。如今后路已断,诸君宜奋勇上前,目标:王旗所在,攻击!”
此时此刻,燕军唯有考虑如何能全身而退了。
巍霸山城的军队在燕军右翼,即使燕军拼力击退了这支凶悍的得胜之师,他们还需要从巍霸山城脚下而过,面对这样一支杀戮气十足的军队,慕容宜不敢想象他们有多少人能冲过两层拦阻,安全回家。
凤城骑军在燕军左翼,慕容宜虽不知道对方的战斗力如何,但一想到汉军的神出鬼没,再加上如今的庄河、凤城地带已成为汉国的后花园,要想从那里突出重围,还需穿过漫长的敌占区,才能迂回返乡。念及汉军的凶残,慕容宜不敢想象等自己走完这条路,一万大军还能剩下什么皮骨。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慕容宜虽不知道这首著名诗歌,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唯有一条路:死中求生,向王旗所在攻击前进。
“嚯嗨!嚯嗨!嚯嗨!”,燕军士卒高声响应。
昨夜,败退的燕军骑兵私下里传颂着汉军的凶残,当听到汉军斩杀了所有俘虏后,燕军在毛骨悚然的同时,心中已下了死战的决心。
死战,唯有死战!俘虏是个死,那么就战死吧。
壕沟那边,三山的推出的那种古怪的六臂车缓缓转动,六只手臂越转越快,与此同时,燕军调整马头,人人手持一个土袋,冲南岭关奔驰而来。
嗡——,一声悠长的弦响,仿佛天神在弹奏它的独弦琴,它带着长长的颤音,仿佛是天神的一声叹息。随着这颤音响起,在余音渺渺中,南岭关关墙上飞起了一群狂蜂,它们瞬间飞入云端,而后带着不祥的狞笑,直至从云端扎下,带起一片血花。
“巨弓?!”慕容宜脸色铁青。
自从三山进献了长弓之后,燕军早已知道三山的弓箭射距很远,但没想到能够远到这个程度。在骑兵刚一起步的时候,他们便遭到了如雨般的箭矢打击,看情形,整个城下町都在这种巨弓的射程范围内。
为什么,南岭关拥有这样犀利的武器,这么多天来她却隐忍不发?
慕容宜不知道,南岭关射出的这批箭不是弓射出来的,而是弩射出来的。高翼制作的两米长的大弓,谁都拉不开,除了几张弓进贡给燕国之后,其余的大弓便被安装在弩床上成为弩机。
利用机械力量拉开的这种超大弓,射程巨远。高翼本来是准备将它发展成一种弩炮,以他的实力现在招惹强大的燕国,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不是燕国的骑兵与羯胡的杀戮惹怒了他,高翼现在宁愿继续扮猪吃老虎,继续把这些强力武器隐藏起来。
然而,高翼大婚在即,如果这时候,身为一国之主的他却不能保护好自己的领民,任由他国士兵杀戮的话,他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对付铁与血,只有用铁与血回击。在这个杀戮时代,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这是最朴素的真理,最简单的丛林法则。高翼必须显示自己的实力,才能获得与燕国平等外交的地位。
既然撕破了脸,那么就用最血淋淋的杀戮来维护最朴实的一个真理: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杀人者,人恒杀之!这就是国民待遇,政府必须维护国民的生存、尊严与财产,不受他人侵犯,但有侵犯,必十倍百倍报复之。
燕国士兵冒着箭雨奋勇向前,弩机上弦较慢,数波弩箭射击之后,他们已冲进了南岭关第一道壕沟附近,随着一声吆喝,他们奋力的向壕沟方向扔出了手中的土袋。
漫天全是飞舞的土袋,随着土袋飞起的是一群巨石,它们个个如郭德刚脑袋般大小,有的自南岭关石堡上飞下,有的则来自堡下那些六臂旋转的怪车。
“旋风炮!”,慕容宜终于想起那些怪车的名称,与此同时,他心里冰凉。
旋风炮是三国时代马均发明的,它外形类似风车,实际上就是一个离心抛石车,利用离心力将石块投出。如果离心投石车有四个旋臂,它叫做“十字炮”。如果四个以上的旋臂,则被叫做旋风炮。
在这里,炮这个词应该是石字旁,到了火药时代,才诞生了火字旁的炮,而石字旁的炮,已废除,只能在象棋中见到这个字的身影。
马均所发明的旋风炮,其六个抛石臂是垂直于地面的,这样,整个旋转轮盘的重量全部维系在旋转轴上。
而当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决定了,如果旋转轴采用金属材质,则整个旋风炮的重心过于上移。如果旋转轴不采用金属材质,则没有任何木材能够经受住六只抛石臂来回施加的反作用力。因此,真实的旋风炮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乌托邦。
慕容宜之所以没有一开始把旋风炮认出来,是因为三山推出来的这几辆旋风炮,它的旋臂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而是与地面倾斜成45度。旋风炮的六只旋臂也不是像它初始设计那样,由三根粗大的横梁交叉重叠而成,那六根横梁是镶嵌在一根大圆盘上的。
旋臂倾斜45度后,整个抛石臂的重量不再由旋轴承担,而是落在了整个基座上,如此一来,延长了旋轴的寿命,让旋风炮从图纸走向实用。
整个旋风车外表类似于一个三角形的木车,六只抛石臂暴露在三角形车体的外侧,三角形车体外覆竹棚,慕容宜看不清里面的情形。想来,里面应该有两组人,一组负责蹬踏木轮使之前进,另一组则负责旋转抛石臂。
当旋风炮的抛石臂降落到最低点时,有数个士兵站在一个木台边,扶着抛石臂上的铲斗,将保龄球大小的石弹铲入斗内,旋臂飞快的旋入最高点,依靠离心力将石弹甩出。六只旋臂旋转不停,石弹连绵如雨。
仅仅三具投石车,其投石速度细密如雨,发挥出了上百具投石车的效应。天空中到处飞舞着郭德刚脑袋,比燕军士兵投出的土袋还密集,带给燕军的是一幅地狱景象。
“禁咒,这绝对是禁咒。”石堡下,在几名黑如炭团的索马里士兵簇拥下,高翼还有心情调侃:“不需要咒语的禁咒,我应该怎么命名它,流行飞雨,陨石瀑布,还是叫天外飞仙?”
天外飞……仙,黄朝宗穿着三山制式的盔甲,头盔遮住了面颊,只两只眼睛露在外面,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觉得他望着漫天飞舞的石弹,很郁闷的在自言自语:“仙,这圆滚滚的石弹,哪点像神仙?”
传说中,神仙带来的是幸福、安乐、祥和,而这些石弹像是死神放出来的乌鸦,它们带给人世间的是死亡、流血、伤残,它们带着巨大的势能狠狠的砸入燕军中,人遇人倒,马挨马翻。打不重人的石弹,坠地后弹起,碎石飞舞,造成一片残肢断骸。
这不是神仙,这是魔鬼。
高翼略一挥手,充满残呼与呻吟的战场想起了一声嘹亮的号角。伴随着这声号角,凤城的骑兵缓缓地催动战马,手挽着骑弓抄向了燕军后翼。
与此同时,南岭关上响起了数声霹雳,巨大的轰鸣声中,十个如同后世小轿车车轮大小的石弹从南岭关上飞下,越过两层壕沟,狠狠的砸进燕军骑阵中。
此时此刻,慕容宜再无疑问。
“奸诈、卑鄙、无耻、恶毒……”
一连串的咒骂从他嘴中倾泻而出,他明白高翼以前的种种示弱,其目的就是想全歼。是的,全歼他——先从巍霸山城下手,断绝大军后路,然后三面合击,以巍霸山城那种残暴的虐杀方式,把他这支军队一个不留地全埋葬于此。
“卑鄙、阴险……”,慕容宜用所找到的所有词汇咒骂着。侵略者理直气壮地骂被侵略者防抗太激烈,慕容宜不是第一人,他也不是最后一人。
不过,慕容族一直属于鲜卑族的贵族,王室出身的慕容宜即使费尽心机想宣泄自己的愤怒,他所能找到的骂人话也就那么几句。即使高翼听到了,也会觉得这些骂人话软弱无力。
更何况,高翼现在根本听不到他的骂声。随着高翼的一声令下,他的左右竖起了长弓,顿时,满世界充斥着长弓的嗡响,迅捷的箭矢穿过蘼雨般的石头天空,为眼前这个地狱增添了新的布景。
慕容大军的命运已定。
如今,巍霸山城的军队就像一块巨石横在他们西侧,凤城的骑兵则像一把把小刀不停的削割他们的皮肉,汉王带领的这支军队则像一只巨锤,正迎面敲击着他们的骨髓。
巨石与小刀还则罢了,眼前这支不可抗拒的巨锤,一旦压制了慕容军的骑兵冲击,他们就会跨过那条壕沟,一边向前推进,一边用大锤粉碎慕容军的抵抗,直到战场上,所有的燕军士兵全成为一堆肉泥。
“四散突围”,慕容宜下达了最后命令:“向山里走,活着回去,全有奖赏。活着,一定要活着,把这里的一切告诉兄长,让他为我报仇!”
慕容宜的命令摧毁了燕军最后的抵抗决心。随着三山军队不出所料的跨过外壕,燕军立刻炸了窝,他们争先恐后的向唯一没有军队存在的北方,朝着积翠山深处奔去。
与此同时,慕容宜逆流而上,边躲避着石雨,边带领侍卫,冲高翼王旗所在的位置发起了决死冲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