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等会儿,吃过早饭我就走。临走前,我会下达杀俘令,斩杀所有俘虏。此处的后续工作全部交给你。你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另外,军校的那批童子经过这场战争,可算是成熟起来了,你从里面挑几名帮手,把兵部的架子搭起来。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整训凤城军队。军校里有我写的《练兵实录》,那里有完整的军队框架和训练大纲。这个冬天,你就操劳起来,我把高豺、高狼交给你当侍卫。你跑一趟凤城,顺便巡视一下安东。
我打算派杨结去巍霸山城。此后,积翠山东麓归你管辖,西麓归杨结,我则全力发展水师舰队。明年开春,我们必须使出全副力量,迎接燕国的报复。”
黄朝宗没想到高翼给他这样的重任,那种受重视的感觉让他恨不得肝脑涂地:“王请放心,情况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我刚才点算了一下,我们在长兴岛还有一支两千人的雇佣军,我们在倭国还有一支征战在外的正规军以及我们的水师。
真要等到明年开春,把拳头收回来,燕国想啃动我们也不是那么简单。他用了两万人马,不过烧了我们一座集市。今年冬天,我们调集所有人手,全力建好巍霸山城,定让燕军有来无回。”
高翼展颜一笑:“朝宗,你说得对。我们要真是收回拳头,燕军还真奈何不了我。此刻,燕军还没有使出最后法宝,可我也没有。如果燕军要与我死磕,那就来吧,但愿他的牙口好,否则,我要崩落他满嘴的牙。”
黄朝宗见识过高翼层出不穷的手段,也深知高翼不是浮夸之人,对所谓的“最后法宝”没有细问——高翼既然说有,那它必定存在。
“带慕容宜来”,高翼狞笑着起身:“我要当他面下达杀俘令,让他亲眼看着他带来的这群屠夫挂上绞刑架——对,绞刑!从南岭关下开始,每个50米钉一个绞刑架,直钉到巍霸山城。
告诉巍霸山城的黎民:他们所受的苦难,王都替他们报复了——大路边木架上挂的人就是那群毁灭他们家园的暴徒。他们所遭受的财产损失,由王来赔偿,随后,王会像他们的敌人讨要。”
两人正说着,留守三山的王祥一头汗水地撞进屋内,不等人询问他怎会来这里,王祥已急促报告:“安东传警,高句丽军越过鸭绿江,进抵丸都城;水师报告,高句丽王旗出现在浑弥城,正在向博川方向移动。”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092章 天理昭昭
浑弥城,博川城都是中国说法,在汉代,当朝鲜半岛北部还是幽州所属的乐浪郡时,就有了这两个城名。
浑弥城大约就后世朝鲜的龟城,而博川城,当时指的是与安东城隔江相望的小城。后世,这座城市被命名为新义州,而博川这个名字则用来指宁边与新安州附近的一座小城。
高翼终没阻止历史车轮的正常转动,高句丽还是按照历史运行的正常轨迹出兵占领了丸都城。也许是高翼占领安东城的行为刺激了高句丽,他们重返丸都城的历史甚至比正常的历史还提前了十余年。
丸都城有什么好的,在后世,高翼曾经考察过丸都城遗址。那座丸都城说的很神奇,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座双子城堡,一个建在山坡下,一个建在坡顶。
因地域限制,两座城池规模都不大,城里不可能具备完善的生活设施,真想不到高句丽人为什么这般固执,非要返回这样一座简陋的小城。
正盘算间,侍卫已领着慕容宜进来。高翼一见慕容宜忽然福至心灵,他故作欣然的转首与王祥交谈:“我们的捷报送出了吗?”
王祥突然听到这句没头没尾的话,他才要反问高翼,抬头望见慕容宜的燕国王族打扮,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尚未派出,正等待王的最后命令。”
高翼冲王祥挤了挤眼,让他继续配合自己的话。
“好,你通知高句丽王高钊,就说我军已如期歼灭入侵的燕军,丸都城的危险已经解除,请他按约定行动。”
话说到这里,黄朝宗与王祥都明白了他的意思——把高句丽军拖下水。
丸都城与这里有一段距离,这时代的纪年法都是采用“甲申丁卯”等等类似的纪年方式计算日子。在这种纪年法下,“甲申”与“丁卯”相差几天,需要掰着手指头翻历书才能算出来。
高翼话说的含糊,就是想利用这时间差,让人误以为高句丽出兵丸都时间在前,而他攻击燕军时间在后,甚至还是因高句丽的要求做出的攻击行为。
慕容宜眼前一亮,立刻抓住了高翼提供给他的信息。
燕国此时的精力,全部放在争夺中原上。慕容宜的两万精兵驻扎在龙城附近,起的是镇压与威慑作用。
本来他的大军应该扫荡巍霸山城一带,打断这支伸向辽河平原的手,然而他却过于相信士兵的战斗力,垂涎三山的财富,采取了对巍霸山城围而不打,轻骑冒进南岭关的做法。
虽然慕容宜是燕王慕容隽的亲兄弟,但一战损失两万精锐骑兵,让辽河平原的镇压力量彻底葬送,也是一桩大罪。他必须有确凿的理由解释这种轻兵冒进的行为,才能得到赦免。
高翼给的理由很结实。如果是他得到高句丽兵重回丸都的消息,所以,才采取急攻措施,希望打掉高句丽的臂膀,而后面的失败只不过是力不能逮。如此一来,他不仅能免去冒失的罪名,反而因力战不敌免去了今后被打入冷宫的命运。
慕容宜先是狂喜,立刻他又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盯着他看,感觉自己行为有点失态,他连忙低下了头,掩饰自己的喜悦。
“俘虏们饿了一夜了吧?”高翼招呼侍卫给他穿戴铠甲。与此同时,他询问黄朝宗。
“也忙了一夜”,黄朝宗回答:“他们掩埋尸骸,挖掘尸坑忙了整夜了。”
“好吧,开始行动吧。把他们全部吊死,一个不留,每具尸体上都挂上一个牌子,写上八个大字:血用血偿,命用命抵。”
“什么?”,慕容宜大惊,刚才的喜悦一扫无余:“汉王,即便是我们燕国,也没有如此杀绝俘虏的行为。汉王如此残暴,莫非真要与燕国不死不休?”
“你这人说话老实省略重点”,高翼不满的说:“战俘也分很多种,入侵者成为俘虏,他们必须为侵略行径付出代价,他们怎么对待我的领民——手无寸铁的领民。当他们战败被俘的时候,理所应当受到我的清算。
既然到我的土地上做出杀戮的行为,事到临头,一点担当都没有吗?你们燕国士兵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蒺藜,不要指望能够收获玫瑰花。”
高翼宣布完后,不再理会慕容宜。从这以后,三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惯例:对侵略者只有一个处置办法:死刑。只要侵略者踏上三山一步,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三山会不依不饶追杀到底,直到把他们斩尽杀绝。
不一会,一群侍卫们奔入屋内,拿着铠甲给高翼更衣。在更衣的空暇,高翼复指点黄朝宗:“我回城后要全力筹备婚礼,也许,在婚礼前没时间与你交流了,交代你的事情,你全权负责。不过,我建议:与其费力建设巍霸山城,不如把巍霸山城变成我们的内线——调长兴岛的雇佣军去牛岛,在这个冬天,快速建立一个堡寨,哪怕只能驻军500,也算成功。等明年开春,我们立刻加固牛岛堡寨。
来而不往非礼也,让战争进行在燕国境内……我们任他们祸害百姓。不过,那些百姓与我无关,他们都是燕国的百姓。”
高翼所说的牛庄是一个古镇,早在商周时期便有人类居住活动的痕迹,但是,一直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到了近代,《天津条约》后牛庄正式开埠,大英帝国在牛庄设立领事馆。不久,英国在当地开始筑港,并命名这个港口为营口。
营口地处古老的太子河出海口,英国在此建设港口后,海运的货物可以在这里装卸,内河船只逆河上行,可以直达沈阳与辽阳,而辽阳就是燕国曾经的都城龙城,也是汉代三国时期的辽东首府襄平。
占领牛庄的策略相当于“蛙跳战术”,高翼利用自己强度大的海运能力,这样轻轻一节蛙跳,从侧翼威胁了盖马大山的存在。
当慕容宜这支两万余人的精锐被消灭后,盖马大山面对牛庄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只能勉力维持,而高翼只要保持海域的独霸便可把大海作为坦途,源源不断的支援牛庄的驻军。那里只需要安排一支五百人的小队伍,便可以牢牢钳制住燕军的攻击。
不拿下牛庄,燕军的侧翼不保,而即使燕军付出惨重代价攻下牛庄,有着强大水军的三山汉军还会随时来骚扰,甚至逼迫燕国为了守住河口而大肆扩张水军,拖入与经济强盛的三山进行军备竞赛的泥沼。
燕国不能全力争霸中原,崛起的冉闵便会有更长的喘息时机,平定中原的诸胡,让汉民的处境得到彻底缓解。
汉民的地位一旦得到彻底改善,母国强盛了,汉国何惧高句丽、库莫奚、契丹这些小贼?
高翼一路急奔,当他返回王府时,日正中午。王祥抢先下了自己的车,拦在高翼的马前,背过慕容宜,低声询问:“王,送与高句丽的信件,是否再做点手脚?”
“当然”,高翼低声吩咐:“要在信中一口咬定我们是在出兵配合他,要让他明显看出我们就是在利用高句丽,拉他一同作战。”
王祥看了看四周,见府门边迎候的人里没有高卉的侍女,他低声问:“若高句丽因此担心,大军撤出了丸都城,怎么办?”
高翼摇摇头:“我一直都低估了高句丽重战丸都的决心,现在,他既然重回丸都,决不会轻易退出。相反,我们要怂恿他把军力全部集结在丸都城,准备应付慕容军的报复。
既然他想保住丸都城,那么平壤城必然兵力空虚。此刻,虽然倭国已无力入侵,然而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久的盟友,我们要提醒他注意到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可以借卉公主的名义,借着保护我国商人的名义,出兵帮他守卫平壤废都……”
高翼的话嘎然而止,王祥顿时明白了:“驱狼吞虎?!”
高翼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朝鲜北方,煤与铁的储量丰富,铁矿石质量上乘,是优质的锰铁矿。既然高句丽不在意这块煤铁宝地,那么,高翼就借着高卉的名义乘势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并采用积压的策略,逐步将高句丽的势力挤出朝鲜半岛,逼迫这只饿狼与燕国这只猛虎死斗,以便从中渔利。
王祥理解了这个部署,他惊喜的点点头,后退一步让开了路,并拱手为礼:“小臣明白了……还有一件事要向王禀报,首先,我要恭祝王从此可以自称‘大王’了。
金道麟将军报告,他已攻破倭国国都江户,倭皇出逃,并遣使请降,金将军不敢擅断,已将倭使送抵三山,臣已安排他入住馆阁了。”
高翼哑然失笑。这时代的教育体制下,读书人对万国来朝总是兴趣盎然。见到倭皇遣使请降,便以为是莫大的荣誉,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国主可以成为“王上之王”,来往国书上可以直书“大王”。却没有想到由此引发的一连串国策调整。
“狮子和绵羊之间永远没有谈条件的欲望”,高翼不懈的摆摆手:“倭皇,我国可承认倭国的存在?拿个绳子结个疙瘩记事的野人,竟敢冒充使者大摇大摆地走进我三山,他以为拿了根绳子就是人了吗?把他赶出馆阁,用他带了的绳子捆好了扔海里。”
高翼压根不稀罕所谓“大王”的荣誉。
按照正常的说法,有殖民地存在的国家,而且这个殖民地与它的领土并不相连,这样的国度可以称之为“帝国”。三山虽小,却在高句丽有一块自己管辖的飞地,在韩多沙也有一块租借地,此外,他还在倭国扶持了一个傀儡石间国。从字面上讲,把它定义为“三山汉帝国”一点不为过。
与此同时,比他更庞大的实力中,无论是高句丽、赵国、燕国还是晋国都不曾有海外殖民地存在,所以他们只能称之为“国”。
然而,这一切虚名都不重要,在这个杀戮时代,能够生存下去,才是首要问题。与其坐拥七八万人口,连带方郡一郡之地都没有占全,便舔着脸自称“帝国”或者“大王”,还不如不引人注目的躲起来,暗地里偷偷数钱来得快乐。
“你知道‘高筑墙,广积粮,多生产,缓称王’,在以后漫长的一个阶段里,这四句话就是我们的国策,虚名要来无用,实力才是最受人尊敬的。我们必须尽快强大我们的实力。实力大涨了之后,哪怕我自称西班牙,全世界也会在我脚下匍匐。”
“西班牙,这是什么意思?”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