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发屋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诡发屋》
作品相关 更名启示
为了……为了……为了……
所以讲主人公名字进行改动
“美丽”更名为“江若蓝”,这是在群里投票胜出的名字,当然仍旧有些通俗,以后我会在取名方面继续改进,如果大家有适合的好名字期待能够发给我,谢谢!
“阿良”更名为“梁梓”
因为是在文档里进行的统一的替换改动,一定会出现某些问题,比如彼此的称呼变成了称名道姓而显得生分,请大家原谅并希望大家发现告诉我,衷心感谢!
我也不会说什么,只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写的东东,并提出宝贵意见,而我能做的就是努力!
作品相关 专业评论员“大话精灵”——评《诡发屋》
《诡发屋》(剪云裁衣)简评
——大话精灵
首先,此文名字起的不错。从心理学的角度,头发一类的东西,稍加暗示,往往就能引起关于恐怖的联想,而大多数恐怖片或者恐怖小说的故事,多发生在室内,所以《诡发屋》这个书名,一看就给人一种恐怖诡异的感觉。相比之下,简介显得太平庸,把书名带来的感觉冲淡了许多,(这次要评的书不少,看完书名,我首选这本,但等看了简介,兴趣意见减掉一大半,如果是在找书看,绝对不会点开来看。)如果搭配一个同样诡异的简介,应该能引来不少读者,当然,也不可能增加太多,毕竟在这类小说永远都不是主流,只有少数爱好此类小说的读者会感兴趣吧。
接下来开篇部分的问题,和简介一样,也是略显平庸和沉闷,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下面细说一下。
楔子部分的气氛营造的虽然不错,但是太冗长,闲笔过多,气氛营造上面,反而没有太多笔墨,感觉有些粗糙。
一般来说,楔子描写的,是一个或者几个场景片段,既然是片段,就应该尽量简洁,剔除无用的枝节,甚至不需要前因后果,比如这个楔子,完全可以只写溺水或者溺水之后的部分。至于气氛营造,也不需要太多的笔墨,甚至不需要太细腻,有时候,只要换几个词,换一个句式,感觉就会大不相同。这个后面再细说。
另外可能是没有写完的缘故,楔子的内容,和目前出现的剧情毫无关联。这个暂且不说,再说说前几章的内容。
第一章前面部分还是沉闷,交代主角资料的内容太多。很多写长篇的作者(尤其是写网络小说的),开篇的时候,往往喜欢像道新学校或者新单位作自我介绍一样,用不小的篇幅,把主角的情况交代的一清二楚,交代完之后,要引出下面的情节,又要费些笔墨,而这些东西,往往是读者最不喜欢看的,也最不愿意看的(主角资料这样的东西,完全可以穿插在后文中,一点点交代,在开篇交代,可以算是一种重复啰嗦。至于过度性的内容,永远都是不受读者欢迎的,越短越好,能够融入情节之中则最佳,这本书第一卷到第二卷之间的过度就很不错,再精简些就完美了)。
对于其他类型的网络小说,这种的开篇,虽然平庸,但也中规中矩,影响不大。但灵异恐怖类的小说,就胜在奇诡恐怖,最忌平庸沉闷,如果是蔡骏之流的成名作者,这种开篇,读者虽然不喜欢,但还能耐着性子看下去,可是换了普通作者,用这样的开头写恐怖小说,就很‘赶’人了,保守点说,至少会赶走一半左右的读者。此书的开头,完全可以从遇到白衣女孩开始写起,或者从江若蓝入梦之后开始也可以。
随后的部分还不错,虽然主角遇鬼梦到死者生前经历的情节,在这类小说中很常见,但阅读日记的方式,还是比较新颖的,而且这样的人称转换,也避免了第三人称表述时,读者因为主角梦道的内容有些冗长,看到一半,就误以为作者要写的是穿越言情小说。同时在无形中,也弥补了作者第三人称表达上的不足之处(具体后面会谈到)。
接下来,剧情就渐渐展开了。第一卷的整体的情节虽然有些老套,不过在这个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挖空心思写小说的时代,新颖的情节已经成了一种苛求。而在具体的布局上面,作者做的很不错,前面部分虽然以主角在梦中读日记为主,但却已经悄悄埋下了梁梓夜祭这样的伏笔,也许这个伏笔埋的太自然,也许我太久没有看这类小说,一直读到主角开始怀疑梁梓的真实身份,才注意到这个伏笔。
不过,作者对梁梓的身份掩饰的并不好,或者说,并没有刻意去掩饰,几乎在梁梓第一次和小可相遇的时候,我就有了这样的猜想,不过随后作者利用江若蓝猜测两人是否有暧mei关系的心理描写,遮了一层暧mei的面纱。但是,到小可说出真相住在假象的隔壁(忘了原话,大概这个意思)这句话的时候,这层面纱又被作者自己给揭去了。
就整个剧情的布局来看,梁梓就是连刚,倒也不是揭开谜底的关键。因为在那个时候,作者还没有多少关于连刚就是真凶的暗示,连刚撕樊影衣服的情节,也只是让人觉得这个人太过一厢情愿。而庞远宏前妻的出现,也一度让人以为,她才是真凶。直到小可对江若蓝说出实情,才算是基本肯定了他的嫌疑。而随后,作者将描写视角转为梁梓之后,真相才完全浮出水面。而第一卷的故事也到了最后的高潮。图穷匕见。这样的布局,虽然简单,却也精妙。作者制造悬念的火候着实不弱。
当然,第一卷也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比如说连刚杀人杀的太突兀,作者对这个人着笔太少,虽然撕衣服的情节,暴露了他有些疯狂的心理,但也不至于因此就杀人挖眼。连刚为什么一直认为樊影爱的是庞远宏的钱,这部分也很突兀。总的来说,关于连刚性格方面的描写几乎没有(梁梓的性格虽然有,但感觉也很别扭,不自然)。我怀疑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和恋爱中的樊影一样,对于自己喜爱的人物,很用心的去写,而对于连刚这样令人生厌的角色,则敷衍了事,不愿意认真描写。事实上,许多作者都有这样的心理。当然这只是猜测。如果真是这样,我的建议是,对你讨厌的人物,更应该认真去描写,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人物有多讨厌。而这本书中的连刚,给人的感觉只有可怜。
另外,关于江若蓝为什么会做那样的梦,关于昏迷不醒的小可和庞远宏的前妻,似乎也还有不少地方没有交代清楚,从文中的种种暗示来看,后文应该会慢慢揭开,否则也是一块硬伤。
至于第二卷,目前只开了个头,和第一卷相比,感觉要拖沓很多,尤其是最新这两章,一个回忆的场景,写了将近两章还没写完。虽然第一卷也并不是很吝惜笔墨,但情节还算紧凑,而第二卷就有凑字数拖情节的嫌疑了。在写文的作者,大抵都有这样的通病。是以第二卷暂且不评了。
最后综合说几句。
看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作者关于环境,气氛,细节和心理的描写,在大体上,还是很不错的(在这方面,女性作者往往要比男性作者强很多,似乎女性在这方面天生就很敏感)。但是读起来,感觉总是少了一点什么,而少的这点东西,恰好就是这类小说的灵魂。于是该诡异的地方不诡异,该恐怖的地方不恐怖,第一卷一路看下来,都是波澜不惊,到最后梁梓伏诛的情节,总算又泛起几丝涟漪,但这部分应该是第一卷故事最大的高潮才对!却反而还不如江若蓝梦见自己化身连刚杀人挖眼这部分情节精彩,这里才算才写出了几分恐怖的味道,不过这种依靠变态和血腥制造出来的恐怖,终究落了下乘。恐惧源于自我,源于未知,源于人的内心,从这个角度着笔才是正道。
当然,这本书大部分地方,是从这个角度去写的,但由于作者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视角几乎完全固定在主角身上,所描写的一切,都是主角所看的和所想的,十分主观化,代入感又没有第一人称那么强烈,不仅和和第一人称没有太大差别,反而比第一人称多了几分别扭,也容易单调,有些时候,反而不如第一人称。这样的叙述方式,在写言情小说的时候,或许比较有利,比较容易把握主角的情感,但是不适合恐怖小说(这本书是恐怖小说没错吧,如果是言情,当我什么都没说)。
通常的第三人称在叙述上的优势在于,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加入脱离当前所写角色的,相对客观的描写,或者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意见。
在恐怖小说中,就表现为,描述和渲染主角所处环境的文字,以及作者诱导读者产生恐怖感的文字。这两点十分重要,因为第三人称的代入感不够强,要让读者读了之后真正产生恐怖的感觉,需要作者用这两种方式来进行诱导。所谓恐惧源于自我,源于未知,源于人的内心,不仅是指,要从这些角度去对主角进行描写,更要从这些角度去诱导读者。之前所说的,这本书所缺少的东西,就在于此。而要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第一人称几乎不可能做到,固定视角的第三人称也不容易,最容易的还是常规的第三人称。当然,驾驭文字能力极强的变态型人物也许可以通过前两种叙述方式达到完美的效果,但这样的人毕竟很少,建议作者在以后的章节中,多尝试常规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基本上就这些。虽然问题不少,但是瑕不掩瑜,作者在描写和布局上还是十分高明的,缺憾就是叙述方式和文字不够精炼。
第一个问题或许和作者的写作习惯有关。至于第二个问题,比很多小说还强不少,如果作者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倒也不算什么毛病,毕竟为了保持更新速度,每天都得赶稿,而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
另外,这本书整体的布局,应该不是目前浮现出来的这么简单,根据简介来看,至少有四卷。目前已经有了些猜想,希望作者可以写完它,我也好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2009。04。27凌晨2:26
PS:我再说两句,真的很感谢大话精灵的评,我从来没有看到这样认真的评论,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非常普通的写手。当时求评的时候我还想能拿个小评就行了,可是看到的……是惊喜!我不会说许多的话,不过,真的,有人真正的看了,还给出如此中肯的建议,如果你是我,也会非常感动的。再次感谢!
今天,我仔细研读了评里的建议,暂将楔子和开篇略改下,本想把类似人物介绍的部分再改下,可如此动的就会比较大,关键还要在后文一些内容上重新发放。想了想,先放下一段时间。
我还没有对评论的内容全部吃透,所以改动可能也不大成功,暂时先这样,如果有新的参悟时我会继续修改的。
桃夭社论坛htt/
作品相关 三日啦,一点小感言
今天,上架三日。
说实话,有许多次,我都想像很多写手在文里写点什么与看书的朋友好好交流下,可是许多次的放下了,因为在很多时候,我感觉我是个在正常语言交流方面有障碍的人,我除了会说“谢谢支持”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写书的日子不算短了,如果我写的也算书的话,也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当然和大神们是比不了的,不过我很开心,很珍惜。
每天也会时不时的看看点击有多少,收藏有没有涨,或高兴或难过,不过从来没有放弃奋斗。
有点忘记是怎么开始写书的,似乎只是看了,然后试着写,再然后是有人看,我就像是拥有了什么责任似的写下去。评论不多,每一条都认真的看,认真的回,哪怕只有区区“支持”两个字,我很感谢大家用自己的足迹把原本一片空白的讨论区填满。当然我也不会说什么,大家看得最多的回复怕只是“谢谢支持”吧,我很想有一天我会说许多许多话,很想。
而且……我怀疑我的心理有问题。看的群里的朋友为有人在评论区里不客气的留言苦恼,我竟然会很羡慕,我一定是疯了。
正儿八经的坚持写了一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在网上这许多年,看惯了太多的云起云落,或许终究有一天我也会消失,只是我希望那个时间晚一点,再晚一点。
看到群里的许多朋友码字都很快,非常羡慕,而我……我经常是用造字来形容自己的速度,现在又上架了,有了更高的字数标准,再不能给自己找借口偷懒了。
上架三日,可能会有人关心订阅是多少,我自己也关心,但是……没敢看。
不清楚自己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