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发屋
她不停的说服自己一切都是幻觉。 可是没用。
“小可,我得走啦。 哪天你有时间咱们去逛街,说真的,你的品位还真不错……”
客人满意的照着镜子。
江若蓝从来就没有和顾客达到如此的友好境地,她不得不重新审视方可,自己是不是因为有了成见才一直没有发现她身上的优点?
两个人又嘻嘻哈哈了一会,方可送走了顾客,重新回到发屋。
“蓝姐,你都坐一天了。 是不是病了?”
方可伸出手去摸她的额头。
她条件反射地躲开了。
“你看,你又笑了……”
在方可地提示下,江若蓝看向镜子。
她惊恐地发现刚刚还一脸严肃的自己竟然绽开了笑意。
她是不是被控制了?被镜子里地这个自己……
她怔怔的看着“她”……
其实她不是想看,她很想挪开目光,因为她害怕,可是眼睛却像粘住了似的,只听得方可不停在耳边说“你又笑了……你又笑了……”
“行行好吧。 可怜可怜我吧……”
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哆哆嗦嗦地声音。
似乎很轻松的,她地眼睛便调向了门口。 那种被控制了的窒息转眼不见了。
一个大约六十多岁老太太,大概是因为笑着,看起来有点慈眉善目的。 不知是本身就是驼背还是被身上的大包压的,她的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一手抓着背上的包,一手哆嗦地拿着个掉了漆的白搪瓷缸子,两只手都黑黑的。
一身蓝布棉衣裤倒还干净。 只是皱皱的,一条裤腿有些短,露出没有穿袜子的脚踝。
棉鞋是最普通的十元一双的那种,已经残破不堪了,像拖鞋一样被她套在脚上。
“出去出去,哪有钱给你?”方可的声音很不耐烦。
老太太不肯走,目光绕过走向她地方可定到江若蓝身上。
江若蓝对她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她很讨厌方可的态度。 典型的势力虚荣,这点倒完全符合梁梓的本色。
记得以前在那个城市开店的时候也经常有这样的人上门讨钱,也弄不清真假,反正只要是有人来,江若蓝便多少给点,倒不是图他几句好听地话。 只是他们那么诚恳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她总是受不了。
而一旦梁梓在场,便一定要破坏这善举的,有一次他甚至拎着笤帚把一个讨要的老头撵出老远。
江若蓝站起身——这是她今天第一次离开这个位置——向老太太走去。
老太太眼巴巴的看着她,那目光让江若蓝突然一阵心酸。
她掏出50元……
不得不说这的确有点大方过头了,可是……她蓦地有一种悲哀,一种可能不久于人世的悲哀。
“我不要……”
老太太连连摇头。
“你还蹬鼻子上脸了?”方可立刻火了,随手抄起了笤帚。
江若蓝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两年前,梁梓拿着笤帚像撵小鸡似的追赶一个穿着破烂的老头。
一时间火大。
她瞪了方可一眼,柔声问老太太:“那你想要什么?”
“别理她!她就是嫌钱少……”方可似乎看不出眉眼高低。
“我想吃饭……”
老太太的眼里闪着泪。
江若蓝地心更难受了。
“好吧,你先进来……”
“不行。 万一她是个骗子。 再带把刀,咱们全完了!要不她就是个踩点地。 一会冲进来一大群……”
方可很有先见之明,不过她大概没意识到自己才是这个屋子里最危险的人。
“你要是害怕就先走吧,下班地时间也到了……”江若蓝看也不看她。
方可有些生气,横眉怒目着老太太,不过也没有走的意思。
老太太把自己尽量塞进沙发的一角,尽量显得不那么碍事。
“你要是不想走就待会,我出去一趟……”江若蓝摘下墙上的大衣。
“唉,你就真放心把我一个人留这?”
方可急得在后面直叫。
江若蓝回过头,这回她是真笑了。
方可,还有谁能敌得过你呢?
江若蓝拎着几包拉面还有一点青菜回到发屋时只看见老太太照例缩在沙发上,而方可则居高临下的盯视她,那状态不亚于一只雄壮的狮子在欺凌一只弱小的老鼠。
“怎么样?一起吃点?”
江若蓝准备煮面了。
“你还真……”方可气得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江若蓝还是头回看到化身为方可的梁梓在生气,她觉得很搞笑,甚至有种报复的快感。
她搅着锅里的拉面,面条冒着的腾腾热气扑着脸。
将青菜撒入锅中,白花花的颜色顿时活泼起来。
她的肚子也跟着发出一声欢叫。
也是,一天都没吃饭了。
“吃吧。 ”
她递给老太太一碗面外加一双筷子。
老太太果真是饿极了,竟顾不得烫,立刻呼噜呼噜的吃起来。
她挑了几根面条,却见方可仍旧仇视着老太。
“你不吃吗?”
对了,方可一天天的在发屋里忙,从来没见她吃过东西,难道梁梓使她练就了辟谷神功?那方可本人的灵魂哪去了?
“减肥!”方可蹦出两个字。
江若蓝差点把嘴里的面条喷出来。
“方可,没什么事你就回去吧,天也不早了,女孩子……”江若蓝将“女孩子”这三个字用到方可身上还是感到有些别扭的:“也不好太晚回家……”
“我今天不想走了……”方可始终盯着老太太。
江若蓝再次噎住,她不明白方可为什么对这个老太太这么大敌意。
这工夫老太太已经吃完了一碗面,不过她不停的舔着嘴唇好像还没吃饱。
江若蓝把锅里剩下的捞了一满碗端给她,她立刻以对待第一碗的热情吃起来。
江若蓝有些吃惊,不过就此可见方可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哪个打劫的会把自己饿到这种程度?
“你还是回去吧,这里也没有住的地方。 ”
江若蓝可不想她和自己挤到一张床上,上次……
一张空了的碗伸到自己鼻子底下。
她不可思议的看着老太太……又吃完了?
“你……吃饱了没有?”
江若蓝怀疑老太太的肚子是个无底洞。
“半饱。 ”老太太笑了,露出一排整齐的牙:“姑娘,我能不能……在这住一晚?”
神秘空间 《神秘镜面》第257章 镜男
《神秘镜面》第257章 镜男
方可立刻看住江若蓝。
江若蓝奇怪,今天是怎么了?自己的发屋要成旅店了?
“你不用为难,我睡地上就行。 ”
说着,老太太就拿过她一直没有放下的大包,打开……
一床崭新的被褥。
老太太躺下,只一会工夫就打起了鼾。
“蓝姐,你不觉得奇怪吗?”方可的目光始终没有从老太太身上移开:“她一个讨饭的,怎么会睡得起这么好的被褥?”
江若蓝不仅奇怪于这点,还有方可,她为什么偏偏要和这个老太太过不去?
老太太就这样睡下了,方可也没有走的意思,自己……难道就傻呆呆的在这看着?
的确是奇怪,事情本来开始很正常,也不知怎么稀里糊涂的弄到了这种地步。 她已经细致研究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是不是只要和自己有关的事都会由正常变得不正常?
可是她现在该怎么办?
“你就决定这么一直待下去?”
她现在有些矛盾,在一切从正常逐渐走向不正常而且不知还将如何发展的时候,她不确定是不是该相信方可。
“唉,你们这样盯着我干嘛,弄得我都没法睡了。 ”
老太太突然抱怨了一句,翻了个身,大概觉得还是不舒服,索性坐了起来。
“你们也不用怀疑。 我只是上外地投亲……”
投亲?
江若蓝看着棉被,“投亲”原来是如此浩大的工程。
“我是坐火车过来地,买不起卧铺票,就在车厢打地铺……”
难道火车上没有乘警吗?
“可能是睡得太死,钱包让人掏了,车票还在里面,结果查票的直接把我赶下车。 可是我也没法回去啊。 只好走一路问一路……”
江若蓝看着她那双摆在沙发边几乎成了拖鞋的棉鞋,琢磨着是不是应该给她换双新的。
方可倒是毫不动容。 一直认真盯着她的脸,好像这样就能发现什么漏洞。
“我也住不起店,昨天睡在车站,今天……本来打算找个背风的地方将就一宿,幸好遇到你……”
老太太眼泪汪汪的看了江若蓝一眼。
江若蓝眼睛也不由得湿润了。
“先别说了,你好好睡吧。 ”江若蓝说着帮整理了下枕头:“明天准备一下再上路。 ”
然后又看了看那双棉鞋。
老太太连声道谢躺下了,很快又发出了鼾声。
********
方可还是走了。 虽然很不情愿。
江若蓝关灯地时候老太太睡得正香,她躺在床上琢磨了一会明天除了棉鞋该给她做些什么准备就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有个人蹑手蹑脚的来到床边。
猛地睁开眼睛。
一个黑影……
她刚要惊叫,就听见一个压得极低的声音:“姑娘,是我……”
是那个老太太,她进来干什么了?
江若蓝立刻想起方可的诸多警告。
“你别害怕,我就是……”老太太心有余悸的回了回头,似乎身后还跟着什么似的:“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啊?”
声音?
江若蓝竖起耳朵。 可是什么也听不到。
“怪了,我怎么听得有声音,好像还是镜子里……”
镜子?
“是个姑娘的声音,一直在喊,‘放我出来!放我出来’……”
江若蓝开始哆嗦了。
“那个……我说什么你也别介意啊。 ”老太太还是有些顾虑:“我以前就听说屋子里镜子多了不好……总照镜子也不好……”
********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可能知道的稀奇古怪地事比较多。
当时我家有个邻居。 是个小姑娘,叫小月,和我差不多大。
她长得可好看了,就像年画里走下来的。
所有人都夸她,但是也有人说长得这么好看的孩子怕是活不长。
这话当然让人生气,小月的爹妈还和那人吵了一通。 本想让他闭嘴,可是这消息却风一样的传开了,所有的人都说小月活不长,还有的人已经定好了时间,说她活不过十八岁。 而且各式的死法都传得沸沸扬扬地。
小月家就她这么一个孩子。 虽然是女孩,爹妈也宝贝得不行。 就因为这些传言。 他们都不敢让孩子出门了。 虽然知道是传言,可是不知怎么心也跟着发慌。
说来也是奇怪,爹妈长得并不出众,怎么会生出这么好看的孩子呢?现在连她们自己也怀疑这孩子是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转世,随时随地都会离开。
小月天天被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像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 可是生活却没有小姐一样优越,毕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发呆。 爹妈也不能陪着它,地里还有许多活要干呢。
虽然大家在到处传她活不了多久,但是提亲地人照样踩断门槛,所有人都在关注小月究竟会花落谁家。
每天,都有一些人扒着小月家的墙头,看是哪个媒人又进了门,然后猜测可能是谁家又来提亲了。
其实自从流言传开,小月已经有十年没有露过面了,就连我。 和她家只隔了一道墙都没有见过她。
所有人都在猜小月到底长成什么模样了,都说女大十八变,小月眼看着就十八岁了。
他们只能从媒人那打听消息,每个媒人都说小月更漂亮了,像画似的。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漂亮,小月都快十八了还没嫁,而像我们其他地大多十五六就寻了婆家。 有的十三就出门子了。小月这样的耽搁,结果让大家更加好奇了。
后来有天。 村头的赵媒婆去了小月家,出门后喜滋滋的。
大家就觉得这亲事八成能成。
就问赵媒婆是给哪家保的媒,她说是周家的。
周家也算大户,共三个儿子,这回是给小儿子说媒。 这小儿子是孩子中最出息地,在外面念书,和小月也算是郎才女貌。
可是赵媒婆说小月看中地不是这个。
那能是什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