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权皇后 作者:秋李子(晋江vip2012-08-01完结)
吉日的,哪有你这样慌张?”
潘氏也笑了:“儿媳来就是为的这件事,原本钦天监回过儿媳,儿媳和二弟说了,谁知二弟就大为不满,儿媳也只有来让母后决定了。”纯煜已经拉着清瑜的袖子:“娘,儿子已经等了很多年了,难道还要再等这些日子?”
清瑜把袖子从纯煜的手心扯出来:“你都做叔叔的人了,少和我撒娇,太子妃,钦天监择的是哪几个日子?”潘氏应是之后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钦天监择了明年三月初九、四月十五和五月十七这三个日子。本来钦天监说四月十五这个日子最好,可瞧二弟这样,只怕等不得那日。”
说着潘氏不由一笑,清瑜正待定下,纯煜已经道:“嫂嫂,钦天监还说今年冬月二十八这个日子也是好日子,怎么嫂嫂你这时就不说。”潘氏十分无奈地看着纯煜:“二弟,钦天监这个日子是你去算出来的,而且,钦天监还说,虽然这日也宜嫁娶,可是,”
说着潘氏瞧一眼纯煜才把后面的话说出来:“钦天监说了,这个日子过门,难免家里会有些口舌,妇人还会不贤。”纯煜咳了一声:“嫂嫂,我知道口舌是什么,至于贤不贤,小叶子我从下看着长大的,还不晓得她是什么性子?况且就算她真是个母老虎,我也认了。”
这话让殿内所有的人都笑起来,陈彤手里本来在抓着个布偶在玩,听到殿内众人大笑,她睁圆又大又黑的眼睛,也跟着咯咯笑起来。清瑜忍不住往孙女脸上亲了两口,纯煜已经道:“娘,您瞧连乖侄女都同意了,您就点头吧。”
潘氏眼里也带上笑容,清瑜看着面前的儿子,声音拖的有些长:“娶个母老虎,你真不后悔?”纯煜拍一下胸口:“我这辈子到现在就喜欢小叶子一个人,只要有她就好。”看着面前十分认真的儿子,清瑜面上的笑容很温和但还是没说话,纯煜还要再求,清瑜已经对潘氏道:“冬月二十八,离现在不过一个半月,来得及吗?”
纯煜顿时大喜,潘氏笑着道:“其实诸项事宜都已经准备妥当,来是肯定来得及。”清瑜沉吟一下:“既这样,就随了老二吧,冬月二十八,咱们家娶二皇子妃。”这件事清瑜是交给潘氏操办的,也是考验一下潘氏的办事能力,听到清瑜这话,潘氏看一眼纯煜才对清瑜道:“母后既这样说,那儿媳就定下这个日子。”
纯煜面上已经满是欢喜,对潘氏连连点头:“好嫂嫂,您可一定要快些办,办妥当。”既然他们母子都没反对,潘氏又再次行礼退下,只是女儿留在昭阳殿。
等潘氏走了清瑜拍拍怀里的孙女才对纯煜道:“你啊,这话传出去,还不惹人笑话?”纯煜面上满是喜悦地道:“只要能娶了小叶子,被人笑话就笑话呗。”这孩子,清瑜嗔怪地看他一眼,等到纯煜走后清瑜抱着怀里的孩子有些发愣,明年三月初九,要是陈枚熬不过去,那就又要等三年了。
或许是抱的紧了些,怀里的孩子发出不舒服的咕噜声,还用小手去扯清瑜的头发,清瑜重新调整一下抱孩子的姿势,轻声道:“只有你最无忧无虑,你要快些长大,等长大了,让你父亲给你挑一个最出色的驸马。”
陈彤听不懂清瑜说什么,但是知道清瑜说的话定是为自己好,又是嘻嘻一笑,身边的奶娘笑着道:“娘娘这话说的未免早了些,四公主都没挑驸马呢,更何况小郡主。”清瑜点着孙女的鼻子:“不早,当年四公主刚生下的时候,也只是那么小的一点点,现在就快挑驸马了。”
耳边已经传来纯淼的声音:“娘您又在说什么挑驸马,女儿我不想嫁,要留在爹娘身边一辈子。”清瑜瞧女儿一眼:“得,你两个姊姊都说过,还不是欢欢喜喜嫁了?”纯淼面上有些羞涩地坐到清瑜身边,接过陈彤抱在怀里逗了会儿:“娘,姊姊们是姊姊们,女儿是女儿。”
清瑜伸手捏下女儿的脸:“好好,我算是骗我的我也爱听,只是你不嫁,你爹啊,会头大。”纯淼又是一笑才道:“方才女儿见宫女们给爹爹送药,爹爹的咳嗽又犯了?”这是清瑜心中最深的秘密,到此时也不能说出,只对女儿道:“是啊,又犯了,你也不多关心关心他?”
纯淼脸上一红:“娘,女儿又不是太医,只能多去陪爹爹说说话。”再要讲下去,清瑜又要忧伤了,但这种忧伤清瑜不愿表现在女儿面前,只是对她道:“你先把你侄女送回你嫂嫂那里,我去瞧瞧你爹。”
纯淼抱紧陈彤点头称是,清瑜已站起身往昭阳殿外走,殿外的风吹的没方才那么大,太阳照在人身上有些发暖,清瑜索性没乘步辇,只是一路往前走。
到前面时陈枚却没在殿中,而是站在殿前台阶上抬头看天,瞧见清瑜过来就笑道:“你瞧,今儿太阳这么好,我们在这晒晒太阳说说话?”清瑜自然称好,吩咐宫女去拿褥垫过来,陈枚已经坐到台阶上:“这台阶每日都有人打扫,也不算脏,我们就这样坐着吧。”
清瑜坐到他身边,陈枚还扶了她一把,看着天下的至尊就像老农一样坐在台阶上,宫女宦官们都不敢上前,只是远远地站在那里。
陈枚并没说话,过了很久才道:“当年出征的时候,常看见有老农在冬日坐在地上晒太阳,我总奇怪为何不坐椅子,今日才晓得能和老妻一起坐在这晒会儿太阳,人生也算圆满。”
清瑜嗯了一声:“你要愿意,以后我年年都陪你在这晒太阳,这里很多人瞧,那就去昭阳殿,还有太液池。”陈枚笑了笑:“我也想,可是不行了,清瑜,今年这个冬天我只怕熬不过去了。”
陈枚的声音很平静,清瑜努力让心中的难过咽下去:“尽说这种话,没有了你,我在这宫中又有什么意思?”陈枚握紧妻子的手,从袖中拿出一样东西来,那是条帕子,纯淼绣的云纹之上,有一点鲜艳的红让清瑜说不出话来,那是血。
清瑜面色慌张地看向陈枚,陈枚的声音依旧平静:“这是今早咳嗽出来的,身边人还不知道。清瑜,太子这些年颇能干,有他在,我很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为啥当初我要是这个设定啊,挠墙。为啥我要有不按主设定走就会写的很磕磕绊绊的心情啊。
晋你别抽了好伐,让我更上去好吗?
☆、第 165 章
清瑜的泪终于滴落:“那我呢;你就这么放心?”陈枚伸手摸上妻子的脸,用拇指把她的泪擦掉:“有你在,我就更放心。”清瑜把头埋在陈枚的肩窝处;无声地开始抽泣起来,这个怀抱在不久之后,就再也靠不上去。
陈枚轻轻拍着她的肩,不远处的宫人没听不到他们夫妻说话,只能看到他们相偎依,风吹过卷起他们的衣角,蓝天白云暖阳之下,这幅景象竟美好的像画一样,没人忍心打扰。
远处有脚步声传来;有个小宦官匆匆过来打算回话,被宫女摇手制止,小宦官看向帝后偎依的方向,停下脚步耐心等候。
清瑜好一会儿才直起身,看向丈夫的眼,丈夫眼里分明有着不舍和依恋,可是更多的还是释然,被残毒折磨了这么多年,每到入冬之后就开始咳嗽不安,甚至夜夜不得安枕,他撑了这么多年也很累吧?
想到这清瑜伸手把丈夫的衣襟整理一下:“我舍不得你,可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陈枚握住妻子的手:“我也舍不得你,想和你一起同游天下,永远不能实现了。”这话让清瑜的泪险些又要流下来,但很快清瑜就忍住眼里的泪让脸上露出笑容:“你放心,我会好好活着,连你的份一起活着,绝不让你的苦心白费。”
陈枚轻轻低头吻向妻子的手,这么多年夫妻做下来,这种亲昵的小动作已经许久都没做过,清瑜眼神温柔地看着丈夫,能和他做夫妻,这是最大的幸运,至于成为皇后,不过是锦上添花。
宫人们等了许久见帝后还是没动静,终于有人忍不住上前数步,隔了两层台阶在那轻声道:“陛下,翰林院方才遣人来报,说前朝史书已经修订完成,要呈送御览。”
这一声打破了宁静,宫人说完之后额上就冒出一层汗等候责罚。但编纂前朝史书是大事,自从五年前陈枚下诏命人编纂史书之后,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宫人又怎能不出声提醒?陈枚把清瑜的手放下,这才站起身沉声道:“知道了,传他们进来吧。”
说着陈枚伸手拉清瑜起来:“堂堂一国之后,坐在台阶上像什么样?”这个时候又是这天下的帝后了,清瑜把手放到丈夫手心,轻轻一笑道:“方才是谁也坐在台阶上了?起身就忘了?”陈枚握一下妻子的手才把她的手放开:“我知道,你先回去吧,药我会按时吃的。”
即便这药不能治他的命,也让陈枚多了些时候,清瑜嗯了一声看着丈夫往殿内走去,丈夫的身姿依旧挺拔,他的脆弱和无奈,只会展现在自己面前。
宫女已经上前:“娘娘,此时就回宫吗?”清瑜没说话,宫女不敢再催促,只是陪在旁边,过了很长时间,再看不到陈枚的身影,清瑜才低声道:“走吧。”
宫女忙上前搀扶,清瑜心中转的念头很多,要让纯煜赶紧成亲,好在一个半月很快就过。还要为纯淼选一个合适的驸马,即便不能立即出嫁,也要让陈枚看到女儿有归宿。小儿子还小,倒不用这么急。
还有,清瑜回身望去,那一片宫殿之外,就是京城,陈枚会安排好一切,但是还有个人,她该回京了。没有见到她已有十年,樾妹妹你可好?清瑜轻叹一声,陈枚虽然从没说过,但清瑜知道他很想念这个妹妹,只是当日陈枚和陈樾肯定发生过冲突,他既然不愿低头,那就自己把陈樾召回京吧。
清瑜抬头一笑,脚步稍微有些急,看见前面已经来了几个人,瞧见清瑜那几位忙上前行礼:“臣等见过娘娘。”清瑜看着小宦官手上捧着的书稿,想来这就是编纂修订好的前朝史书,不由点头道:“这就是编纂好的前朝史书,诸位辛苦了。”
领头的是此次编纂史书的总裁,翰林院掌院,听到清瑜这话忙道:“臣等得陛下青眼,行此青史留名之事,怎敢称辛苦?”清瑜微微颌首:“陛下还在等待诸位,请诸位先行。”皇后都这样说了,众人又谢过才继续前行。
宋昂在人群之中看着清瑜,当年那个初进宅院时,倔强冷漠的少女此时笑容温和淡然地站在那里让众人先行,身上的气度似乎天生就是如此。宋昂的眼不由微微低下,虽是同一个父亲,但他们之间到此时是真正的不同。
看见宋昂经过,清瑜对他点下头:“宋太史好。”谦和平静,十分符合众臣对皇后的印象。宋昂还礼道:“娘娘安好。”抬头看着清瑜终于忍不住道:“家父,英国公,甚是思念娘娘。”清瑜微微地哦了一声就道:“英国公年近六旬,膝下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真是让人羡慕。”
这个回答并没出宋昂的意料,面前女子仪态端庄面容高贵,依旧微笑看着自己,宋昂的眉微微拢一下才松开:“是臣逾矩了,还请娘娘……”清瑜已经打断他的话:“英国公有你这样孝顺的儿子是他的福气,你为他说话也是你的本心,何必说这些。他们已经去得远了,宋太史还是请继续前行。”
宋昂又拱一拱手这才快步去追自己的同伴,清瑜继续往前走,宋桐也好,林氏也罢,他们的儿女也好,都已经不在乎了。至于他们在乎不在乎,那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宋昂已经走回到同伴之中,有人已经开口:“宋翰林果然和我们不一样,娘娘对你特别青眼还说了几句,不知等会儿进到殿内,陛下会如何青眼?”宋昂并没理会这样的话,当日被起用来跟众人一起编纂史书,就引起了不满,毕竟编纂史书是翰林院人人都想去的。
站在前头的翰林院掌院有些不满地看了眼方才说话的人:“噤声,此是什么地方,还容得你们喧哗?”这一声很有效,众人都安静下来,宋昂往清瑜离去的方向望去,已看不到清瑜的身影,这个姊姊,永远都离宋家人那么远,除了宋渊。
那位自己曾经不那么注意的庶出弟弟,此时已经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爵封南阳侯,和襄王一起,共掌拱卫京畿的二十万大军。而让朝中群臣都无法反对的是,他并不是因皇后弟弟得到这些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军功。
对比起他来,自己这个当年的才子输的是一塌糊涂,宋昂面上露出自嘲笑容,到此时,终于可以承认,宋渊其实远胜过自己。
陈枚召见编纂史书的众人,对前朝史书大加称赞,参与编纂的人都迁官一级,得到厚重赏赐。这消息让陈枚很兴奋,回到昭阳殿时还特意把这部书带回去,指着上面的传对清瑜道:“以史为鉴,能保平安。”
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