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权皇后 作者:秋李子(晋江vip2012-08-01完结)
筱蔷这些人原本都是旧朝时候不贴身服侍的宫女,纵然如此,对宫规都是熟知的。此时听了清瑜的话,筱蔷心中可谓翻江倒海,原来宫规也可以改的吗?但面上没有露出,只是恭敬应是。
筱蔷走出纯漫才道:“母亲,原来宫规也可以改的吗?”清瑜笑了:“当然可以,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在自己家里怎能一直被束缚?”纯漫了然地点头,此时宫女通报,赵女官求见,清瑜拍拍纯漫的脸:“好了,你先去找淼儿。”
纯漫行礼退下,赵女官已经走了进来,看见纯漫先避让一下等她走出去这才上前拜见皇后。行礼之后赵女官方才开口:“方才娘娘命宫女过来传话,说要改改宫里的规矩。娘娘,宫规虽则繁琐,但却是前人用了上百年时间才制定出最合适的规矩。臣执掌礼仪,并不敢接受娘娘这道旨意。”
看着赵女官那严肃的脸,清瑜哦了一声就道:“那你给我说说,这些繁琐的宫规有些究竟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赵女官对礼仪宫规烂熟,言简意赅地讲起来,中间还掺杂一些和最后方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诸位公主皇子原先都是生活在宫外,有些不适应是平常事,等日子久了,就自然知道宫规的好处了。”
清瑜的手轻轻敲击桌子,勾唇一笑:“规矩当然是要守的,但那些隔别夫妻母子骨肉亲情的规矩,为何必要守而不改变?”说着清瑜缓缓地道:“比如夫妻需别,儿子不能和父母常聚,这些磨灭人伦天性的规矩,为何不能改变?”
追封
赵女官的唇张了张,话已到了嘴边,天家威严靠的就是这些体统规矩。可当赵女官抬头看见清瑜的眼,那话不自觉地又咽下去,过了会才道:“娘娘所说甚是,然皇子渐大,宫中总有年轻女子,到时若……”
清瑜并没打断她的话,只是面上含有浅笑看着赵女官,赵女官额头上不觉有汗出来,把下面的话咽下去道:“娘娘既如此说,臣也只有下去再思量思量。”清瑜微一点头就道:“很好,你和褚尚仪尽快商量。”
赵女官行礼退下,走出殿门才松了一口气,此时筱蔷匆匆走出,看见赵女官停步行礼,赵女官含笑应了才问:“你这匆匆忙忙是要往哪里去?”筱蔷瞧一眼殿中才轻声道:“娘娘方才吩咐奴婢,命去和外面服侍的宫女说一声,有几人要进殿内无需通报。”
筱蔷说完就等赵女官的话,可是没有等到筱蔷只得继续道:“尚仪您掌宫中礼仪,这样的事哪里听说过,还是要劝劝娘娘。”赵女官的眼皮这才抬了一下道:“筱蔷,你该知道这已是新朝,咱们这位皇后和别的皇后不一样。”
筱蔷神色变的有些黯然,接着已经低头道:“是,奴婢知道了。”赵尚仪伸手轻拍一下她的肩:“一朝天子还一朝臣呢,更何况这换了新朝,我也是方才才想明白这个道理,咱们这些人,除了能保住自己,也就没别的指望了。”
筱蔷点头又重新行礼:“多谢赵尚仪提点。”赵女官叫她起来也就匆匆走了,筱蔷琢磨着她的话,宫规再森严,说白了不也是对自己这些人吗?皇后要改,做宫人的自然也只有听从。
新改的宫规在三天后就送到清瑜案头,虽然依旧繁琐,但有些已经被改掉了,清瑜仔细看着宫规,褚赵两人站在下方,虽然低眉顺眼但手心里捏了一把汗,更改宫规这么严重的事,两人之前从没想到过,但现在不仅做了,而且还是亲手做的。
想到此,褚女官心里又有一些欢喜,终于上方的清瑜说话了:“很好,以后就按这份宫规行吧。”褚赵两人这才松了口气上前拿过宫规,清瑜已经又开口了:“这些日子我瞧着宫中人宫女太多,算下来我们这家子,总共也就十来口,不算宦官,此中宫女就已过三千,我想过些日子放出些宫女,有愿回家的就回家,若有不愿的,跟随陛下起兵的人中,颇有些人尚未婚配,可依次问过那些宫女,若愿嫁的也可嫁给他们。”
褚赵两人对看一眼,过了会儿褚女官才开口:“娘娘这主意原本极好,能使宫中少了怨女,使军中免了旷男。可是还要容臣说一句大胆的话,宫中女子在深宫日久,眼界和原先不一样,纵然娘娘此意本美,但瞧在各人心中是不一样的。”
清瑜面色依旧沉静,赵女官有些担心地看一眼褚女官,正待开口说话时清瑜已经道:“褚尚仪说的很对,既如此,遣嫁一事就无需再提。但宫女放出宫一事是要做的。”
历来新帝登基,都要把宫女放出一些,一来是显得皇帝仁德,二来放出一些宫女也能重新另选女子入宫。但清瑜话里的意思,和原来的是不一样的,赵女官已经道:“娘娘仁德,此主意大好,只是臣等仅是掌礼仪的,此事还请娘娘和尚宫局商议。”
清瑜嗯了声就让宫女去请徐畅过来,听到清瑜就放宫女出宫,徐畅并没感到惊讶,恭敬说出自己的意思,宫女放出本有惯例,照原来的例子做就是。
商量已定徐畅就要告退,清瑜看着她突然想起一个人来:“我记得当年你和周家七姑娘极要好,她嫁到秦家,怎么这回回来我没看见她?是不是她丈夫没有官职她不能入宫?”提到那位周姑娘,徐畅的眉微微一皱才道:“没想到娘娘还记得周妹妹,只是周妹妹命薄,四年前就殁了。”
殁了?清瑜的眉皱起:“是生病还是?”徐畅笑容里有几分苦涩:“周妹妹当日怀着七个月的身孕,不知为何和夫婿起了争执,动了胎气,母子皆亡。为了这件事,周秦两家闹的极不愉快,若非大伯父,”
徐畅把那个大伯父含糊提过:“若非有人中调停,只怕周秦两家当时翻脸。”说着徐畅想起些事情来,旧朝覆灭,可以说秦家这一击也是致命一击,而周家因此覆灭,其实也是当年那件事埋下的种子,可是世间人又怎能算出以后呢?
徐畅的眉头微微皱起,清瑜看着她,知道周秦两家闹成这样并不是她说的这么简单,但清瑜并没细问,只是微点下头:“你先下去吧。”徐畅行礼退下,清瑜的手放在桌上,昨日陈枚还说,想把周家的后人寻找到,再另行封赏,毕竟推崇这样的忠臣对新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是现在有这样的内情,秦家会不会因了旧事继续拦在那里?毕竟立足未稳,还要和这些世家互相依靠。一支手拍上清瑜的肩头:“在想什么这么出神?”清瑜抬头看见丈夫也是皱着眉,起身替他换过衣衫。
陈枚坐到妻子方才坐着的位置,又连喝几杯茶才道:“哎,你后宫事多,朝中事情也不少,今日上朝,我才把周家的事说出,就……”清瑜已经接口:“就有人反对吗?”
陈枚点头:“是啊,说周家一事已有定论,况且那是旧朝的事。”清瑜听完才道:“那秦宰相怎么说?”秦秋此时可谓新朝炙手可热之人,有从龙之功不说,还是百官之首。陈枚握住妻子的手:“秦宰相并没说什么,但我瞧他神色虽平静,但他既不说话,只怕也是不赞成。”
清瑜的下巴微微收了收才把徐畅说的话讲出,陈枚的眉不由扬起,久久没有说话。清瑜过了会儿才缓缓地道:“这件事定有内情,不然儿女亲家闹的不愉快的常见,但为了这么件事就置之死地的很少。”
陈枚把妻子的手紧紧握住,清瑜停了口把头靠在丈夫腿上:“不如我们去细打听打听?”陈枚拍拍妻子的头,嗯了一声就道:“不管打听出什么,寻找周家后人并且追封周远的事情不能改变。”
追封周远重新扶植周家,不仅是尊崇那么简单,更大原因还要显示皇帝的尊严和仁德。至于周秦两家的私人恩怨,这些都阻止不了皇帝的决定。几日之后原因就已查明。当年周姑娘嫁的是秦三公子,两口开头还好,但周姑娘性情活泼,秦夫人却喜欢稳重的,若周姑娘能隐忍倒也好。偏偏周姑娘又是得周夫人疼惜的,难免受了婆婆的气回娘家寻娘哭诉,周夫人心疼爱女,自然会对亲家说几句当视儿媳如女的话。
秦家当时势不如周家,秦夫人被周夫人说了那么几句,心中越发膈应但又不好发作,面上对周姑娘虽多了些疼热,心里如何就天知道了。周姑娘成婚数年,中间虽有过胎孕却都流产,秦夫人着急儿子抱孙子,暗示周姑娘给儿子置通房,周姑娘哪里乐意,不能顶撞婆婆就和丈夫哭诉。
秦三公子虽安慰妻子,可是又抗不住母亲那边的不满,久而久之索性不常在家,只说在院读,落个眼不见为净。后来周姑娘有了身孕,周家自然欢喜。本来是欢欢喜喜过日子,谁知七个月的时候,周姑娘无意中知道自己丈夫竟然宠幸了两个丫鬟,周姑娘怀着孕本就脾气变坏一些,等丈夫回来时候就扭着丈夫大闹。
秦夫人知道了再忍不住骂了周姑娘几句,周姑娘受不得这个气,竟然早产,等周夫人知道消息时候,眼睁睁看着女儿早产生下儿子死在自己面前。
周夫人哭死过去,醒来就叫过贴身服侍的丫鬟问清缘由,登时大怒,要把周姑娘收拾回家,说死也不葬在秦家。这样的举动秦家怎么肯依,先是好言相劝,再是彼此恼怒,你说我教子不严,我说你纵女无方。
闹了个天翻地覆,当时的何太师亲自出面调停才让两家暂停争执,本以为事情熄了,谁知周姑娘的二哥听说,带着人到院把秦三公子痛责一顿,说他身为丈夫护不住妻子,算是个什么男人?周家打了人就扬长而去,秦家知道消息时候,秦三公子已只剩下一口气了,寻医求治后虽活了过来,人却已经瘫在床上连行动都不能够。
还是何太师出来调停,说既然周家死了一个女儿,这秦家瘫了个儿子也只能算双方各不相让,以后这件事就抹过,休要再提。秦秋再心疼儿子既被人以势压住,也只得偃旗息鼓。
陈枚知道了详细,眉皱的更紧,摇头道:“这么件事,也难说谁家对错,公报私仇未免有些过了。”清瑜伸手把他的眉展开些:“不管怎么说,周远将军都是根钉子,秦家只能算顺势而为。”
陈枚嗯了一声:“这我知道,明日早朝我就发诏,寻找周家剩下的人。”接着陈枚又道:“还有件事也该办了,按理,该封皇后父母的,我知道你有心结,但怎么说他也是你爹,不封他的话,全天下都在看着。”
王氏的父母已经得到追封,王氏族人也得到妥当安排,清瑜知道这件事迟早要来,低头不语。陈枚扶住她的肩膀:“其实这件事也很简单,给岳父一个虚衔并无实职,至于林氏……”
清瑜已经抬头打断他:“要封就封我娘,林氏就由她去。”当时不是说名分已定无法更改吗?那么现在就改个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他们夫妻越来越好了。
赵女官的唇张了张,话已到了嘴边,天家威严靠的就是这些体统规矩。可当赵女官抬头看见清瑜的眼,那话不自觉地又咽下去,过了会才道:“娘娘所说甚是,然皇子渐大,宫中总有年轻女子,到时若……”
清瑜并没打断她的话,只是面上含有浅笑看着赵女官,赵女官额头上不觉有汗出来,把下面的话咽下去道:“娘娘既如此说,臣也只有下去再思量思量。”清瑜微一点头就道:“很好,你和褚尚仪尽快商量。”
赵女官行礼退下,走出殿门才松了一口气,此时筱蔷匆匆走出,看见赵女官停步行礼,赵女官含笑应了才问:“你这匆匆忙忙是要往哪里去?”筱蔷瞧一眼殿中才轻声道:“娘娘方才吩咐奴婢,命去和外面服侍的宫女说一声,有几人要进殿内无需通报。”
筱蔷说完就等赵女官的话,可是没有等到筱蔷只得继续道:“尚仪您掌宫中礼仪,这样的事哪里听说过,还是要劝劝娘娘。”赵女官的眼皮这才抬了一下道:“筱蔷,你该知道这已是新朝,咱们这位皇后和别的皇后不一样。”
筱蔷神色变的有些黯然,接着已经低头道:“是,奴婢知道了。”赵尚仪伸手轻拍一下她的肩:“一朝天子还一朝臣呢,更何况这换了新朝,我也是方才才想明白这个道理,咱们这些人,除了能保住自己,也就没别的指望了。”
筱蔷点头又重新行礼:“多谢赵尚仪提点。”赵女官叫她起来也就匆匆走了,筱蔷琢磨着她的话,宫规再森严,说白了不也是对自己这些人吗?皇后要改,做宫人的自然也只有听从。
新改的宫规在三天后就送到清瑜案头,虽然依旧繁琐,但有些已经被改掉了,清瑜仔细看着宫规,褚赵两人站在下方,虽然低眉顺眼但手心里捏了一把汗,更改宫规这么严重的事,两人之前从没想到过,但现在不仅做了,而且还是亲手做的。
想到此,褚女官心里又有一些欢喜,终于上方的清瑜说话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