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
文案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月出》
遥记当时年小,东山脚下,曲溪尽头。
竹林幽歌,蔷薇纷娆,枫红万倾下,唯见青梅红杏小。
一场政变,满门皆诛。浴血城墙,碧泉落殇。
生是鬼,死无魂。
一朝风华初惊人,行舟走马楚云间,筹谋在胸。
曾忆飞鹰博天,朔方草原,沙漠黄土。
金戈铁马,戎楼吹角,烈火燃苍穹,不及独孤儿郎笑。
一局谲波,全族尽灭。血染长河,白骨山头。
天不见,地不闻。
一夕修罗出炼狱,飞鸿旧月惊尘寰,风云骇浪。
苌弘化碧易散,苍壁行书艰难。
唯见长袖善舞,翻手云,覆手雨,寒色遍江山。
天下何家?皇图谁霸?
笑年少竟解忧,求一醉梦斜阳。
见华色成月,谱月出流音:执手连心,红尘共渡;卿须怜我,我亦怜卿。
内容标签:报仇雪恨 天之骄子 青梅竹马
搜索关键字:主角:独孤尚,郗彦,萧少卿,沈伊,夭绍 ┃ 配角: ┃ 其它:名士,江左,胡骑长歌,复仇,守护
卷一.风华初显
☆、序章.风起
作者有话要说: 1.看文留言,精神可嘉。
2.欣赏读者和作者的相互尊重和体谅。
3.不弃坑,不V。
又是秋雨。
东朝,邺都城外。
孤嶂郁郁青青,江浪卷似流云,兰泽山下的官道两旁,枯黄落叶正随着雨丝不断飞扬。
当下时节,并未至深秋,可暮晚烟雨中的那缕寒意已然冷瑟入骨。
时逢城门将闭,行人们夹紧衣袍冒雨急行,心中只盼能及早入城。谁料这日却与往日不同,城门外十里官道上竟无端多出数千名执槊佩剑的宫中禁卫。威武冷俊的将军策骑青骊急驰其间,手臂高举时,身后传令的士兵便有条不紊地将令旗展飞,禁卫们在瞬间沿道一字排开,伫立笔直,手握的槊刀锋刃在渐渐黯淡的暮色下透出森冷的雪亮。
铁甲寒光岿然而动,此等肃杀分明是凡夫俗子难以逾抗的威严,本是着急入城的百姓为之震惊,纷纷避在道旁摒息而立,翘首等待的焦灼中,惶惑揣度着――不知今日是哪位宫中贵人即将出城?
片刻之后,踏踏声果然迤逦传来。百姓们偷偷抬头,望到远处的城墙穹顶下,一辆轩丽高古的王青盖车被数百骏骑环绕驶出。那宝车白马驾四,左右騑。两名内侍立于倚兽较前,身着玄锦斗篷,衣袍间几束丝带在雨雾下缓缓飞逸,顺着晚风的牵引拂过伏鹿轼上时,别有一番曼妙清贵的意味。
“是太子殿下出城!”道旁路人自有见识广博的,惊讶之下脱口呼出,忙收了伞笠,跪地叩首。
其他人这才诚惶诚恐地看到,那车驾锦盖九旒,画降龙,金华蚤二十八枚,繁缨垂地,钩膺玉瓖,锡鸾和铃的音色正悠然飘洒满途。
“太子殿下福泽绵长!”
一时之间,礼叩赞拜声滚滚如浪,乌泱泱俯首的一片中,自是无人察觉有墨蓝衣影从人群中一掠而起。道旁大树枝条茂密,风吹过隙,不见叶落。一双清亮的眼睛藏于浓郁的树荫间,紧紧望向太子的车驾。
太子车驾旁有长御八人,各自手提一盏璀璨的琉璃灯。灯下流苏晃动,火光飘忽,一股暗风猛然吹动王青盖车的落帷,纱幔掀起的刹那,一张稚嫩明秀的面庞清晰落入树上那人的眼眸。
宛若有细微的凉意荡过眼瞳。树枝间那人双目慢慢一阖。
此一阖眼,太子仪驾便从树下迅疾驰过。
当百姓们从惊惶中反应过来时,那夺目的明黄旌旗早已乘风远逝。仪驾既出了城,道旁的禁卫自是如水撤退。经此耽搁,瞑色四合,行人唯恐城门关闭,慌乱中一窝蜂地涌向城墙。
“尔等休急!太子出城时吩咐今日城门迟关半个时辰!有半个时辰!急甚么?急甚么!”守城的将军有着粗犷宏亮的嗓子,一声厉喝,恰如横空惊雷霹在喧嚣吵闹的行人头上。
.
“还是这般的臭脾气。”
城外官道一侧的山丘旁,一老者穿蓑戴笠,驾着辆毫不起眼的皂缯盖车,听到城墙上传来的暴喝,抚须悠然而笑。
想当年自己多番调教,此人的暴躁脾气却至今也不见丝毫起色。
老者眯了眯眼,轻轻叹出口气。离一趟回来,睹人思物,惊觉一别八年,原来风雨依旧。人还是那人,城还是那城。变了的,怕唯有自己一头乌发尽染霜。
“钟叔又在感叹什么呢?”一道蓝烟毫无声息地靠近,含笑的话语间是少年独有的清澈嗓音。话声落时,蓝影亦至车旁,十七八岁的少年面容正如江左山水的隽秀无瑕。
老者只管沉浸于自怜自许的惆怅中,并不作声。
少年不以为意,拂了拂半湿的衣袖,转身朝车厢弯腰道:“少主,偃风探路回来了。”
车中并无人应声,老者这才侧首道:“如何?”
蓝衣少年偃风正是方才匿于树上之人,微笑道:“少主所料果然未错。陛下久病不愈,太子奉命去城外慧方寺祈福。我看过了,车驾里的人是太子本人没错。跟随他一起的左右长御也都是功力深厚的高手。不过那些人喉结突出,阳刚气浓,应该不是宫中的内侍。另外――”他顿了顿,略有迟疑。
老者道:“但言无妨。”
“是,”偃风禀道,“太子随驾侍卫里,有一位额飞凤凰的少年。”
“额飞凤凰?难不成是谢府的小侯爷?”老者沉吟中自然念起一位故人,忍不住扭头望向身后的车壁,轻声道,“公子?谢太傅想必已然有了防备。我们还需派出人手去慧方寺么?”
夜色降临,深暗的天宇凝成广谧如海的幽蓝。车厢里依旧无人应声,只有火光依稀一晃,冉冉染出一片晕黄。
偃风与老者对视一眼,俱不再语,静候于车外。
未几,清风拂起了窗纱的一角。探出车外的那只手异常地优雅漂亮,修长的五指在夜下寒白如冰玉之色,一张薄薄的藤纸正夹在那人两指之间。偃风上前接过,就着昏瞑的光线阅罢,颔首道:“少主放心,偃风这就去慧方寺。”
车厢里灯光又灭。
偃风对老者道:“钟叔,我离开几日,你照顾好少主。”
“自然,”被一小辈这般叮嘱,老者甚没好气地斜眸,“你自己小心,办完事自回云阁。”言罢轻甩长鞭,碎碎踏踏的马蹄声中驾车上路。
风微雨细,前方的青壁城墙越行越近,老者颓唐的神色慢慢敛为刻骨的怔忡。八年前的腥风血雨似乎再次蒙盖眼眸,浓烈的殷红中,墙头上那墨色古字“邺都”似乎正泛起奇异的暗潮。四周夜色已经完全黑透,吹过耳畔的风声愈发空寂冰冷,将老者的思绪也一并吹旋至遥远的记忆。八年非人非鬼的苦痛过后,那一幕幕往事本已缥缈,可在这一瞬间,他竟又格外清楚地记得,曾几何时,那雪白连绵的营帐前,有人大笑,有人弹剑,有人在击鼓长歌,唱道――
白云剑
碧霄鼓
长风横槊
密雨惊镞
流沙吹山御旌旗
荒原雪海遍银甲
墨水冰生白骨
长河落日血舞
青翼凌天
虎啸心魄……
——青翼凌天,虎啸心魄。
老者于袭面而至的风雨间连声冷笑――昔日的万千豪情此刻只能压在那沉沉苍壁下,如今的自己,怎再有凌天的青翼?
他闭上眼眸,随口哼起沉婉怅然曲调,将皂缯盖车摇摇晃晃驶入那座古老巍峨的城门。
夜鸟啼叫声中,守城将军站在高处眺目远方,见数里外再不见路人,下令城门闭。
城门闭上的刹那,夜风骤起,细雨横斜,官道上枯叶漫天翻飞,江潮白浪十丈起。
东朝永贞十二年,于今夜始,秋意渐浓。
☆、多事之秋
邺都城群山环依,大江接临,横看凤翔飞阖,纵成游龙之势。百余年前,东朝萧氏与北朝司马氏划怒江建国后,定都于此,王气天成。
永贞十二年九月初七,时已入夜,邺都的雨雾依旧迷离。
筑于城北的宫城铺迤于明黄灯色下,金阙朱墙,瑰丽如斯。已是数日细雨连绵,宫阙后僖山上的桂子半数残败,秋风隐送间,凋零的香气却是一如既往地馥郁清冷,溢满了整座宫城。
当朝沈太后居住的承庆宫偏殿,女官舜华正沉浸在这样的冷香间,靠着软褥闭目养神。
凉风缕缕,桂香扑鼻,让她疲累一日的心神终于微微松弛。正睡意朦胧间,却有侍女低低唤道:“夫人,太后出了佛堂,在寝殿等你。”
舜华缓缓睁眸,揉了揉额角,自案侧挑了几卷文书,打起精神步入寝殿。
寝殿里窗扇半开,飘动的帷帐间依稀可闻檀香的祥和清淡。沈太后躺在软榻上,榻前红玉珠帘低垂,映照着满殿灯火,流彩嫣然。
舜华将要叩首,沈太后却道:“免了。”
“谢太后。”舜华站直身,拨开珠帘,将折书递上。
“哀家不看了,你捡重要的说说。”沈太后两手间依旧执着念佛用的玛瑙佛珠,仰起头静静望着窗外夜色,面容极是倦累。
舜华在心中顺了顺朝中诸事,禀道:“明妤公主将嫁北朝,都是各地官员上书恭贺的折子。北朝来国书,说来迎娶的使臣已自洛都南下,十日后到达邺都。”
“十日?看来那位北朝的皇帝倒是很着急,”沈太后露出一丝微笑,问道,“荆州那边战事如何?”
“折子上只说我军和南蜀仍相峙于岷江朱堤,里面未写紧急军情,想必没有大变。殷桓将军也不曾再要朝廷添加军饷。”
“殷桓不再要军饷?倒是难得,”太后在清冷的笑声中收了玛瑙佛珠,悠然道,“岷江水汛已至,南方的战事想必是快有结果了。”
舜华素来不爱询问,秀丽的面容柔静似水,年少时毕露锋芒的聪慧如今已随岁月的流逝淡然敛于眼眸深处,垂首道:“恭喜太后。”
“有结果并非必胜,说喜还太早。”
沈太后慢条斯理地敛平衣袖,撑了手臂要自榻上起身,舜华忙放下手中折书,上前将她扶起,言道:“殷将军武功赫赫,战无不胜,人称不世出名将,太后不必过于忧思。”
“不世出的名将?就凭他殷桓?”沈太后的笑声莫名地畅快起来, “即便世人都如此说,你心中也是这么想?”
答案就在嘴边,舜华却是低头不语。
沈太后自然知道此间顾忌为何,笑容在沉默下缓缓消散。她随手在榻旁的博山炉里添了一块香片,青烟袅然升起时,竟让她也依稀想起了当年那位风姿如神的青甲将军,不由在怔思中怅然片刻,轻轻叹了口气:“荆南战事不过一桩。如今明妤出嫁,陛下却仍病卧榻上,正所谓多事之秋,无一件可让人省心的事。文昭殿今晚可来消息?”
舜华道:“御医来过话。陛下昏迷中,仍是无法进食。”
“看来纵是用千金灵药,也不见起色。世上的神医便是如此难求么?”沈太后望着自己身上仍着的礼佛素衣,忧心忡忡的话语低沉迷茫,似乎只是在自言自语,“哀家每日在佛前诚心祷告,今日太子也为了他的父皇去了慧方寺静心礼佛……可红尘中千人万愿,我们的祈求,佛祖何时才会听到?”
“陛下的身体事关东朝社稷、万万人的安康,佛祖定然不会忘了此事,太后放心,”舜华轻声劝慰,“而且方才沈峥从前朝来过,说派去剡郡东山的人已有回信。云濛夫妇虽还在外云游,他们的独子,哦,太后想必还是记得的,就是当年的白云之子云憬,已经回到了剡郡。沈峥亲自书信给他,阿憬也答应近日来邺都。这孩子我看着他长大,自小聪敏,听说如今已尽得他母亲的医术真传。请他为陛下医治,定得佳音。”
“但愿如此。”沈太后慢慢道。
云憬,昔日的白云之子――沈太后在心底默念这个名字时,不防一旁窗扇忽在此刻哗啦大开,冷风夹雨,吹得她一个寒噤。
舜华忙去关了窗扇,回过头时,正见沈太后轻轻拢了拢身上的素衣。一霎间,舜华陡然惊觉,这位叱咤风云素无动容的女子原来也是这样纤细柔弱的双肩,那暗带银丝的披肩长发下,岁月的刻痕是这般地无情沧桑,眼前的太后纵还有惊世的仪容,却早不再是当年初见时那位疑似天人的玉妃。
这样的感慨下舜华未免想得深远,一时黯然。
“奇怪啊,”风雨声被挡在窗外,沈太后环顾殿中,这才觉出异样,“今日承庆宫怎么这般安静?太子去了慧方寺也就罢了,竟也不见七郎那个调皮鬼?”
“这……”舜华欲言又止。
她少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