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商之紧攥锦盒,忽觉胸间窒闷异常。转过头朝玉台的角落望过去,夭绍仍一人站在那里。台下柳枝轻拂,牵动她单薄的裙裾,她孤身面对清池,默默凝望水波流动。暗弱的灯火下,那身影竟是纤弱至此。
.
偏殿,司马豫看完战报,立于窗旁,良久无话。慕容虔却是甚喜,道:“陛下,西北阳武关已夺,金城可望,姚融被逼西郡一隅,东北柔然已与我朝签下盟约,西南羌胡亦忙于内乱,姚融无人可依,待不日夺回金城,姚融便是必败困局。陛下还有何可烦忧的?”
司马豫抬起双目,薄唇微扬,笑意并不舒朗。“确是极好的消息,”他合起战报,扶了扶额,烛光间黑瞳如墨,深邃难测,“朕怕是适才酒饮得太多,又逢好事连番而至,有些失态了。”
他坐于御榻上沉吟一会,又道:“传命去西北,命拓拔轩领军暂守陇右,金城不须急夺,待赵王与车邪攻下斜谷关,三军会师,再一并剿灭姚氏叛逆,如此胜券才大。”
慕容虔闻言却不动,轻轻皱了皱眉。
司马豫道:“怎么?”
“陛下,”慕容虔揖手禀道,“西北战马缺乏,粮草亦两月未按时到达。若不能速战速决,云中屯粮匮乏,鲜卑将士恐怕支撑不过半月。”
司马豫微怒,低声斥道:“苻景略竟还未派粮至西北么?明日朝上朕会亲自提醒他。”
慕容虔看了他一眼,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垂首道:“谢陛下。”
司马豫放下战报,端起茶盏抿了两口。茶汤苦涩,竟是好不容易才咽入喉中。一时之间,又想起件事,言道:“朕前几日听人说,鲜卑部这次之所以能战无不胜,皆赖军中从天而降的一位军师,白衣白发,虽是瞎盲之人,但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却是无所不通,堪称神人。”
“神人?”慕容虔莞尔,“是谁这般谣传?陛下,那军师你幼时自当熟悉的,他是臣的兄长,亦是陛下十四年前的丞相。”
“慕容华?难怪……”司马豫似恍然大悟,笑道,“朕许久不曾见他了。”沉吟片刻,道,“传旨命慕容华回朝,朕在治国军政上有诸多疑难,要求教于他。想当年父皇遗命令他为首辅,亦是叫他终身辅佐朕的意思。朕这要求,不算强人所难吧?”
慕容虔摇头道:“陛下言重了,臣这便让人接兄长回洛都。”
至此,北帝如释重负,君臣二人再至殿外,说了西北战报的喜讯。诸人闻之恭贺不迭,玉台上又是一片欢声笑语、觥筹交错。
夭绍归座后,望见商之手边的锦盒,想到方才她转头时恍惚是看到裴萦与他在一处说话,心念一动,一时的喜极仿佛是身置云霄间,轻声问道:“那……是血苍玉么?”
商之怔了一下,点点头:“是。”
“我……我看看。”她虽勉力克制着激荡的情绪,声音却还是止不住地颤抖。伸手将要拿过锦盒,不料商之却忽然将锦盒按住。夭绍抬起头,身旁宫灯明亮,两人距离又如此之近,她看得清楚,他的面色比之先前大有异常,竟透着些许青白,连那双一贯清冷刚毅的凤目,此刻也凄茫黯沉了几分。
“怎么了?”她看着他,心底隐约生出一种不详的预感,眸间渐起忐忑无所依的慌乱,“是不是……”
“不是!”商之将视线瞥过一侧,淡淡笑了笑,“宴上就不必看了罢,明日路上再看,好么?”
“……好。”夭绍慢慢掉开视线,望着面前杯盏,神色怔忡。
商之忽有些不忍:“夭绍。”
“嗯?”她回首,目光明亮,期翼地看着他。
他却一时什么话也不说,只轻轻握住她放在锦盒上、一直在发颤的手。肌肤相触,才知彼此的手掌都是一般的冰凉。两人对望着,夭绍眸中的光亮慢慢暗淡,却仍紧盯着他,最后一丝光泽沉淀在她眸底,固执不消。
商之抿了抿唇,低声道:“血苍玉只剩下了一枚。不过你放心,雪魂花仍能救活,只是药效减弱……只要阿彦戒了他现在吃的药散,或能……再活数年。”他握紧她沁满冷汗的手心,又道:“事情并未至绝境,至明年初春,燕然山的雪魂花定然再生了,我们还有希望……”言至此处,忽觉不对,望着面前少女刹那苍白如雪的面庞,急道:“夭绍,你听见我说话么?”
夭绍不语,看着他,目光懵然,仿佛大梦初醒。
“……听到了。”她轻轻点头,唇一张一合,却未吐出任何声音。只稍稍清醒,便觉心中的绝望已近撕毁人生的悲怆,而自己的身体更似自九天直直坠落般,顷刻间摔得骨骸四散、支离破碎,再不存一丝气力。
阿彦,九年寻药,生死茫茫,期望、失望、而后绝望……不断轮回,不断折磨――你原来都是这般忍过的么?
她忽地轻笑,幽然道:“希望?还能再希望么?”转眸望着锦盒,目光寒冷厌世,再无素日的光彩清澈。商之眼睁睁望着她一瞬偏执至此,仿佛一霎那,便是沧海桑田、紫陌红尘。看了她良久,将她的手松开,苦笑道:“如果连你都绝望至此,还有谁能鼓励阿彦,令他再生活着的期翼?”
夭绍凛然一惊,慢慢扬起脸。商之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字道:“他此刻要的,绝不是你带着绝望与悲痛回去。若你还能欢笑快乐,他即便病入膏肓,亦不舍离世。”他微笑道:“那样,我们便还有希望。”
夭绍却无法再笑出,只觉目中酸涩难忍。她微微低下头去,双目一垂,泪水扑簌而落。
商之轻叹:“这是宴上。”夭绍亦感觉周侧有探究的目光朝二人看来,忙侧过身,拭干眼泪,垂首握着杯盏,轻轻道:“尚,谢谢你。”耳畔,晚风吹过,他只低低叹了口气,却没有再说一句话。
事已至此,自己又能如何――夜色愈浓,圆月西移,银光照入杯中,澄澄然一如她此刻的心境。
.
宴后,夭绍随明妤回紫辰殿。沐浴罢,见明妤寝殿灯火仍盛,想了想,轻步走了进去。明妤晚妆清丽,正阖目倚在长榻上,自东朝随嫁来的两名侍女侍奉在旁,见夭绍来,轻声笑道:“郡主来了,晚宴闹了这么长时间,你竟不累么?”
夭绍道:“不累,想和阿姐说说话。阿姐睡着了?”
侍女们掩嘴一笑:“没呢。”
那边明妤也已睁开眼,含笑望着她:“我便知你今夜一定要找我说话,一直等你呢。”言罢指了指榻边矮凳,让她坐下,又嘱咐两侍女道:“去前朝看看,陛下休息了没?若没休息,黎公公如今不在,叮嘱前朝的人多熬些醒酒养神的茶汤。”
“是。”侍女领命去了。
明妤拉着夭绍的手,笑道:“如何?你想和我说什么?”
夭绍笑着摇摇头:“本想问阿姐如今过得如何,但看方才阿姐的叮嘱,便不用问了。夫妻之间举案齐眉,如此体贴周到,想来平时北帝对阿姐也是极好的。”
明妤轻轻一笑,不置是否,言道:“你若没话问我,我却有话要问你。”说着审视夭绍的眉眼,见她双眸依旧微微泛红,柔声道:“你和云中王,是不是已私下定情了?”
“什么?!”夭绍满脸通红,一时手足无措,解释道,“我和他只是……只是知已好友,阿姐莫要胡说!”
明妤看着她竭力辩驳的紧张神情,目光略动,不知何想。过了一会儿,见夭绍面色红晕已褪,眸中却渐渐透出几分伤愁,心中不禁暗暗叹气。说道:“我误会不误会不要紧,但怕别人误会……北朝朝事正是晦深莫测的时候,你此时入宫,只怕陛下用意并不简单。若真的牵扯到相关利害关系,我却担心自己不能保护好你。”
夭绍淡淡一笑:“这个阿姐倒不必担心,我明日便能回江左了。”
明妤怔了怔:“如何得回?”
夭绍道:“竺法大师正在邙山白马寺,婆婆有命我回江左的急旨给他。若他明日携旨来请我回东朝,北帝断无扣人于洛都的道理。”
“如此……”明妤想了想,蹙眉道,“太后又为何会在此时来旨要你回朝?”
“此事一言难尽。”夭绍叹了口气,便向明妤说了沈太后重病、敬公公乔装至北朝传旨一事。
明妤听闻敬公公起初被慕容子野无辜押入牢狱,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伸指戳了戳夭绍的额角,数落道:“太后一向最为宠爱你,如今病重,你不日日侍奉在旁也就罢了,竟关押敬公公一行人,真是……”见夭绍脸上亦有惭愧担忧之意,斥责之词终究没说出口,转而言道,“我却当真不知,若非云中王,这北朝有什么吸引你的,能让你半年不回江左?”
问到此处,夭绍笑了笑,脸色微微发白,低下头去,却不肯再言语了。
“罢了,”明妤素知她的执拗,收了口,缓缓自榻上起身,言道,“你既明日出宫,我连夜写封家书,劳你带给我父王。”
“好。”夭绍站起搀扶住她,望着她还未隆起的腹部,脑中忽想起苻子绯昨夜的病容,不禁低低叹了口气。
明妤瞥她一眼:“还有何事忧愁?”
夭绍心下黯然,却又不愿在明妤面前流露太多伤感,勉强笑了笑,道:“我却是懊悔,不能守在宫里看我小侄子出世了。”
明妤微笑垂首,手掌轻抚腹部,柔声道:“总有一日会再见的。”
.
次日朝后,司马豫正与裴行等人在文华殿议事,一时有内侍通传,东朝竺法大师手执沈太后懿旨于宫外求见。
“竺法大师?”来者甚为不速,司马豫心起疑惑。然东朝慧方寺主持竺法、北朝白马寺主持竺深,此二人圣名满天下,不仅义理精深、悲天悯人,更因俗身皆出自两朝皇室,尊贵无比,天下无人敢待之不敬。更何况如今竺法携沈太后懿旨而至,虽来得鲁莽,司马豫却也无法怠慢,忙命内侍传竺法入前朝,避退群臣,自换了朝服,于文华殿正殿等候竺法。
不多时,日色下遥见缁衣飘飘,一僧人缓步行在汉玉宫道上,身姿清绝脱俗。竺法与竺深虽为同辈师兄弟,却比竺深要年轻许多,颚下美髯低垂,眉清目秀,周身气度旷达,甚得东朝山水之灵毓。
竺法慢步入殿,合十而礼:“东朝竺法见过陛下。”
“大师请起,”司马豫扬手虚托,道,“赐座。”
竺法不比竺深宝相庄严,行止尔雅斯文,然言词随性,却有江左名士的风范。此刻含笑婉拒道:“老僧为人所托而来,帝王贵胄之地,不便久留。只是我朝沈太后懿旨,须得老僧转交明嘉郡主。听闻郡主昨夜入宫,老僧莽撞寻到此处,未曾按朝礼觐见,还请陛下恕罪。不知陛下能否为老僧宣出郡主?老僧自于殿外等候。”言罢,便要转身出殿。
“大师留步,”司马豫唤住他,“朕素日亦研究佛家义理,今日若能听大师亲自讲解佛经精妙,便是一刻,亦是受益无穷。大师请殿中坐。”说罢,转顾身旁内侍:“速去紫辰殿传明嘉郡主。”
“是。”内侍疾步出殿。
竺法微笑道:“陛下贵为万民之主,闲暇能修佛学义理,诚属不易。”言罢,欣然在御案下首落座,与司马豫讲解佛道,言词殷殷谦和,不过一刻,便让司马豫深觉佛法无边。
正听竺法说到深刻玄妙处,内侍通传明嘉郡主宣至。司马豫遗憾道:“稍后再请教大师。”便传夭绍入殿。
夭绍趋步至殿中,拜过司马豫,又对竺法欠身一礼,微笑道:“大师别来无恙。”
“郡主有礼,”竺法浅笑颔首,将带来的懿旨递出,“此乃沈太后的旨意,郡主看看罢。”
“是。”夭绍肃容接过,看罢脸上笑意尽去,眉目之间满是忧虑。踌躇片刻,转身朝司马豫深深一礼,轻声道:“陛下,明嘉想请辞回东朝。”
司马豫皱眉道:“何事?”
夭绍将懿旨呈上御案:“太后病重,宣明嘉南下榻边侍奉。”
“如此……”司马豫望过卷帛上的字迹,目光落在最后章印处,半晌方慢慢启唇,“你准备何时启程?”
夭绍道:“太后旨上令我见谕即回,明嘉不敢懈怠,想立刻启程南归。”
司马豫手指敲击御案,斟酌良久,才道:“我朝如今战火频频,郡主南去一路恐有危虞。朕派禁军百人护送郡主南归罢。”
夭绍看了看他,心中虽是无奈,却不得不点头应下:“多谢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独步江左的郗公子彦就要出场了……
其实此人并未消失几章,不过因为我缓慢的更新速度,的确好像几个月没有见到此人了,汗颜……
=====
本来想说下周日继续更新的,不过过几天好像中秋啊,中秋加更吧:)
☆、明泉山庄
午后车马齐备,夭绍于昭庆门前与明妤辞别。姐妹再见,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