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祝大家中秋快乐!
☆、江河无限清愁
谢粲自至北府营,初时归于阮朝麾下,跟随他数度水战,少年意气正盛,冲锋陷阵从无退缩,又兼他天生神力,一张长御弓可逆风杀敌百丈外,令对岸的荆州将士莫不闻之骇然。如此战功不怠,又有冷面热心的阮朝对他教诲不倦,一月下来斩获颇丰。在水寨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四月二十二日,郗彦却将谢粲调回,遣其与钟晔共掌陆寨,钟晔为主,谢粲为辅,旗下除三千风云骑外,另有原郗峤之部下的两万北府悍卒。
北府旧部身经百战、历经沧桑,向来唯郗氏嫡脉马首是瞻,如今谢粲初来乍到,又是仅十五六岁的少年郎,自是无人买账。谢粲自忖从军之后功劳甚伟,心中骄傲,虽不至于趾高气扬,但也自视甚高,然至钟晔军中呆了不过两日,竟受尽冷遇白眼,却是之前在江州军及北府水寨中从未遇到的。一时心中怒气难平,闯入钟晔帐中,嚷嚷着要调回江州军营。
钟晔明白他的心思,抚须而笑,亦不多语,只让亲兵抱来一个硕大木箱,其间放满竹册,令谢粲取过阅览。
谢粲狐疑,拾起竹简,只看了一卷,便冷汗涔涔。这才知道,九年前北府旧部饱受朝廷忌讳的功高震主之虞是从何而来,原来眼前营中任挑出一位偏将,其战功赫赫皆可彪炳史册。自己从军后这些所谓战功与之相比,恰如萤火微光争与日月之明,根本不值一提。
放下书简,当下心中既是敬慕,又是惶然,只觉自己这个前将军之位实在得来有愧,更莫提有与钟晔同掌北府旧部的资格,转身便要去请辞郗彦,钟晔却止住他,道:“前将军之位为陛下封赐,掌北府兵一职为元帅军令,不管你是否力不从心,亦或是忐忑愧然之类的说辞,怕都不是推诿的借口。谢将军若无更好的理由,还是别白走一趟了,免得还落个违逆圣意、不从军令的罪名。”
谢粲闻言无奈,只得勉强放平心境,从此谦虚礼待营中任何一人,闲暇时更是不顾侯爷之尊,与众人一起喝酒、一处吃肉,请教诸将行军布阵之法,再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偶尔也会听老将们说起前事,只寥寥数言,便令他感慨丛生。再有十四年前安风津之战,众人不愿多提,只对他道当时郗峤之与萧璋如何布署应敌,一字不说当时的战况,却也听得他全身气血俱要沸腾而出的振奋。
四月二十五日,迟空与丑奴颠簸满程,终至江夏。萧少卿与郗彦那日正于萧璋官邸禀述军务,晚膳前得云阁传信,二人忙赶至采衣楼,只见迟空二人正在用膳食,狼吞虎咽,吃相甚是不雅。偃风站在一旁,不住说:“慢些吃,还有呢。”
听闻有人上楼的脚步声,迟空立即放下碗箸回望,见是萧少卿与郗彦联袂而至,忙起身迎上,至萧少卿面前俯首,低声道:“师兄。”
萧少卿打量他一身褴褛衣裳,微微皱眉:“竟如此狼狈,流浪回来的么?”又瞥一眼一旁仍在专心膳食的丑奴,摇头笑了笑,“还连累人家女孩儿与你一起受苦?师父没有给过你云阁的玉令么?”
迟空神情窘迫,低着头不做声。
偃风上前见过郗彦,说道:“其实没有玉令也无碍的,郡主已通知各地云阁一路照看,只不过……尉迟公子大概误会云阁剑士要将他们捉回洛都,因此路上都不曾投靠云阁,途中还莫名打了几架,各地主事也都无奈。自函谷关起我本一直跟着他们,但过了襄江后却突然不见他们的行踪,也是入了江夏城才重新遇到,这才带他们来采衣楼的。”
萧少卿闻言再看看迟空,悠然一笑:“许久不见,师弟你愈发精明了,能摆脱云阁眼线的人,天底下还真不多。”
此话意味深长,迟空何尝听不出,尴尬不已:“我本不曾多疑,是丑奴……”
“我什么?”埋头米饭肉脯间的丑奴终于抬起头,无辜望向这边。迟空看她一眼,目光冷淡,嘴上却不再多说。丑奴至此才看见萧少卿身旁那袭云淡风轻的青袍,低呼了一声,小脸放光,丢下手中的碗,快步跑过来,笑容依旧盈盈然不知哀愁,道:“澜辰哥哥,终于见到你了!”大起胆子,拉住郗彦的手,垂首轻轻道,“你知不知道,我一路走得好辛苦啊。”
郗彦微微笑道:“平安便好。”不动声色将手抽出,嘱咐偃风,“去找两套干净的衣裳,先带他们沐浴去罢。”
“是。”
偃风领着二人欲行,丑奴却望着郗彦依依不舍,再看一眼远处食案,喃喃:“我还没吃完……”
郗彦还未言语,一旁迟空蓦地冷冷出声:“饿死鬼投胎么!”眉目之寒似涌冰流,看也不看丑奴,拂袖转身,快步离去。
丑奴怔在当地,茫然看着迟空的背影。片刻,飞速瞟一眼郗彦,低声道:“那……我洗干净了再来吃罢。”说完,匆匆追上迟空,言词小心,柔声细语,竟是再不敢得罪于他。
萧少卿目送那二人一前一后拐过楼梯,又转眸看看郗彦,唇角微扬,似笑非笑。郗彦容色如常淡静,温和道:“郡王取笑够了么?”
“我何曾取笑你?”萧少卿神情端肃,然眸中却是如何也忍不住的笑意,“我又为何要取笑你?”言罢,轻轻喟叹一声,莞尔摇头,转过身,自走去一旁雅室。
.
采衣阁仆役至雅室燃了灯,送上酒膳,将一根细竹管呈给郗彦:“刚自洛都来的。”
郗彦点点头:“下去吧。”仆役闭门退下。
萧少卿见郗彦于灯下看着密函,亦不打扰,自去栏杆前挑起帷幔,俯望江夏城夜幕下寂静的街道,沉默长久。待听闻身后那人自斟酒水的细流哗然声,方回首道:“阿彦,有一事我甚怀疑――迟空南下的行踪,真的避开了云阁剑士的视线?”
郗彦笑了笑:“郡王火眼金睛,何事能瞒过你。”他垂首饮了一口酒,续道,“迟空既不愿投身云阁,我也无须强人所难。何况尚信中道长孙伦超已派武士南下接回长孙静,迟空带着她离开洛都正是时候,而且一路上云阁的人忙着布障眼法,确实没有心思多顾那两个孩子。迟空灵活机变,带着长孙静尽走山野荒路,正能避开南柔然遣往诸城池拦截的细作视线。”
“原来如此,”萧少卿了然一笑,至案边坐下,忽叹息道,“长孙伦超此刻必然后悔莫及,当初听信师父之言,放任长孙静逃入北朝投奔你,却是大错特错。”
“或许吧,”郗彦言词淡淡,“我们亦没有多留长孙静的意图,待鲜卑困局得脱,便让人送回她。”
萧少卿看着他微笑:“只怕小姑娘到时却舍不得。”
郗彦置若罔闻,垂眸,斟满一杯酒,递给萧少卿,言道:“迟空来得也正及时,他生为荆州人,又久随华伯父身边,正可在荆州山川地势、殷桓治军布署上为我提点三分。”
“他提点你?”萧少卿扬眉,摇了摇酒盏,道,“可别折煞他了。”
郗彦轻笑不言,手指微动,将案侧密函推至他面前。萧少卿放下酒盏,翻开阅罢,半晌无声。
“拓拔轩的胜报终于抵达洛都,姚融之败本指日可待,可洛都朝廷却称此前姚融已递上再度臣服司马氏的降书……倒是将鲜卑又逼入一个尴尬境地了,”萧少卿低低言道,连叹数声,似满满的无奈,“如今北帝令尚回洛都述职,沿途遍布雍州府兵,与当年召回独孤伯父的手段还真是如出一辙。”
他冷冷一笑,扬手将密函送入烛火间燃尽,看着坠落残烬中袅然不绝的黑烟,若有所思:“如此咄咄逼人,看来此局已死,尚也再无顾忌了。”
郗彦默默喝酒,一时不语。萧少卿蓦然也想起什么,面色一白,手指顷刻冰凉。“只是阿姐还在北朝。”他低声苦笑,五指狠握住酒盏,清透的目色霎那沉落,心中瞬时是冰火双重煎熬――却不曾想,原来整个局中,将来要夹在两边最过为难的,竟是自己。
郗彦看着他褪尽颜色的面庞,轻叹道:“这正是我担心的。若连你都这般难忍明妤公主日后困局,那以湘东王爱女心切,怕绝不会坐看司马氏就此倾覆。而朝中沈太后――”
他止住言词,顿了良久,才缓缓道:“如北朝真的乱起来,只要鲜卑一旦占据上风,司马豫定会求援邺都,东朝怕难逃其间纠葛。”他低眸,唇边轻扬,笑意却不知是苦涩还是庆幸,“若非我命不久矣,将来怕势必要与自家兄弟沙场相见……”
“哪个兄弟?”萧少卿忽问道,声音淡凉,抬眸望着面前的人。
郗彦怔了怔,与他对望一刻,移开目光。
室中静默,而后再无人出声,一杯杯酒水无声入口,灼烧咽喉,攫住心脏,沉懑胸前生出令人窒息的难耐――事情发展至此,皆非二人所愿,也才发现,原来天下所趋、大道所往,远非人力可驭。杌陧生平,孰可强求?
.
是夜,安置好丑奴的住处,迟空暂随萧少卿至军中。丑奴送行时,望着已骑在马背上的三人,小脸沮丧,目中水雾充盈,似马上就要哭出来,拽住迟空的马鞭不肯松手:“你说过不丢下我一个人的。”
迟空涨红了脸:“那是路上。”想要抽出马鞭,又恐划破丑奴的手,皱着眉道,“快放开!”
丑奴紧握马鞭不放,回眸偷偷看一眼郗彦,又迅速垂眸,轻声道:“你说带我去澜辰哥哥营中的,此刻没到营中,便还在路上。”
“他便在这里,你何不自己求他!”迟空面色一冷,扔下马鞭,扬手折了道旁一根细柳枝,重重挥下,夺然而出。
“呵,脾气不小,”萧少卿看着盛怒离去的迟空,又瞥一眼愣愣驻足原地的丑奴,于马背上略略垂首,望着她微笑,“长孙姑娘,你是一个人在这里怕寂寞么?”
“啊?”丑奴恍恍惚惚抬头。一夜下来,她至此刻才瞧清萧少卿的面容,冷月清光下含笑的面容竟如此俊美,眉目虽有冷峻之意,然唇边含笑,既无迟空故作矜持的冷漠,亦无郗彦拒人千里的冰寒,银袍玉带,灯火辉映间的神采比夜月更耀人双目。
东朝的男子原都是这般惊人的风华么?丑奴被他看着微有羞怯,点点头道:“嗯,是。”
萧少卿温言道:“这样吧,我认识一个与你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让她明天来采衣楼陪你,如何?”
丑奴紧紧攥着衣角,踌躇不语,看向郗彦。郗彦看着眼前这个尚不及马匹高的小姑娘,目光虽一如既往的明亮动人,但面容疲倦,却是无法遮掩。想她一路奔波来到江夏,途中艰辛怕是这位养尊处优的柔然小郡主从未能预料到的。思绪略略飘飞,忽想起东朝至燕然山万里迢迢,刀光剑影、风霜满途,那紫衣温柔的女子陪伴自己身旁,亦是从无怨悔,从无退缩,一路温存体贴,即便是最辛苦艰难的时候,也不曾见她失去微笑与希望。
念及此处,坚如冰石的心似被什么重重一击,不可自抑地柔软起来,却也不知是怎样的情绪,似思念至极,又似惘然隔世。郗彦低头看了看丑奴,一时不自觉放轻声音,道:“你先歇于此处,我有空会来采衣楼看你。”
“好,”丑奴终于展颜欢笑,抹了抹眼角湿润,上前一步望定他,“你莫要忘了。”
郗彦却被那清亮的目光刺得一痛,清醒过来,追悔莫及,忙掉开视线,挥鞭离去。
.
翌日,萧少卿与郗彦听迟空说了对殷桓诸营布署所知,商讨至晚,拟了几条计策,谏与萧璋。折书送达江夏,未过两个时辰便批复下来。萧少卿与郗彦当下奉命调军,前者于夏口之南白潼浅滩再布三座水门,后者将赤水津防线往西南再拓三十里,东西水陆并行,其间六座水门首尾相连逾五十里,案上陆寨相应而动,仍沿西山结营,篝火相接,旗仗不绝。
夭绍至北府营当夜,正逢陆寨军队调遣忙乱之时。谢粲领一万悍卒扎营中军左侧,虽是最早安置妥当的,但在四面马蹄疾驰、车轮滚动的杂吵声中,夜色仍无宁静。直至子时过后,四周方慢慢寂静下来,仅西山从谷中不断传出树木裂断之声,似有人在不住砍伐。
夭绍于谢粲帐中简单擦洗过,换了一身干净的男装,走出帐外,望向中军方向,略思了一会,转身问一旁亲卫:“何处可做膳食?”
那亲卫讶异了一下,笑道:“公子要吃什么,我让人送来便是。”
“不必,”夭绍笑了笑,“我想亲手做。”
亲卫闻言盯着她看了几眼,方道:“军中膳食是粗糙了些,公子想来出身尊贵,大概是吃不下。”指着西北一个方向,“直走那边,逾半里左右,篝火盛处便是军中烧灶所在。”又从腰间解下一面令牌,“谢将军正在后方为公子扎帐篷,营中军规森严,公子不可随意走动。此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