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不,不要这样。韩瑞微微一退避开他伸来的手掌,低低道:“二伯,你杀了我罢。当初你救了我,如今我背叛了你,杀我,也是应该。”
“死就能了结一切恩怨么?”殷桓冷冷看着他,“我若真要杀你,当初你给郗彦通风报信时便早已死了!还能等着你毁我粮草么?”吸一口气,轻轻发笑:“你当真以为你的命是如何了得,一死就能抵偿所有?即便你父亲当初被害有我之过,我对你九年悉心抚育,也算是弥补他了罢?即便你今日一命还我,你我之间或就此恩怨两清了,那么湘儿呢?你欠她的又该如何还!”
韩瑞发怔,死灰一般的右目似被强光刺入,不堪一击地,放任悲伤之意溢满眸中。
殷桓恨道:“你若真拿我当杀父仇人,就不该靠近她,更不该招惹她!”
“我……”韩瑞面容发青,颤抖着唇,说不出是尴尬还是愧疚,亦或只是萦绕不去的思念和纠葛,让他在锥心刺骨的痛楚下,无言以对。
上天从未给过他选择或者逃避的机会,于此事上,他也从无一刻能够想明白,既是那样生死不容的仇恨,又为何能生出那样欲断不断的爱意?
他轻轻闭眸,无奈而又惶然。殷湘秀丽的面庞掠过脑海,眼前沉浮着过往一切,爱恨交加的滋味,竟从未有一刻似眼下这般清晰。
初见时,他被殷桓牵着手,跌跌撞撞跟着他的步伐,来到江陵城中刺史府前。那明眸皓齿的女孩站在她母亲身边,小小年纪着一身绯红的铠甲,发髻上系着冰丝织成的绛色发带,火一般鲜艳刺目的颜色下,冷冷透着几缕寒芒。
正如那女孩的性情,面孔冰冷,眼眸却刚烈似火。
她母亲循循善诱让她叫他“瑞哥哥”,她却盯着他,半晌轻轻启唇,吐字清晰明了:“韩瑞。”
他也无一丝慌乱、惊愕、无措的情绪,神情淡淡的,如水明澹的目光静静注视了她一刻,微笑:“湘妹妹。”
“我只拿你当妹妹。”
新婚那夜,他执着酒盏微笑,一贯地潇洒倜傥。新妇端坐案旁,娇美如花,神情羞涩而又不安。他端详她良久,最终却叹了口气,轻轻淡淡道出那句话。新妇绯红如霞的面庞蓦地雪白,抬眸望着他,目光寒如霜剑。
他却仍是那样淡若清风的笑容,轻轻抚摸她的发,低声道:“湘妹妹,抱歉――”
“韩瑞!”新妇终于目中溅泪,手指紧攥,指尖掐入掌心,受伤流下的血丝渗入火红裙裾,添上几道暗深的斑影。
“我知道了。”她咬着唇一笑,既无怒斥,亦无怀恨,面色平静下来,轻轻站起身,自回内室中。
他目送她离开,怔愣片刻,慢慢将盏中酒汁一饮而尽,而后淡然转过头,看着那一夜寥落而又清冷的月光,直到天色发白。
整整九年,虽朝夕相对,他却从不曾靠近过她,更不谈招惹她。他小心翼翼保持着二人相处的距离,风清云淡地维系兄妹之情,然而即便如此,命运却还是没有放过二人,当有一日他发觉那女子如火的眸中流露的炙热温柔之意,才开始惶然。
转身欲逃,却为时晚矣。
石洞中沉寂良久,殷桓耐心等着韩瑞急促的呼吸渐转沉缓,冷冷问道:“上个月湘儿曾带人来想救你出去,你知道么?”
韩瑞沉默,半晌才道:“她……那一夜似乎受了伤,伤势如何了?”
“放心,还没死,不过也快了,”殷桓言词利落,欣赏着韩瑞一霎僵直的目光、苍白的面孔,心头略生快意,“她是为你才病入膏肓,如今甚至还拿这剩下的半条命威胁我,让我放你出去。”殷桓目色有过片刻苍凉,轻声道:“她待你情深如此,你们也有夫妻之名,你扪心自问,如今你真能与殷氏一刀两断、再无瓜葛么?”
韩瑞不语,胸口窒闷却再度逼入喉中,低头,忍不住又吐出一口血来。
殷桓却施施然站起身,如释重负般,淡淡道:“话尽于此,你私藏我百万石的粮草,如今该告诉我囤于何地了罢?”
韩瑞闻言,忍不住轻声一笑。殷桓怔忡之下,韩瑞抚着胸口,虽喘息不住,却仍放声笑起来。殷桓冷冷看着他,韩瑞笑过良久,筋疲力尽,仰卧地上,凝望着暗沉沉的洞穴顶端,缓声道:“我不曾骗你,那百万石粮草,三个月前就已付之一炬了。”
“混账!”殷桓忿然瞠目,拎起他的衣襟,一时杀意横生。
韩瑞笑了笑,轻轻闭上右眸,神情极度平和,慢慢开口道:“不过我有一计,可助二伯再得一月粮饷。若我猜测不错,只要熬过这个月,怒江于梅雨之季水势激涨,二伯控制上游,迟早可长驱东进,剑指邺都,是不是?”
殷桓不语,手指却缓缓松开,居高临下望着躺在地上的气若游丝的韩瑞,目中再无分毫温度,一字一字道:“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
翌日清晨,江陵一带飞雨未歇,水珠哗然有转盛之势。天色微微亮时,殷桓亲信副将苏汶在官署接到前线战报,想着自己也有事与殷桓商议,便亲自来了趟贺阳侯府。刚至侯府偏门下马,一辆马车忽自西侧急速驶来,溅得他一身污水。正要喝骂,那马车却也在偏门前停下,车门打开,一着淡蓝长袍、面容清瘦的年轻男子走下车来,在轩昂的府邸前静立片刻,慢慢踏上石阶。
苏汶望见来人的面容,心中虽惊疑,但也不敢慢待,堆起满脸笑意,揖手行礼:“韩公子回府了。”
韩瑞点了点头,并不与他寒暄,只轻声询问府中迎来的家老:“湘君在何处?”
“凤鸣轩,韩公子快去看看吧,唉……”家老不住叹息,递给他一柄竹伞。
韩瑞执过伞,衣袂携风,直往内庭。苏汶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想了顷刻,方整了整衣冠,由家老引去书房见殷桓。
殷桓正在檐下行气练功,淅沥雨水将满庭花草湿润得清澈,映衬着殷桓的面容,也显出不同往日的爽朗精神。
苏汶笑道:“侯爷气色不错,想来昨夜睡得甚好。”
殷桓缓缓收了内力,神清气闲:“在江陵可听不到百里外的兵戈争伐,一入夜满城清静,如何睡不好?”接过侍女递来的丝帕擦了擦脸,目光一转,看着苏汶手里捏着的战报,“说罢,前线是吃了败仗,还是小胜?”
苏汶强颜笑道:“为何就不能是大胜?”
“此时正是他们滋扰生事、让我不得安宁的时候,即使战,意也不在胜败,而是不能让乌林众军休养生息,”殷桓目光犀利,一瞥苏汶的脸色,冷道,“败了?”
“是,”苏汶将战报递上去,低声道,“小败。五月初九,萧少卿趁江上雾起,率兵绕过乌林水寨夜袭汉阳,军中防备不及,死了三千,伤近五千。”
“萧少卿――”殷桓笑了笑,却无怒意,目中不掩赞赏,“此子确是天生将才,奇谋诡计用之不竭,百年难得一遇。可惜……”
可惜如此俊秀人才,却等不到他人生鼎盛之时。
不出数月,迟早会败于我手。
殷桓目光在战报上来回流览几遍,掷回给苏汶,言道:“传命前线,诸军砺兵秣马,坚守不战。以一万水师掩江佯动,足以应付对岸的骚扰。”
“是,”苏汶跟在殷桓身后步入书房,轻声道,“还有粮草一事。前往南蜀和交越的使者昨夜都已回来了。南蜀自顾不暇,交越则称刚与东朝定下盟约,于支援粮草之事上爱莫能助。我另求人外购粮草,但天下货殖皆由云阁把持,富商大贾俱恐市廛骤变,祸及自己,无人敢贩粟至荆州。此前前线粮草再度告急,我算了算,荆州各处囤粮,恐怕支撑不过半月……”
以往每每提及总让殷桓头疼的粮草一事,今日再闻,却不能损及他半分心情。他坐于书案后,看着案上地图,沉思半晌,忽而一笑。
苏汶只觉这笑容实在来得诡异,忍不住道:“侯爷?”
殷桓扬手止住他的疑问,道:“你带江陵守军两万精兵,挂豫州军旗帜,即日启程,去上庸关取粮草。”
“何处?”苏汶骤闻地名,愕然一愣。
“上庸!”殷桓笑意深远,手按北朝南疆,“中原早已大乱,北帝眼中只有西北,无暇兼顾南疆诸州。上庸关以往为防东朝战事,囤粮上千万石,足以应付我荆州军数年所需了。那里守兵不足两千,梁州府兵如今也已尽去中原战场,你取上庸关,如探囊取物。至于挂豫州军的旗帜――”
他话语蓦地一止,苏汶却很明白,道:“是要嫁祸萧子瑜,并使两朝生隙?”
“也不尽然,”殷桓摇头,慢慢道,“据邺都谍报,如今苻子徵周旋朝中诸臣之间,正是北帝有求于东朝的时候,何况萧璋有云阁鼎助,并不缺粮草,这等劣拙伎俩,瞒不过两朝那些火眼金睛的老狐狸,矛头迟早还是对向我们。”
苏汶不解道:“依侯爷的意思,如此假以豫州军名义行事,不是多此一举么?”
“当然不!”殷桓断然道,“北帝纵使恼怒,一时鞭长莫及,只能忍耐不发。只不过在怒江对面,有一人却绝不能容忍被人嫁祸的恶气,以他莽撞暴燥的脾性,听说此消息必然北上阻你南归,断我粮道。”
苏汶心知肚明,殷桓所说之人定是萧子瑜无疑。只是粮草若被截,此行又有何意义?苏汶思量片刻,垂首抱揖:“属下糊涂,还请侯爷明示。”
殷桓指尖游移战图上,言道:“你即刻出发至上庸,夺得粮草后,谴五千精兵快马送回江陵,再率剩余人马,绕道新城另择南下道路。若我所料不错,萧子瑜北上的路线定是沿襄江直奔樊城,你于荆山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必能大败豫州军。”
苏汶闻言连连颔首,奉承道:“侯爷果然妙计,萧子瑜如一怒北上,石阳防线定然中空,却是侯爷乘虚东进的机遇到了。”
殷桓冷冷笑道:“这条妙计可不是本侯想的。”他抬起头,目望窗外,漆黑冰冷的眼神似要将乌云密布的天宇看出一个窟窿来,面容残忍,话语却无尽慈蔼地:“有人给我献了这条瓮中成鳖计策,那我便如他所愿,将计就计,看看天遂谁愿!”
苏汶感受到此话下的刻骨恨意,不免怔了怔。风吹窗棂,一阵湿寒猛地扑入室中,苏汶在乍然一现的念光中恍悟过来时,那缕湿凉之气正透心渗骨地绕身而至,令他不由自主地、冷然一个寒噤。
.
江陵雨水不绝,千里之外,怒江亦于乌沉沉云翳的遮蔽下,接连八九日未逢晴光。这日午后,依旧阴云密布,雨雾霏微。夭绍在西山南岭跋涉整整两个时辰,终于找到丹参所说的那片沼泽地。
此处狭谷相持,山道尽头,四壁峰岩遮住了日色,谷中光线晦暗不明。夭绍提气掠上岩壁上横生的松树,俯首朝下望去。
浅水横溪,连绵成滩,周遭芦花飘零,草叶繁茂,数百针叶树正生在对面山岩下,苍郁成林。夭绍穷极目力,望向林中。那些针叶树上攀附而生着无数马蹄状的白色芝草,雨丝浸润中,正隐隐透着莹滑如玉的光彩。
果然是阮靳说的鲜玉芝。
夭绍松了口气,足尖轻点芦苇,凭借轻功越过大片沼泽,穿梭针叶林中,摘采了数十株玉芝草,放入身后的箩筐。眼看天色渐暗,她也不敢独自在深山中多待,转身想离去时,骤闻身后山峰外声响巨大,碾碾辘辘声滚滚回荡山丛中,其势之威,其音之隆,似要将山陵震碎。虽浩盛如此,然这声音却一丝不同远处江津的操练声,既无鼓号急摧,又无刀剑杀气,不时还有整齐的呼喝呐喊蓬勃爆发,听得夭绍心中甚为疑惑,忍不住飘身攀上峰岩,登至高处,俯眸而望。
山峰外竟是宽敞平原,横陈无数艨艟战舰。夭绍讶然掩住口,但见这些战船木质干净无杂色,高杆上旌旗未悬,显然是不曾上过战场、亦不曾入过水的崭新战船。她心念一动,放目望向平原之后,入眼林叶似海,无边无际。几百座雪白帐篷驻扎林外,不时可见身着甲衣的将士穿梭林中,巨木伐倒的声响阵阵传来。
原来昼夜皆闻的伐木声是由此而来。夭绍恍然,自远处收回目光,继续望着山下。
平原上的战舰正被士卒们奋力抬起,架上以硕大木板制成的推车,每架推车由二十位赤膊士卒拉行,顶着飞雨,一艘艘拖向江边。因梅雨时节,满途泥泞,推车木轮时有陷入泥土中的,两旁又各自涌上百名将士来,铠甲未解,弯了腰就去拼力抬起木车。好不容易,一艘战船才由此滑入江中。
速度虽慢,好在人多力大。几近五千人的军队排列有序,轮流拖船,沿江一带很快浮满战舰,紫甲金袍的少年将军纵驰岸上,挥动旗令,令最初一轮入水的艨艟驶向远处。
夭绍这才发觉,此处江岸竟是赤水津防线守兵最虚处。江边白浪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