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太后。”茜虞摇着头,无话可说。
“萦儿今日可是已经回洛都了?”
“是。”
“召她明日来行宫,”裴媛君笑意又复从容清雅,徐徐道,“我本不愿裴氏女儿与鲜卑族人有任何关系,如今看来,我却是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咫尺青梅
这一夜夭绍又是通宵抄经,直到拂晓时分实在困极,忍不住伏案打了个盹,岂知一睡沉沉,醒时已是红日高照。夭绍茫然一会,不禁暗暗恼恨自己的消怠,偏生此刻全身乏力,手腕劲道也是虚软。于是索性扔下一切,起身提了剑在殿外挥舞,一套剑法淋漓施展,出了一身大汗。沐浴后她再度坐回书案后,却全然不同方才的疲惫,神清气爽,提笔疾书。
近午日光更盛,冬阳穿透窗纱洒照殿间,满室生辉。茜虞静悄悄入殿,站在夭绍身旁看了一会,微笑道:“郡主果然写得好字。”
“承姑姑赞。”夭绍一笑,放下笔舒展手指。
茜虞垂首,见她颊边不知何时竟沾染了一道墨迹,忍不住掩袖轻笑,摇了摇头,掏出丝帕仔细将夭绍的脸擦拭干净。夭绍望见她丝帕上沾染的墨色,这才恍悟,摸了摸脸,眨眼笑道:“多谢姑姑。”
“也别太辛劳了,”茜虞一边惊叹那一叠经书的厚度,一边不忘轻声叮嘱,“必要时还是得缓口气的。”
“是,”夭绍偷闲喝了口茶,问道,“姑姑来找我,是不是有事?”
茜虞微微含笑道:“太后请你去说说话,顺便为你引见一人。”
夭绍方才沐浴长发披散,茜虞亲手为她绾起高髻,才领着她来到山后溪涧旁的亭中。
亭里裴媛君正抚着古琴,音色刚柔相济、明亮铮铮,悠然回荡空谷。夭绍驻足在阶下,听着她指下的曲子,不禁微有怔忡。
曲终时,裴媛君笑道:“郡主家学渊博,想必也精通音律。不过哀家却是个不晓道行的门外人,方才那首曲子,还请郡主指点一二。”
夭绍忙道:“不敢。太后所奏之曲,熟练成自然,已无瑕疵。”
裴媛君闻言怡然而笑,秀美的眼眸间微光闪烁,柔声道:“这曲子你之前听过没?”
夭绍沉默片刻,方道:“这是家父所谱之曲,年幼时夭绍曾学过。”
“是吗?”裴媛君唇角浅浅一扬,笑意格外地深长,叹道,“这曲子,当年也是别人手把手地教我的。几十年前的事了,哀家倒记得清晰。那时还是在东朝,当年为贺太后之寿所有士族未出阁的女子都要在殿前献奏一曲,哀家少年时贪玩任性,对琴技本是一窍不通,后来却遇到上天恩赐的好老师,多亏他耐心教导,哀家才不至于在殿上出丑。实话告诉郡主,哀家这一生,其实只会弹这一首曲子罢了。”
夭绍安静听着她讲述往事,偶一抬眸,见到裴媛君眉眼间透出一缕挥之不去的思念和情意,她的心不由自主地一沉。
那个人,会是父亲?夭绍怅然,隐隐约约地,似看清了几分旧日的遗影。
往昔的光阴重现脑海,裴媛君也不免有些心不在焉起来,远望着高山青云,许久不再言语。
亭中二人俱是静默,无人敢出声打扰。好一会儿,才听茜虞轻笑着打破沉寂,道:“太后你看,萦郡主来了。”
夭绍抬起头,顺着茜虞罗袖指着的方向望过去,方见山道蜿蜒曲长,几位侍女正引着一华裙飘飘的少女朝溪涧走来。
“裴萦拜见姑母。”少女在亭外盈盈行礼,身姿婀娜,恰如弱不禁风的拂柳,阳光照着她秀色晶莹的面庞,透出一脉近乎剔透的明艳动人。
“萦儿不必多礼,”裴媛君招了招手,“过来,让哀家看看,去了华清宫一年,病是不是真如御医说的大好了?”
裴萦轻步上前,依入裴媛君的怀中,本是照人双目的风采间,此刻尽是一抹惹人怜惜的羞怯之意。
裴媛君仔细看了看她,轻声道:“这一年委屈你了。”
裴萦摇头微笑,声音低柔婉转:“我知道姑姑是为了我好。”
“乖丫头,”裴媛君拍拍她的肩,满目欣慰,“起来吧,莫撒娇了,叫外人笑话。”她指了指一旁的夭绍,笑道:“这是东朝送嫁来的明嘉郡主,人家比你还小两岁,却守礼懂事多了。”
裴萦站起身,朝夭绍柔柔颔首:“明嘉郡主。”
夭绍一笑还礼:“见过萦郡主。”
两人各自打量着对方,裴萦眸波微动,暗自惊羡夭绍的风华气度,上前轻轻执住她的手,笑道:“你比我小两岁,便是妹妹了。虽然你我素未见面,不过郡主之名我却早就熟悉了。姑母常常提起你,说你是东朝沈太后最宠的郡主,向来是当作男儿调教的,因此文武无所不能,尤其是音律方面造诣极高,裴萦心中十分羡慕。”
夭绍被她夸得脸颊微红,不留痕迹地将手自她掌中缩回,说道:“郡主谬赞了,其实无论文事武事,亦或音律,我所学都尚浅。”
“不浅了,”裴媛君喝着茶,淡然一笑,“哀家听前往东朝迎亲的使臣说,夜宴上郡主弹琴奏曲,震惊在座千人,连国卿大人对你也是另眼相看,不是么?”
她言下似是另有所指,夭绍却不知她所指为何,于是只能一笑不答。
亭中一瞬莫名地清静下来,裴媛君抚摸茶盏,忽道:“萦儿既来了,那待会的午膳请国卿大人也来行宫凑个热闹罢。”
裴萦轻声嗫嚅:“他……在寺中?”
“是啊,”裴媛君看了眼夭绍,缓缓道,“明嘉郡主也一起用膳吧。”
夭绍想起昨夜那人忽如其来的冷淡,不由蹙眉,掩在袖间的手更是不自觉地颤了颤。正心神微乱时,却听耳畔传来轻声喟叹。夭绍转眸,只见身旁的裴萦垂首娇柔,苍白的面颊上泛出点点桃红,眉梢眼底更是欲说还休的喜悦和羞涩,夭绍望着她,突然有些恍惚。
午膳摆在行宫水榭,商之现身时,昨日的僧袍已经不见,又是一袭黑绫长袍,金冠束发,银面覆脸,行走间衣带当风,朗朗轩昂。
裴萦望着他,双目间满满漾起轻柔的笑意,颔首道:“商之君。”
商之揖手行礼,略有讶异道:“郡主何时回洛都的?”
“昨日刚回。”
“你们二人有什么悄悄话私下说罢,别误了我们的膳食,”裴媛君瞥了眼一旁沉默不言的夭绍,脸上笑意异常深刻,挥袖道,“国卿入座罢。”
商之应下,环顾四周,见席间唯有裴萦身旁有留有空座,只得行过去坐下。
“你近来可好?”裴萦低声道,“他们说你也是刚回洛都。”
“是,前段日子曾南下东朝,为陛下迎明妤公主北上,”商之看着她如同往昔的苍白面色,迟疑片刻,终是问道,“你的身体如何了?药还够不够?”
裴萦眼睫轻轻下垂,腮边流霞,容色娇怯,微微点头道:“药还有,我身体也好多了。”
商之笑道:“那就好。”
夭绍坐在他们对面,目睹他们言笑熟敛,不觉静静发愣。裴萦一颦一笑间尽是温柔的情意,商之对着她眸光温和,眼底的关切虽是淡然一缕,却并无掩饰。
水榭外的青台下,池水凝碧,正缓缓流逝。阳光下水色粼粼,潋滟的光泽刺入夭绍的眼瞳,满是酸涩难当的痛楚。一时池间忽起碎石惊水的脆响,夭绍回过神,恰遇对面商之看过来的目光,对视一眼,她低了头,径自饮茶。
她的神色间竟是如此疏离的清冷,商之微怔,慢慢将指间杯盏放上席案。
这日的午膳对于夭绍而言是从未感受过的煎熬,好不容易用罢膳食,她以抄写经书为由匆匆辞别诸人,先行退下。疾步绕过长廊,但觉身后的娇声笑语微弱不可闻了,她才停下步伐,靠着栏杆不住喘息。阶下几株红梅绽放正好,阳光莹彩动人,正好似裴萦清秀绝伦的笑颜。
夭绍心中窒闷,猛然掉头转身,岂料步履太过匆忙,踩着自己的衣裙,身子趔趄前倾,竟直直撞入阶下一人的怀中。
“怎么了?什么事魂不守舍的?”
从头顶上方传来的声音并不陌生,熟悉的冷香萦绕鼻尖,连那双臂间温度、胸膛里透出的心跳也是似曾相识的,夭绍到此刻才发觉自己心底在隐隐疼痛,伸手忙将他推开。
商之诧异她的发白的面色,轻声道:“是不是抄书抄累了?”
“是,”夭绍努力克制满心的酸楚,勉强微笑,“我的确是有些累了,我想回寝殿。”
商之静默片刻,才道:“走吧,我送你。”
夭绍想要拒绝,奈何唇边颤抖,发不出任何声音。两人并肩而行,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意融融如拂春风。商之长袖翩然,柔软的黑绫不时拂过夭绍的手指,夭绍本就心慌意乱,指尖正要敛入袖中,商之却忽地一垂衣袖,温热的肌肤触过夭绍的手背。
夭绍望着手上刹那多出的一卷藤纸,惊讶不已。
商之道:“这是舜华姑姑帮你抄的经书。”
夭绍轻轻咬住唇,惶然不定的心绪终是慢慢安稳下来――藤纸上那笔墨再模仿自己的字迹,却也透着女子难为的遒劲――她将藤纸收入袖中,仰起头望着商之。
商之目色清淡如旧,看不出什么异常。
夭绍轻声道:“辛苦你了。”不等商之再语,她转过身步入树丛间,飘然离去。
后日便是祈福之礼,先前两日两夜夭绍已抄了一半的经书,如今再加商之送来的三十卷经文,仅剩的一天时间流逝虽迅疾,夭绍却极轻松地完成了百遍经书的重任。近晚时分,等侍女清点了经卷数目,再三确认无误后,夭绍才将所有的书卷送去了太后寝殿。
裴媛君去了佛堂念经,夭绍便将经书交与茜虞。
百卷经书重叠似山,茜虞抚摸那些藤纸,不禁长叹:“真是辛苦郡主了。”
夭绍微微一笑,神色间满是疲倦。茜虞道:“郡主回去休息吧,等太后出了佛堂,我会告知她的。”
“多谢姑姑。”
夭绍返回殿中,躺在榻上睡了不过一个时辰,便被腿骨间骤然而起的刺痛惊醒。殿外夜色浓浓降临,一日的乌云密布、刮风不止,到此刻终究是簌簌落下雨珠来。
夭绍咬牙起身,唤来跟随自己来行宫的贴身侍女。
“郡主腿又疼了?”侍女望着她额角的冷汗,惊慌不已。
夭绍吃痛轻哼,问道:“熠红绫呢?”
侍女这才醒悟,忙转身从带来的行囊中找出熠红绫,缠上夭绍的双腿。
经此折磨夭绍再无安然入睡的可能,侍女递来她常读的书,坐在榻侧为她揉捏腿骨。夭绍翻着书,不知为何竟是心情无比浮躁,一字也读不进去。一时闭了眼眸强迫自己静心养神,却又听窗外传来细微窸窣的动静,她倾耳听了片刻,微微皱眉,对侍女道:“先下去吧。”
侍女应声离开,殿门甫阖,窗棂外潜伏的黑影便矫捷跃起。冷风倏然吹开窗扇,却仅漏一丝细缝。夭绍抽出腰间彩鞭,严阵以待,满殿摇晃的烛影中,但见一道凌厉白光透过窗扇缝隙,直朝榻边袭来。夭绍甩出长鞭卷过那道白光,入手一看,却是一卷帛书。
不及她反应过来,映在洁白窗扇上的黑衣人影快速一闪,似要离开。只是下一瞬间,殿外动静却是愈大,拳掌交加的沉闷声响,像是有人在激烈缠斗。
夭绍没有时间细想,忙起身下了榻,蹒跚挪步到窗旁。窗扇打开的一刻,她眼前一花,殿外一抹紫烟冲天而起,刹那便沉入迷蒙夜雨中,遥不可见。
而适才有人相斗的殿墙下,这时唯立着一个银袍男子,正凝望着紫影逃离的方向,若有所思。
“少卿?”夭绍唤道,“你怎么在这里?”
“我顺路过来,”萧少卿飞身跃入殿中,褪去湿漉漉的斗篷,站在她面前微笑,“抄书是不是很费神?”
他要去哪里才能顺路来白马寺?夭绍忍不住轻笑,道:“放心,我都抄完了。”她望着萧少卿碎裂的左袖,不住叹息:“你怎么每次来白马寺都要和别人动手?方才那人是谁?”
“不知道,只瞧见他鬼鬼祟祟地在你殿外,想必不是什么好人。我本欲将他截下,谁料此人武功竟与我不相上下,我左臂受了他一掌,他胸口亦受了我一拳,”萧少卿话音略顿,想起一事,问道,“方才他向你殿里扔了什么?”
“是这个。”夭绍这才想起手上的帛书,打开一看,不由蹙眉。
萧少卿道:“写了什么?”
夭绍默然不答,慢慢将帛书收回袖中,似是经过一番斟酌沉思,她才又抬起双眸望着萧少卿。那目光时而飘忽,时而专注,说不出的古怪。萧少卿满腹疑惑,正要再询问,夭绍却忽然拉过他的左臂,手指轻轻撩起他的衣袖,看着他手腕上那道暗红发黑的掌印,轻声问:“疼不疼?”
“还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