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起初的琴声悠扬似惠风吹拂,如白云沥沥初晴,孤鹤荏苒漫飞,然而当夭绍靠画舫愈近,那琴声便愈发铮铮铿锵,好似大风卷水间,有壮士拔剑,行神横空,行气如虹,一番浩然苍苍的凛冽叫人魂驰神移、心潮澎湃得几乎不可自抑。
在她停马汀畔的一刻,琴声一断,嘎然而止,余音绕耳回旋,竟透着无比凄然,水寒潇潇,孤怅入骨,伤痛扼腕之意直刺胸怀。
“天风浪浪,海山茫茫,英雄遗世独立,万里难以求归。”夭绍沉浸在方才曲音的寒烈绝伦中,低声而叹。
她的声音虽轻,可在此静夜下,却让抚琴的男子听得清晰。男子面对流水奏曲,此时也不回头,只淡然道了句:“月下逢知音,人生难得。”
这嗓音一如方才的琴声,行云流水中气清神闲,让人闻之忘俗。
不过是偶尔相遇,夭绍只惊羡人间居然有此等佳音,倒也未想深交,笑了一笑,便掉马回头,提了缰绳要离开时,却不妨身旁的谢粲猛然高呼:“啊!先生,是你!”
七郎竟认识这等人物?夭绍心疑,再度停马。
琴案后的男子闻言似乎也是讶异,站起身,转过脸来。
一刹那,水光星月的辉芒似被浮蔽,天地间,唯剩那男子白衣飞袂,华美容色恰如夺出黑暗的烈焰,照人双目的耀眼。
如此张扬的神采想来也是骄狂之人,可他却云淡风清地立在舟头,气度雍容清贵,望着岸上姐弟二人,寒冽的目中微微浮现一缕清澈的笑意。
饶是谢粲不是首次见他,目光触及对方的视线,仍是倒吸一口凉气,悄悄凑到夭绍耳边道:“直到见了此人,我方知道古人说得风华绝代谓之何意了。”
夭绍置若罔闻,只对舟头的男子揖手而笑:“真是抱歉,我二人想必是打扰先生抚琴了。”
“无妨,”白袍男子目光飘过夭绍,看了看谢粲,“小公子还记得在下?既是有缘再次相遇,更得知音解曲,不妨上舟一叙。”
“我们……”夭绍还没来得及推辞,谢粲已经爽快应承道:“好啊!”
夭绍闻言脱力,狠狠瞪向谢粲。
她戴着斗笠,蒙着绫纱,此眼色谢粲自是毫无察觉,只管下了马跳上舟头,朗声笑道:“我乃晋陵谢粲,敢问先生――”
“在下毓尚。”
“原来是尚先生,”谢粲见夭绍依旧独自骑马岸上,仿佛是不忍她一人寂寞,竟就此指着她对毓尚殷勤介绍道,“这位是我兄长,晋陵谢明嘉。”
“七郎!”夭绍咬牙切齿喝道。
谢粲一个哆嗦,缩了缩脖子。毓尚却望着夭绍,目色深远,仿佛可以穿透她斗笠上的面纱,毫无顾忌地欣赏到她脸上尴尬与恼怒交加的神色。
夭绍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只得下了马,跃上船头,问道:“先生与我弟弟曾见过?”
不等毓尚回答,谢粲已嘴快解释道:“我前几日见他来过慧方寺,竺法大师亲自相迎。”他转过头打量毓尚,“你和大师是朋友麽?”
毓尚道:“不敢,竺法大师是我师叔。”
谢粲诧道:“你竟是佛门弟子?”
“也倒不算,我不过是学了些佛家义理。”
佛家义理――谢粲听到此处,想到寺里那些僧人日日念的经书,立即一个寒噤变了脸色,连声道:“先生居然通晓佛家义理,在下佩服,佩服。”
他话里阴阳怪气,少年难以捉摸的心思毓尚只是一笑置之。
谢粲这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他弹的琴上,只见月光下那琴身银泽如练,仿佛秋霜凝成的一般,冰光灼目,不由说了句:“好琴。”
毓尚道:“小公子也通音律?”
“不通,”谢粲一脸坦荡地否认,随即又指了指夭绍,“我兄长却是此间高手。她弹出来的曲子,不一定就比先生的差。”
“胡说什么?”夭绍低声斥责,她今夜是被这小子气得不浅。
毓尚看她的眼神愈发多了分专注,微笑道:“明嘉公子既是通晓音律,相逢不易,又是良宵好月,不如也奏一曲,如何?”
夭绍看了眼他的琴,悄悄将早已千疮百孔的手指藏到身后,想要婉言拒绝,谁知谢粲竟推着她、将她按坐在琴案前,又蹲下身托腮看着她,期盼地:“我也好久没听你弹琴了。”
夭绍进退不能,只得伸出手,随意拨弄了几下琴弦,试音时,指间流声清悦,分外动人。一时之间,倒让她起了孩子般爱宝的心气。她在琴案前盘膝坐好,仰望苍瞑月色,浩瀚星河,想起幼时父亲常在月下给母亲弹奏的曲子,心念一动,按律抚出。
她的琴声全然不同方才毓尚指下的挥洒雄浑,音色欢快明媚,浓浓的旖旎中却又含带淡淡的愁思。
夭绍弹琴时,毓尚于一旁轻声慢吟道: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他念罢,她亦奏罢。
夭绍眼前似乎又看到了昔日父母在月下依偎的身影,一瞬恍惚后,江风拂面,凉意醒人。她抚摸着琴弦,心中突然有股憋不住的难受。
曲犹在,人长逝。
“先生果然知音,”她低声道,“这曲子,就名《月出》。”
“好听。”谢粲流连在方才曲音中的温柔情意,以最简单、最直接的词语称赞。
毓尚却默不作声,弯下腰,拉过夭绍的手臂,将质地柔滑的白色丝绢轻柔地缠上她血珠欲滴的指尖。
“阿姐,你的手怎么了?”谢粲这才自发现不对,一惊之下,不觉说漏了嘴。
不过,月色下的那双素手十指纤细、莹白如玉,即便谢粲不说破,毓尚也该明白眼前这位以斗笠黑纱蒙面的知音乃是一位红颜。
“没什么,贪玩学刺绣,所以弄伤了。”夭绍一言带过。
因包扎手指她和毓尚靠得很近,陌生男子的气息若有若无地拂在自己面前的绫纱上,异样的亲昵让夭绍觉得有种难耐的局促,六神无主间,轻轻将手自他掌心抽回,笑道:“谢谢先生,我自己来便可。”
她胡乱绕了丝绢正要打结,却听毓尚轻笑道:“十指连心,而且又是这般地灵活慧巧,就此伤残了岂不可惜?”
夭绍的面颊悄悄一红,依言松了丝绢,重新仔细包裹。
毓尚垂眸看她片刻,吩咐一旁的黑衣少年道:“无忧,取装琴的木盒来。”
“是。”那一直静默在旁的黑衣少年这时才有了动静,转身入舱刚取来琴盒,恰此时,夜空中陡然有夜鸟厉啸遥遥传来,黑衣少年怔怔听了一霎,目光瞬间变得惊恐,忙将琴盒扔在一旁,扣指唇间,发出一声悠长清啸。
毓尚亦是扬眸,脸色微冷。
见此对主仆神情怪异,夭绍和谢粲在疑惑中抬起头,只见广袤夜空间有两三黑点盘旋而至,飞鸟博翅,阴影渐浓,那竟是南方极少见的凶悍鹰隼。领头的一只飞鹰此刻更是俯冲急下,飞影流线,径直扑袭画舫舟头。水天夜色中,那飞鹰褐色的眸子似有莹光迸溅,凌厉诡秘宛若出于鬼府的瞑光,分外骇人。
夭绍惊站起身,望着飞鹰,忍不住后退一步。
“不必怕,它不会伤你,”身后有只温暖的手及时将她扶住,响在耳边的嗓音很是低柔,“这是我的鹰。”
他的鹰?夭绍扬眸,忍不住仔细毓尚。
月光下,只见他微微扬臂,将修长柔韧的五指于空中轻轻一划,那飞鹰便放慢了冲刺的速度,缓缓停落在毓尚的胳膊上。它用赭色的嘴尖轻啄毓尚的衣襟,方才还精光毕露的褐眸这时竟隐含怯色,甩着翅膀,不安地抖了抖。
黑衣少年无忧慌忙过来抚摸飞鹰的脑袋,指间所触温热湿润,抬起一看,竟是血液。
“少主?”少年清秀的面庞上满是担心,见毓尚沉吟不语,又低头问那鹰,“你怎会受伤了?”
谢粲静默旁观,见他和畜生说话,不禁哧地笑出声。
无忧立刻横眸过来,目光吃人的凶狠,看得谢粲一个激灵,忙解释道:“我是看它可爱……可爱……”
无忧将飞鹰自毓尚臂上抱入自己怀中,冷哼道:“它自然可爱。”
“是,是。”谢粲从未见过性格这般单纯古怪的人,侧过头,极力抿住唇边快克制不住的笑意。
夭绍上前察看飞鹰受伤的头部,说道:“此伤尖利深刻,该是被另一飞禽叼伤的痕迹。”抬头时见毓尚一脸凝重,忍不住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来了几个故人而已。”毓尚眼睛望着远方,嘴角的笑意竟隐约透着几分阴凉。
故人?夭绍心如明镜,自知并非如此。
眼前这对主仆对那只飞鹰分明爱护有加,那“故人”却还敢出手伤了鹰,其中的渊源可想而知。不过此刻他既这般敷衍自己,显然是不愿她掺合进去,那么自己也无谓多管闲事。
念及此处,夭绍道:“先生既有故人来,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也好。”毓尚点点头,转身将琴装入木盒,递至夭绍面前。
斗笠绫纱下夭绍目色闪烁,并不去接,只道:“先生这是何意?”
无忧见状更是拧了眉,小声埋怨:“少主,你好不容易赢了这琴,才得到不满一天……”
“琴赠知音,我愿意。”毓尚风清云淡道。
谢粲闻言大乐,一边暗自拉扯夭绍的衣裳催促她接下古琴,一边对着无忧挤眉弄眼,气得对方狠狠甩过脑袋。
夭绍不想毓尚赠琴的理由是这般直接,愣了一刻,才想,自己的确是喜欢这琴,虽则君子不夺人所好,但似乎自己也并非什么君子。于是不再故作姿态,心安理得地接过木盒抱入怀中,微微垂首:“多谢先生赠琴。”她从腰间取出一枚玉佩交到毓尚手中,微笑道:“无功不受禄。先生今后但凡有任何指教,都可执此佩来邺都太傅府找明嘉商谈。”
毓尚略一颔首,未再敷衍寒暄,转身入了舱中。
无忧当下挥手逐客:“你们可以走了。”
谢粲嘻嘻一笑,无视无忧发青的脸色,伸手重重摸了摸他怀里的鹰,这才心满意足地和夭绍一起下了船。
.
姐弟二人重新上马,夭绍看天色约莫已过戌时,不想方才一耽搁就是这么长时间,暗道一声糟糕,急鞭促马赶回城。
踏上城外官道,未走多久,便见对面有二人纵马迎来。
“是沐三叔和沐五叔,”谢粲看清来人,扬声道,“你们怎么来了?”
那二人驰近吁马,月色下皆着一袭暗灰锦衣,连样貌也长得有六七分相似,不过一人斯文清秀些,一人英气粗豪些,肌肤俱是苍白恹恹,透着几分奇异的病态。
两人都已年过不惑,神色间极见沉稳,英气的那个男子答话道:“郡主夜里出城久久未回,身旁又没有跟一人,太傅不放心,让我和三哥出城来寻。”
夭绍念着方才的事,有些心不在焉地点头:“辛苦三叔和五叔了。”
不同沐五的直爽粗犷,沐三心思细腻,一时听出夭绍的语气有些不对,轻声问道:“郡主,可是出了什么事?”
谢粲抢话道:“也没什么事,我们路上遇到尚先生,因此耽搁了一会。”
“尚先生?”沐三看着夭绍,显然在等她的答案。
夭绍想了想,心念一动,压低声音对沐三交待了几句,然后看着谢粲说:“三叔,你替我将七郎送回慧方寺。五叔与我先回府。”
“送我?”谢粲对这托付颇觉受辱,当即拒绝,“不必送我,你们护着阿姐回去就行。”
夭绍声音一冷:“七郎。”
谢粲辩声察色,心知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只得道:“那我先回了,阿姐路上小心。”说完拽了缰绳,领着沐三掉头驰回。
作者有话要说:
☆、将至
临海章安的沐氏一族百年依附晋陵谢氏,至今已几代家仆。如今的沐氏一辈兄弟五人,三人留府照顾谢昶,另外两人外放任官。出城寻找夭绍的正是沐氏兄弟中的老三沐奇和老五沐冰,而他们的大哥,谢府总管沐宗,此刻正站在僖山脚下的太傅府前不安地徘徊等待。
静寥的长街深处依稀传来了马蹄声,纷纷踏踏似不下数十骑,沐宗凝目望去,只见夜色下火把束束,一群锦衣侍从环卫着华衣金冠的男子急驰而来。
沐宗望清当中那男子的面容,愣了一瞬,忙自道旁退至府门前。
火光之间,男子神色异常肃穆,虽是一身绀青色便袍,眉宇中的刚毅峥嵘却非久在战场的将军不可得。此刻他也看到了沐宗,勒住缰绳,在太傅府前停马。
“拜见湘东王,王爷福体安康。”沐宗不及避开,只得单膝跪地。
湘东王萧璋道:“沐总管深夜于此,难道是在等谢太傅?”
沐宗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