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雨夜静寂,白马寺钟声悠长,木鱼的嗡嗡声飘响在宁和的檀香中,令人闻之气清神明。大殿里灯烛高照,商之今夜礼佛罢,正捧着经书从殿中出来,望见雨雾下到来的二人,神容怔忡。
郗彦走到殿前廊下,微笑道:“尚。”
碎玉落冰般的嗓音流飞细雨下,依旧含着几分少时熟悉的清冽动人,商之轻轻扬唇,亦是微笑:“比预料的时日提前了两天。”他目光微转,淡然扫过郗彦背上的人。夭绍低垂着眼眸,仿佛不曾看到他,亦仿佛不曾听到他的声音,只轻轻对郗彦道:“阿彦,放我下来吧。”
郗彦扶着她坐在殿阁外的栏杆上,商之望着夭绍虚软无力的双腿,心中惊痛难当,忙上前道:“你……”
“腿断了,”夭绍抬起头,唇边虽是如同往昔的微笑,明眸却依旧不看他,只望着郗彦,“你不必担心,阿彦说能治好我。”
夜风沾了细雨的湿寒,吹得商之握着书卷的手指瞬间冰凉,他慢慢退后一步,对郗彦笑道:“僧舍我已请师兄们收拾好,现在就可住下。”
郗彦问道:“师伯身体如何?”
商之沉默片刻,才低声道:“师父不肯让我以内力助他疗伤,怕……就是这两日的事了。”
郗彦道:“我想去看看他。”
商之道:“明日吧,师父方才睡下。你们奔波一路,也该累了,先休息一夜。我这边也有几件事要和你商议,不过不急,明早再与你详说。”
郗彦看了眼神色倦累的夭绍,点点头:“也好。”
商之招手唤来一个小沙弥,让他领着诸人去僧舍。他自己则捧了经卷,白袍飘行夜雨下,也不顾撑伞,径自去往藏经阁。身后依稀传来夭绍和郗彦的说话声,间或夹杂温柔的笑意,商之步伐匆匆绕过殿墙,在菩提树下驻足。脚下泥水湿泞,绊住他的脚步,平白生出无限踟躇。雨声淅沥,雨雾如纱,枝叶水滴绵长,不断扑面,彻底湿了他的双眸。冷冽的凉意丝丝浸透肺腑,仿佛比血仇下的隐忍更要噬咬心神,叫他浑身僵硬,惘然间不知去留。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朝惊醒,不辨何人江山
细雨扑簌瓦檐,轻悠的钟磬声渐透深山,白马寺当夜清静如常。第二日一早,在北陵营当值的慕容子野闻讯赶上山来,按惯例先去藏经阁转了一圈,却不见商之人影,拖住一位扫地僧人问明了郗彦所歇的僧舍院落,兴冲冲寻来,不料也没见到郗彦,甚至连钟晔和偃真亦都不知所踪,空寂的院落中,嘉木披庭,花药蔓长,隐约听闻廊庑下传来女子娇柔的话语,走近一看,才见夭绍在侍女的搀扶下倚着墙壁正蹒跚而行。
“夭绍,许久不见。”慕容子野含笑跃上台阶,褪了湿漉漉的斗篷放在栏杆上,露出一袭耀眼的绯袍,神色间仍是风流不羁的模样。
夭绍闻声转过头来,身边的侍女小心翼翼地扶着她靠着墙壁站稳。慕容子野这才注意到她满额的大汗、虚软的双腿,不禁愣住:“你的腿怎么受伤的?”
“和小时候一样,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了。”夭绍挪着身体坐上栏杆,揉着膝盖轻声苦笑。
“山上?”慕容子野若有所思,“难不成你们在燕然山真的遇到了雪崩?”
为免引起他们不必要的担心,雪崩一事郗彦曾叮嘱钟晔等人缄口勿提,途中与商之信函来往,也绝口不说燕然山发生的事,只道雪魂花未曾找到,中原事急,就此南归。夭绍只以为中原诸人皆不知缘由,此刻乍听慕容子野如此问,倒是难免诧异:“你怎么知道?”
慕容子野摸了摸下巴,笑容故作高深,言道:“我不仅知道燕然山入春之初易发雪崩,还知道那雪魂花并蒂而生,其中白花剧毒,红花解毒,是不是?”
夭绍闻言更是惊讶,怔怔道:“这个我都不知道。”
慕容子野笑得愈发得意,这才对她说了在藏经阁里意外找到柔然古书的事,又道:“尚与我为此事担心了整整半月,直到那日接到塞外来信,说你们即将南归,这才松了口气。如今虽未找到雪魂花,但只要你们二人平安,就还有解毒的机会。”
“说得也是,”夭绍明显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对着雨帘想了许久,才道,“那些柔然古书,关于雪魂花还有什么别的记载么?”话语顿了顿,她补充道,“比如说,如何救活枯死的雪魂花?”
慕容子野凝神思了片刻,摇了摇头:“那日只顾担心雪崩的事了,书卷上其他的文字,我倒没有注意。”
夭绍忙道:“那能不能带我去藏经楼?我想再看看那些柔然古书。”
慕容子野笑道:“你认识柔然文字么?”
夭绍还未说话,一旁的侍女已理所当然道:“小王爷不是认得么,你翻译给谢姑娘听,不就好了。”
“是啊,”夭绍接过话,望着慕容子野,微笑道,“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慕容子野抵不住夭绍期盼的目光,糊里糊涂地便接了个平日难得一遇的枯燥差事。
待领着夭绍到了藏经阁,慕容子野翻书爬架地好不容易将那些柔然古书找齐,捧到夭绍面前,笑道:“便是这些了。”
他随手捡起一卷,翻开浏览,目光上下横扫,不过一刻,就放下换了另一卷。
眼见他看书速度如此之快,夭绍很是担心有遗漏的地方,蹙眉道:“你仔细看看。”
“我很仔细了,”慕容子野无可奈何地一笑,“不过这些书虽难得,对于雪魂花的记述却并不多,像方才那一卷,根本提都没提。”
夭绍抿了唇角,不再言语。慕容子野打量她的神色,问道:“你要找到救活雪魂花的方法,莫非你手里有一朵枯死的雪魂花不成?”
“是,”夭绍一笑,“而且还是红色的花朵。”
“果真?”慕容子野眸光骤亮,振作精神,愈发认真地看起书卷来。
楼外雨声潇潇,楼里竹简脆响,在沉寂间经历漫长的等待,夭绍最初的期盼终于在煎熬中慢慢转成忐忑的不安。眼看慕容子野总算放下了最后一卷书简,却沉默着不出声,站在一旁的侍女忍不住问道:“小王爷,究竟如何?”
慕容子野垂首好半天才抬起双眸,望着夭绍满是愧疚,低声道:“夭绍,都看完了,没有记述。”
“没有?”夭绍怀着一心欢喜而来,不想却再一次遭受了极度的失望,双手轻轻握成拳,侧首努力掩饰住落寞,淡淡一笑,“没关系,我想总能寻到办法的。”
“是会找到办法的。”慕容子野望着窗外雨丝,恍恍惚惚道。
送走夭绍,慕容子野孤身回到藏经阁,对着满案的书简一阵烦恼,一个人在窗下连连叹了好几声,才伸手拿起一卷书简,匆匆下了楼冲入雨帘,大步流星朝山后走去。刚刚穿过千佛殿前的紫竹林,便闻寺中钟磬猛然敲响,一时廊庑下袈裟飘飞,僧侣们步履匆忙,皆朝千佛殿赶来。
“出什么事了?”慕容子野脚下一滞,随手拽住与他擦肩而过的小僧人。
小僧人惶惑回首,合什道了佛,双眸含着清泪,说道:“想必是师祖不行了,我们都要在佛殿里念经超度。”
“师祖?”慕容子野一个寒噤,“是竺深大师么?”
“是,”小僧人道,“本来听说师祖今日早上醒来时精神好了些的,还让人传了寺中的各位长老前去说话,却不知此刻为何又突然……”他哽咽着,难以言语。
慕容子野松了手将小僧人放开,冷风夹雨扑面,他心中一阵惊乱,暗自想到:竺深大师怎么说也是当今陛下的皇叔,若真的殡天而逝,此事不得不通知朝廷。
思绪落定,他抽了脚步便转身出寺,岂料下山未走几步,便见山脚下骏马飞驰,铁甲数百,为首的将军白盔银甲,正是谢澈领着宫中禁军奔赴邙山。
看来宫中已得到消息了。慕容子野松了口气,想着自己可以置身事外了,便回到殿檐下等着谢澈上山。
谢澈命数百禁军皆守在山脚,只身领着几名亲卫上山,入寺望见殿檐下临风而站的慕容子野,不由皱眉:“还真是哪里有事哪里就见你,这个月不该你当值北陵营么?”
慕容子野不理他的嘲讽,眼睁睁看着那些亲卫将一副贵重的紫楠棺木暗暗落在廊庑阴影处,急急拉过谢澈道:“陛下是什么意思?佛家得道高僧都是火化身躯的,怎么你还带了棺木来?”
“陛下也是无可奈何,是乌桓那般贵族闹出的名堂,”谢澈不住叹息,解释道,“御医前几日来寺中请了大师脉搏,回禀陛下说就是这两天的事,消息传到朝中大臣的耳中,多数都念起竺深大师皇叔的身份,既怜悯他多年清苦,又尊敬他佛道高深,请陛下在大师殡天后将他按亲王之礼葬于宗室陵墓。”
慕容子野冷笑道:“四十年前也是那般乌桓贵族逼着皇叔出家的,红尘世外,本是从此两清。如今他们又用世人的仁义道德来束缚大师的自由身,当真是还没病死倒被他们气死了。”
谢澈斜眼看他:“想来小王爷是有卓尔不凡的高见,不妨回去洛都朝廷,上禀陛下,看能不能力挽局势。”
“谢澈!”慕容子野怒得目色灼火。
谢澈苦笑道:“我有什么办法,别逼我。”
慕容子野沉沉压了一口气,捏着手里的竹简思了半日,才出声道:“你还是去见见夭绍吧,她在景宁僧舍。”
“她在寺中?先前接到她的信,不是说还有两日才能回洛都?”谢澈不及细想,转身嘱咐了亲卫几句,便疾步离开。
慕容子野将竹简放入袖中,走过千佛殿,来到后山竺深大师的僧舍外。
寺中一些极少露面的长老此刻都聚集在僧舍前,一个个皆是神色凝重。慕容子野静悄悄站在一侧,但闻风声雨声不绝入耳,有这么一瞬,他似乎觉得,这年春日的寒峭便如这阵风雨,将会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忽听僧舍里有人高唤了声:“师祖醒了!”僧舍外的诸人还未反应过来,便见贴身侍奉竺深的小沙弥抹着眼泪含笑出来,对长老们喃喃道:“师祖又醒了。”
“佛祖庇佑。”清风吹过长老们鄂下的长须,唇间透出的叹息宛若净莲吐蕊的空明清澈。细雨洗过他们雪白的僧袍,分明都是仙风缈缈的模样,却在这一刻的生死离别中心甘情愿地体会着与世俗之人无差的折磨。
小沙弥又道:“师祖说,先前一些事都和诸位长老交待得差不多了,请长老们先行去千佛殿歇息,不必再在此等候。”
“是。”长老们对视了几眼,不禁摇了摇头,转身飘然行去。
诸人散尽,唯有慕容子野站在廊下兀自不动。小沙弥素日对他也是恭恭敬敬的,可是今日实在觉得此人的一袭绯袍太过碍眼,正要上前驱逐,却听身后门扇微微一响,转过头,只见郗彦面容疲惫地自僧舍里出来。
“澜辰师叔。”小沙弥忙迎上前。
郗彦微笑叮咛道:“你师祖对你尚师叔有话交待,这段时间不要让人靠近僧舍。”
“知道。”
郗彦看了慕容子野一眼,两人一言未发,联袂朝廊庑深处走去。
“方才竺深大师醒了是……”
“师伯已接连几日神智昏聩、身体虚乏,今日早晨忽起精神不过回光返照,支撑了半日已是灯烛将尽,尚和我费尽了心力,不过也只能再维系盏茶的时刻。”
慕容子野长叹了一声,道:“朝廷里也得知了消息,谢澈带来了禁军和棺木,奉旨等大师……圆寂之后,请圣体回洛都,按亲王之礼操办后事。”
郗彦闻言脚步一顿,望着廊外春风绵雨,静默了长久。
僧舍里,商之捧着参汤坐到榻侧,盛出一勺想喂入竺深口中,不料竺深却摇着头叹息:“不必折腾了,为师还剩下的这缕气息,其实已是此生多余的了,不过如此,恰能抛弃了前世的身份牵绊,与你说最后几句话。”
商之只得放下参汤,轻声道:“师父请说,弟子听着。”
竺深在他的扶持下慢慢坐起身,盘膝直腰,仍是平日静坐的姿态,望着商之一会,才道:“在你心中,为师是怎样的人?”
商之微微一怔,答道:“师父于佛法义理精深,于佛道悲悯为怀,于弟子而言,是再豁达宽容不过的长辈。”
“世人只道我遁入佛门,万念皆空,却不知我心中从未忘记过自己一生所受的辛酸孤苦,也从无法忘怀自己双手所造的血腥罪孽。”竺深神容安详,回首往事之间,言词中不存一丝怨对恼恨、亦不存一丝的惆怅自责,平平静静道来,却听得商之有些惊疑难定。
“血腥罪孽?”
竺深缓缓透了口气,道:“尚儿,你可记得九年前你父亲与东朝郗峤之对峙怒江,整整一月按兵不动,因此才被朝廷忌讳有加?”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