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商之莞尔:“少卿对他是倾囊而授,他还抱怨什么?”
夭绍微笑道:“七郎说,少卿教他最多的,不是别的,是军规。”想起七郎信上的诸多“饮恨”之词,夭绍若有所思,目光不再盯着脚下的步伐,扬起脸望着窗外的夜雨,微微出神一会,低声道:“不过七郎年少无忌,洒脱自在惯了,战场险恶之地,哪里是逞个人英雄的地方?这次若非是在少卿身边,我还当真是不放心。”
商之道:“虽说如此,不过战场之上,若非将军的神勇无惧,其下士卒很难有所倚仗。听说七郎在邾城一役以一人之力所向披靡,横扫八百敌军,直夺对方大将的头颅,极是震慑荆州军。”
夭绍唇边的笑意愈见欣然,扬眉道:“如此才不负他手上的狼牙剑。”话音一落,她忽觉哪里不对,倏然止步。
背后空寥生风,全无依托。商之的声音不知何时悄然飘远,早已不是近在耳畔的清晰。
她不敢置信地缓缓回首,望见商之负手站在室中央,此刻与她距离三丈之遥。黑袍静立,笑容清淡,明紫帷幔在烛火下生出温暖的光泽,深深映入他的眼眸。
那双凤目间再非往日的冰寒,笑意溶溶,朗如月辉。
“尚……”夭绍惊喜莫辩,一时结舌不能言语。
“最后的几步,是你自己走的。”他望着她,轻柔的声音仿佛是替她诉说着心中的激动。
门外暖炉上的药壶突地传出“噗噗”声响,夭绍自喜悦中醒悟,急道:“阿彦的药!”转过身便要疾步走去,却不知腿脚远非自己想象的灵活,长裙绊着脚步,一个趔趄便狼狈跌倒在地。
商之忙上前扶起她,摇头苦笑:“刚学会走,便想要飞了?”
“谁说不可以?”夭绍揉了揉摔疼的手腕,衣袖轻扬,紫玉鞭哗然而出,卷来书案上的青玉葫芦。随即挣脱开商之的手,长鞭再度飞出,勾住门外栏杆,纤影衣袂就此飘离,瞬间到了廊下,手忙脚乱地揭开药壶盖子,将青玉葫芦里的晶莹水汁倒入壶中,眼见那沸腾的药汁慢慢平缓了,方松了口气,重新覆上壶盖。
“这雪莲要添水三次,如今这是第二次了。”夭绍漫不经心地盘算着,从袖中取出玉瓶,倒出两粒雪魂丸,放入药壶中。
她转过身看着商之,轻声道:“阿彦的寒毒似乎越来越严重了,以前唯有每月十五方才发作,这个月却自十三就已全身冰寒无力。尚,医道之上真的没有别的方法了?”
商之不堪她眸光紧迫,又不忍谎言欺骗,只得移开视线,没有言语。
夭绍目光黯淡下去,再度借着紫玉鞭的力道回了室内,坐在书案后,卷开面前的画轴,提笔沾墨,于画绢左下方慢慢题字。
商之默然站在廊下,沉思深深,不觉时间流逝。等药汁再次沸腾,他添了第三次水,走入室中待要向夭绍告辞,望见她笔下的画卷,轻轻皱了皱眉。
那卷画原本甚是简单,金羽灿烂的凤凰自天际游飞而至,翩然停歇于广道之上的梧桐树冠,自是“凤栖梧”的寓意。只是画中的梧桐绯红似火,倒是难得一见。商之看向夭绍落于画卷下的题字,心中了然,不禁微笑:“这是给子野和晋阳的贺礼?”
“嗯,”夭绍收了笔道,“我别无所长,想不到送其他什么,不过阿彦却比我有心思多了。”
她将画移到一旁让风吹干墨迹,又打开书案边的一个锦盒,自里面取出一对淡黄玉石,对商之道:“这是云氏商旅从西域带回的灵犀石,有传说道,若是由相爱的两人各执一枚,这对玉石便会绽放五彩光芒。阿彦在石头底下刻了子野和晋阳的名字,晋阳她素来喜欢稀奇古怪的小东西,若见了这对玉石,一定会高兴。”
“是么?”商之扬了扬唇角,待要去拿玉石细细观赏,手指伸出,却顿了一顿,望了眼夭绍,慢慢将手臂收回。
夭绍抬起头问他:“你要送子野什么?”
“我――”商之噎了半晌,愧然道,“还没想好。”
这些天朝事繁忙,西北烽烟初起,来往谍报数之不计,更何况还担忧着郗彦的病体、夭绍的双腿,至于三日后慕容子野的婚事,他倒的确没有细想。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即将要成亲――他似乎是到了此刻,才明白出此事的非同寻常。
夭绍笑意盈盈道:“还需要想么?”她指着商之佩于腰侧的宋玉笛,扬扬眉:“这不是手到而来的事情么。”
商之抚摸着玉笛,轻轻一笑,没有回答,只道了声“我明日再来”,转身便飘然出了阁楼。
商之走后,夭绍一人坐在廊下看着炉火,派去找药的侍女迟迟而归,夭绍将药揉碎了放入壶中,再等了半个时辰,方将浓稠的药汁倒入翡翠碗中。
微风斜雨,吹湿面庞,她撩开左臂衣袖,揭下包裹在腕上的纱布,洁白的肌肤上伤痕细长。夭绍咬了咬牙,狠心将刚刚愈合的伤口再度划破,鲜血蜿蜒而下,滴落药碗。
侍女在一旁不忍相看,别开脸道:“郡主,这样有用么?”
夭绍抿着唇不语,眼见原先的半碗药汁被血液不断充盈,即将满溢而出时,她才以碗盖遮住药汁的热气,自己拭去血迹,却不敷药,只用纱布再度绕裹伤痕,宽长飘逸的长袖一旦落下,不露半分痕迹。
侍女推来轮椅,夭绍起身,忍住脑中一瞬的昏眩,道:“走吧,去书房。”
钟晔守在书房的内室外,见夭绍到来,忙迎上去接过她手里的药碗。
“阿彦怎么样?”
“少主运功调息了一日,还未出来。”
夭绍自轮椅中站起,推开门扇,扶着墙壁缓步走入内室。内室不曾燃灯烛,一片黑暗,夭绍只隐约瞧见静坐榻上的身影,摸索着向前,靠近他身边的刹那,只觉有冰雪寒气扑面而至,让她不禁一个冷战。
钟晔跟随而入,将药碗放在书案上,望了一眼郗彦,依旧蹑步关门,退出房外。
夭绍在榻上坐下,燃了火折点亮灯烛。
郗彦在光亮下睁眼,冷似冰封的双眸、雪白无色的面容,竟让夭绍一霎想起塞北绵延无垠的雪地,那里处处苍冷,处处萧瑟,冰雪消融的声响,从来是那般地悄寂安然。夭绍目中酸涩,低头捧了药碗,递给郗彦,柔声微笑:“喝药。”
郗彦接过药碗,抿唇饮了一口,如昨日一般,再度皱起双眉。
“还苦吗?”夭绍心中惴惴,不安道,“我今日是用花露煮的药。”
郗彦不语,神色有些怔忡,垂眸之际有意无意看了眼夭绍的双手。夭绍的左手指尖轻轻而颤,忙拢于袖中,郗彦伸手,紧紧握住她的指尖。他的掌心寒似冷冰,她的手指竟也凉似如夜水,郗彦声色不动盯着她的面庞,夭绍似是被看得羞怯,赧然低头:“药快凉了,还不喝?我费心煮了三个时辰。”
“我喝。”郗彦声音淡柔,慢慢将碗中的药汁饮尽。翡翠碗落下,他松开夭绍的手,将身旁一件狐裘披在她的身上。
“你在发抖。”他轻声道,话语似水,不辨什么语气。
夭绍裹着狐裘,靠入他怀中,眨眼而笑:“如此就不冷了。”
郗彦微微一笑,灯烛映照下的容颜似乎有了几分暖色。
榻侧的书案上卷帛堆积如山,郗彦拿了左侧几卷机密紧急的谍报看过,又默不作声地放下。夭绍在旁瞥了几眼密函上的消息,却是惊疑难定,正想开口询问,不料书房外一阵脚步声仓促响起,偃真的声音在外传来,禀道:“少主,苻公子领着迟空和柔然郡主到访云阁。”
“苻子徵?”夭绍有些奇怪,思索道,“密信上说迟空和柔然的郡主南逃北朝,凭云氏玉令一路皆由云阁的人照应,只是自安邑过了济水后便再无消息,怎么如今竟是和苻子徵一起?”
郗彦静静想了片刻,唇边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起身下了榻,刚走一步,身体却忽然僵滞。夭绍忙扶住他,郗彦捂着胸口,一记猛咳,唇间倏然涌出夺目血色,悉数洒落夭绍的深紫衣袖。
“阿彦!”夭绍的声音中有克制不住的颤抖,两人望着灯烛下那片被血渍侵染发黑的衣袂,一时俱是怔怔发愣。
长久的静默下,风吹窗扇,夜雨飘摇,满室悄然流动着的,唯有支离破碎、沉沉死寂的幽光。
作者有话要说:
☆、不速之行
夜色已深透,前庭堂中灯烛悠晃。苻子徵临窗静坐,慢条斯理品着云阁侍女递上的茶汤。
堂中一侧素青纱幔环拢净玉屏风,里间有少年焦切问道:“云公子,阿姐怎么样?”
短促的沉寂后,有人缓缓出声:“无大碍,左肋的剑伤并不深,只是落水久了,寒气入体,所以昏迷至今未醒。”
那少年没再说话,纱幔后脚步声响起,白袍包裹下的孤瘦身姿被烛光投照出修长的阴翳,慢慢来到堂中。
郗彦雪白的面庞上神色淡静,揖手道:“今晚有劳苻兄了。”
“举手之劳而已,”苻子徵意态清闲,搁下茶盏起身还礼,笑道,“那姑娘既是无什么大碍,我便放心了。早知这对姐弟是你的熟人,我昨夜就该将他们送来云阁,险些误了人命大事。”
郗彦一笑抿唇,唤道:“迟空。”
少年应声走出屏风,俊秀的面庞毫无表情,站到郗彦身侧。
郗彦道:“昨日幸亏有苻兄路过援手,救了你们的性命,恩情弥天,可曾谢过?”
少年望了苻子徵一眼,二话不说伏地叩首,在苻子徵弯腰想要搀扶时,他又迅速抽袖起身,避到郗彦身后,双眸清寒似月,竟是拒人千里的冷漠。
昨夜南渡济水时无意救起这对只凭借一根浮木随浪漂流“姐弟”,不想两人身上皆受了伤,又曾受长河寒潮侵体,因此一直昏迷,直到今晚这少年才苏醒过来,张口便是说“云阁”,苻子徵难得一次善心大发、送佛到西,只是不知为何这少年对自己总是冰冷难亲的疏离,举止言行间更是透着说不出地古怪,仿佛他不是救他们的恩人,而是追杀他们的仇人。
如此不识好歹的人苻子徵生平还是第一次遇到,奈何对方只是一个十三四岁少年,他想计较也难以下手。一时意兴阑珊,辞别郗彦,寥然离去。
郗彦支撑到此时已极是疲累,靠着软毡在案后坐下,凝神调息片刻,才在案上写过药方,交给钟晔:“去把药煎了,找人收拾一处清静的庭院,长孙姑娘需要静养。”
“是。”
见钟晔捧着药方离去,迟空慢慢挪步至郗彦面前,低着头道:“多谢公子收留。”
“应该的,”郗彦望着他,“你和长孙姑娘为何会南逃北朝?”
迟空迟疑片刻,问道:“师父曾说云阁眼线遍及天下,想必公子已听说了柔然的动乱?”
郗彦道:“此事我是听说,只是不太明白内里情由。长孙将军既然是柔然长公主的驸马,身居要位,又素来受女帝恩宠,为何要起兵包围柔然王城、软禁女帝?”
迟空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也知之不详,那日王城突然大乱,师父被长孙将军从宫中接到公主府,匆匆忙忙地,便让我陪着郡主南下。师父给了我一枚云氏玉令,说凭此令沿途可得云阁照应,一路本是无事,不想渡济水南下时,遇到了长靖公主。郡主见到她很是高兴,邀她同舟,未想公主却是剑刺无情,我一人不敌诸多高手,只能趁夜色迷蒙、水浪高涨,以柔然武士不通水性之故,毁了轻舟,拖着郡主飘浮孤木上,方才保得性命。”
“长靖?”郗彦目光微动,“她也来了北朝?”
“是,以我揣测,公主应该只是想带郡主回柔然,以此挟持长孙将军,所以并未有杀意,也不曾对我们下狠手。”
郗彦静默不语,迟空想起什么,伸手从怀中取出两卷锦帛,低声道:“师父本有两封书信让我交给公子和鲜卑主公,不过……我们在济水上漂流那么久,等我醒来后……信帛就成这样了。”
他话语愧疚,面容间的冷傲神色也淡却了几分,郗彦叹了口气,接过帛书打开,只见上面的墨迹果然浸水湿透,早已模糊不辨。
“你不必太自责,”郗彦淡淡道,“信上写了什么,我大致能猜到。”
迟空眼眸一亮,稍觉释然,又道:“不过有一件事,长孙将军倒是曾亲口嘱咐过我。他让我问公子: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承诺?”
郗彦怔了怔,微微移转面庞。
窗外细雨拂动,夜色寂寂,依稀可闻风声笼着浓郁的树影悄然飘散。
迟空道:“长孙将军说,若公子还记得当初的承诺,那么请代他照顾好那个人,此生不要让她再受伤害。”
郗彦没有言语,只是皱紧了双眉。
灯火融照着那抹白衣秀影,沉静深泓,宛若是化成了一尊玉石雕塑。
.
雨后晴日,春风和暖。宫城墙下柳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