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人生





叫到现场。狼可以撕开猎物的尸体,于是就为大家提供了足够享用几天的美食。狼有时会闹着玩地扑向狡猾的乌鸦,乌鸦则会在狼进食的时候啄它的屁股。两种动物不仅能和平相处,而且很显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依据大自然的效率法则和数千年的经验逐渐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还有一种更为错综复杂又难以言明的默契配合,狼也是其中的关键角色。这种默契配合通过数以千计的社会各界人士在多年的研究、策划、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巧妙地实施之后,终于成功地将狼引进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这一壮举体现出来。释放到公园里之后,狼群的状况令人大喜过望:它们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茁壮成长、生儿育女,超过了最乐观的估计。诚然,在如此周密的行动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了一些麻烦和问题,但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严重,许多当初持怀疑态度的大农牧场主变成了重新引进狼这项行动的坚定支持者。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它们与人类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有助于改善两者的生活环境。    
    得知这种食肉动物再次漫游在黄石公园广阔的大地上,成千上万的人欣喜若狂。这一行动的巨大成功至少发出这样一个积极的信号:今后人与狼是可以和平共存的。实际上,狼与人之间的这种默契配合正是你和你的公司同你的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甚至竞争对手之间合作关系最形象的比喻。    
    启示: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个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不讲求合作、不懂得多赢策略的人很难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第一章 从动物的生存智慧中探索自己的处世之道没有奉献难言更好

    16没有奉献,难言更好    
    ——为了同伴甘冒死亡危险的贝尔丁地松鼠    
    一群贝尔丁地松鼠在丛林深处快乐地游玩,它们时而三五成群地互相追逐,竞赛般爬上一棵高大伟岸的松树,时而聚集在低矮的灌木枝桠下面,像是要开什么重要的会议一样,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更有甚者,竟然有好几只年轻的小松鼠躲避开“众人”,在某个僻静的角落里厮耳磨鬓打情骂俏。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妙。    
    这群可爱的小家伙啊!它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危险已经在向它们迫近了。一只饥饿的苍鹰在天空中盘旋着,一双机警而犀利的眼睛像一对监狱塔楼上的探照灯,在一寸一寸地扫视着地面的一举一动。当它发现这群小松鼠的时候,突然变得很高兴,一对钢劲有力的翅膀像飞机的机翼一样平展在高中,一动不动。苍鹰知道,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盲目地俯冲下去,会吓跑这群猎物的,虽然无论如何这群松鼠中一定会有那么一只成为自己的早餐,但这样做会无端地消耗自己的体力。    
    当苍鹰在思忖着这一切的时候,一只警惕性较高的贝尔丁地松鼠似乎嗅到了不祥的气息,蓦然前腿离地站了起来,两只小眼睛骨碌碌地转了转便看到了头上的敌人。它是第一个发现险情的,如果此时它不去多管“闲事”撒腿就跑的话,相信,它是最容易逃脱厄运的。可是它没有,只听一声尖利的呼叫打破沉寂响了起来。听到警告声,它的同伴触电般飞快地逃散开来,片刻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原地里只剩下这只最先发现危险的小松鼠。虽然它放下两只前腿后,也想拼命地用力逃开,一切都已经迟了。只见天空中的那只苍鹰如同黑色闪电般俯冲下来,尖利如钩的双爪死死地抓住了它的头颅并飞快地向前面不远处的悬崖上飞去……    
    动物中不时表现出来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一直使生物学家们感到困惑。达尔文注意到,一些蜜蜂或黄蜂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它们为了保护蜂巢安全而对入侵者发起进攻,但自己也会很快死去。他认为,一个巢穴中的昆虫都是有亲缘关系的,因此它们会为了整体利益不惜作出自我牺牲,以使家族能够继续生存、进化下去。在美国生物学家李·杜格金的新书《骗人的猴子和蜜蜂公民:动物与人的合作天性》中,这种理论被称为“家庭选择”,它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蚂蚁、蜜蜂、黄蜂能够放弃自己生殖的机会而全力帮助家族中的“女王”繁衍后代。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动物间的无私互助并不局限在“亲戚”内部,为此生物学家们又发展了第二种理论——“互惠利他主义”,用杜格金的话来说就是“你帮我抓背我帮你抓背”。例如,一种名为guppy的鱼经常成双结对离开鱼群去“侦察”附近有没有危险的食肉性鱼,它们彼此间非常忠诚,很少有哪条鱼会畏缩不前,让同伴独自承担这一危险任务。与此类似的现象还有,雄狒狒在发情期往往会结成“拍档”,互相帮助对方将“情敌”打跑;而一些雌雄同体的鱼在交配时会轮流产下卵或精子。    
    第三种理论是“集体选择”,它指的是一群动物中的个体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自我牺牲。“集体选择”理论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墨西哥索诺拉沙漠中的一种蚂蚁,与普通蚂蚁不同,这种蚂蚁是几个没有“亲戚”关系的家族杂居在一个蚁穴中觅食。生物学家们认为,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动力是蚁穴之间经常发生的战争:只有强壮有力的蚂蚁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而充足的食物保障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另一种现象,生物学家们用“衍生互助论”来解释,这种理论认为,动物会通过协同作战来共同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而每个动物都会从中得到好处。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母狮是集体捕捉猎物的,但是生物学家们最近在坦桑尼亚塞伦格地国家公园中经调查发现,母狮只有在猎杀单独难以对付的大型动物时才会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无论人们对动物间互助协作的动机如何进行解释,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并在自然选择中保存自己,并发展壮大。    
    启示:一个没有人为之献身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强大的民族;一个没有人为之奉献的集体,不可能成为先进的集体;一个没有一方愿意奉献的家庭,也很难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


第一章 从动物的生存智慧中探索自己的处世之道不经调查勿下结论

    17不经调查,勿下结论    
    ——忠诚为主的大象甘帕蒂    
    甘帕蒂在它的主人卡莱姆眼中,是全亚洲体格最大、素质最优、智商最高的大象。甘帕蒂身高足有3米,体重已逾4吨,四肢粗壮如树干,硕大的脚掌曾不止一次地将硕大的野熊踏成肉酱。不过,甘帕蒂对主人一家却极其驯服,并且甘愿当起了主人卡莱姆尚在吃奶的儿子的“保姆”。每当卡莱姆和妻子要去挑水或是做饭,两人就会在被拴着的大象面前划一个圆圈,把孩子放在里面。他们会给它下一道命令:“大象,别让他跑到外边!”这样,每当小孩想爬出圆圈之外时,甘帕蒂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捉回来。    
    一天下午,女主人取出一只大陶罐到河边汲水。过了好大一会儿,她仍未回来。卡莱姆朝着妻子远去的方向高声呼叫,但没有回音。此刻,森林中显得死一般的沉寂,只有哗哗的流水声。    
    妻子有可能出事了!卡莱姆着急地用脚跟在大象面前划了一个圆圈,把孩子放到里面。他命令道:“看好他,甘帕蒂。”然后他向河边飞奔而去。    
    在野芒果树遮天蔽日的绿荫下,甘帕蒂被一根粗大的铁链子拴在树旁。孩子躺在甘帕蒂的大鼻子下面,紧挨着它那粗壮的脚趾旁,正仰脸冲着它笑呢。他做什么都行,但只要他想爬到圈外,就会被甘帕蒂用它那翻卷自如的象鼻捡起来,重新放回圈内去。甘帕蒂喜欢向孩子表演它的“绝技”:用它的鼻子吸进一撮土,又把土吹起来;有时它还会掸掸孩子身上的灰,或是驱赶蚊蝇;有时吐出一滴绿色的唾液,滴在孩子的肚子上,逗得他咯咯直笑……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沉没在远处的山林之中,钻石般的星星开始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气温降得更低了,孩子又饿又冷,开始哇哇哭闹起来。许多野兽在暮色中时远时近地嚎叫着,中间还夹杂着猫头鹰凄厉的尖叫声。    
    在离大象不远处的草丛,同样饥饿的3只土狼已从洞中溜了出来,开始寻找可口的晚餐了。    
    它们通常是以腐尸为主食,但也常常会叼走任何小而无助的鲜活动物果腹。它们听到了孩子的哭声,这些贪婪的家伙,带着它们能够撕碎一切的锋利武器——牙齿,快步朝目标逼近。    
    在宿营地,大象甘帕蒂开始为孩子的安全焦虑不安起来。它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妙,它卷着树叶朝哭闹的孩子扇动着,但无济于事。它又举起自己的长鼻子大声叫唤着,催促主人快点儿回来,但始终不见他们的身影出现。    
    甘帕蒂嗅出了土狼的气味,它不禁打了个冷战。甘帕蒂再一次把孩子放到自己脚旁,并发出尖厉的长鸣以示警告。    
    大象有着极其灵敏的嗅觉,但视力欠佳。直到土狼进入宿营地,甘帕蒂才看到它们。土狼的出现令甘帕蒂恼怒地走来走去,扯得那根拴着它的铁链哗哗作响,它又一次发出隆隆的吼声。    
    土狼采用了惯用的“战术”:一只土狼坐在大象无法靠近的前方,那双闪着绿光的夜视眼贪婪地盯在孩子身上,吸引大象的注意力;另外两只则开始绕到大象身后去,准备偷袭。    
    突然,甘帕蒂运足千钧之力向芒果树撞去,想把它撞断。然而粗壮的树干太结实了,它没能成功。它喘了一口气,又猛然转身朝那只坐着的土狼冲击,机敏的土狼一跃而起,逃开了几步。它身后的两只土狼趁机扑向孩子,甘帕蒂则又像阵旋风似的转过身咆哮着朝它们冲击,吓得它们赶紧逃开。    
    甘帕蒂再次鼓足力气向那棵巨树撞去,这次芒果树发出刺耳的嘎嘎声,差一点就要裂开了。这时孩子却嚎啕大哭起来,并茫然地想要爬走。甘帕蒂只好放弃了撞倒芒果树的努力,它甩出长鼻子,把孩子又卷了回来。它靠着那棵现已倾斜的芒果树,不时地摆着头,凝神注视周围的动静。    
    土狼们已经饥肠辘辘,更想孤注一掷,它们又开始慢慢靠近目标。它们畏惧地望着大象,但绝不希望半途而废。没想到,甘帕蒂突然发起了闪电般的进攻,一只冒进的土狼已被大象踩在脚下,还来不及发出惨叫就变成了一堆肉酱。甘帕蒂胜利地吼叫一声,把死尸轻松地扔在了一边。另外两只则吓得四处逃窜,宿营地又恢复了暂时的和平。    
    孩子枕在甘帕蒂前腿之间的小土堆上,又饿又困,一边抽泣,一边打着盹儿,嘴里还咬着一截甘帕蒂给他的甘蔗。渐渐地,他沐浴在大象轻柔、温暖气息中睡着了。午夜过后不久,大象甘帕蒂也打起盹来。    
    不知什么时候,孩子惊醒了,翻身坐起来,又开始爬来爬去。当大象醒来时,孩子已爬出了它的活动范围。在凌晨昏暗的光线下,甘帕蒂发现两只土狼又在逼近,而孩子仅在土狼几米之外。    
    甘帕蒂怒吼着,使劲全力想挣脱颈上的铁链,粗硬的铁链深深勒进皮肉里,鲜血涌流而出。    
    土狼抓住时机,跳跃着向孩子扑了过去。几乎同时,拴着甘帕蒂的巨树被它轰然挣倒了,倒在大象和孩子身上。断裂的树枝和哗哗作响的树叶把大象和孩子都罩在下面。这声巨响令两只土狼大吃一惊,它们吓得像闪电般消失,再也不敢冒犯大象了。    
    当卡莱姆和他的妻子喘着气跑回宿营地时,他们只看到倒地的大树和大树下面的甘帕蒂。可他们的孩子呢?    
    他们翻开树叶和枝干到处搜寻。终于发现孩子正躺在蜷曲的象鼻里熟睡着。泪水涟涟的女主人一把将孩子抱入怀里。孩子浑身是土,还有几处擦伤,但总算完好无缺。    
    甘帕蒂仍躺在树下,双目紧闭艰难地呼吸着。“蠢货!叛徒!”卡莱姆怒斥道,“我把孩子托你看管,你却想走开,丢下他不管!”    
    卡莱姆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责骂甘帕蒂。他把压在上面的树枝挪开,解开了拴着甘帕蒂的铁链。    
    大象前脚撑在地上,用力把压在身上的树枝抖开,它终于站了起来,    
    可伤口仍血流不止,身体因剧痛不停地抖动。    
    “你这没用的叛徒!”卡莱姆咬着牙说。巨象站在那儿,为自己干的错事又羞又悔,不住地低头舔着鼻子。    
    “快看!”女人惊愕地张着口,就在甘帕蒂抖落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