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精灵-马瑞芳
(十四)精灵-马瑞芳
主讲人简介:
马瑞芳,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著有:学术专著《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幽冥人生》、《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马瑞芳讲聊斋》等;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随笔集《学海见闻录》、《假如我很有钱》、《野狐禅》、《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条》。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纪实散文奖、全国电视星光奖一等奖、全国长篇小说奖、首届全国女性文学创作、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散文一等奖等。
内容简介:
聊斋的妖精或者是精灵故事,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一篇一个新样式,一篇一种新生物,一篇一种新内涵,给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感到新奇感,这些妖界或者是精灵它们表现为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聊斋的妖精种类繁多,大自然有什么生灵,聊斋就幻化出什么样的精灵。天上的小鸟,水里面的白鳍豚,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深山里面的狼虫虎豹,都可以变幻成精灵甚至是美丽的精灵;第二个特点,聊斋的这些妖精,它不像《西游记》的妖精三头六臂、踢天弄井,它和易可亲,它跟平常人一样,它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人们不觉得它是异类,也想不到它是异类,更可贵的是聊斋妖精不吃唐僧肉,它帮助人,它爱护人,它情重于山、义重于山;第三个特点,就是聊斋的这些妖精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而人”,它又是物,又是人,又是妖,又是人。他们一直就像平常人一样生活着,到了关键时刻,它的异类身份暴露了,异类和人交往的原因前因后果来了一个总交代,小说就写完了。这样一大批聊斋的精灵故事,仅仅是为了好玩吗?不,它有第四个特点,蒲松龄善于在这些精灵故事当中,在这些异化故事当中寄寓哲理。
蒲松龄写妖精,他的艺术创造就是他有一个拿手好戏,他特别擅长塑造亦物亦人、亦妖亦人,就是他把这种生灵原有的那种生物性和人的个性结合起来,使得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平常的人,她不会是妖精。我们在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感受的是人世间的穷通祸福,现实生活当中的爱恨情仇。
吴组缃教授写过这样两句诗:“虫鸟花卉畜与鱼,百千情态足愉娱。”什么意思?《聊斋志异》的精灵是由虫、鸟、花、木、水族、走兽幻化而成的人,这些千姿百态的生物和人的个性,结合成一些特殊的形象,构成了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是倍受各阶层、各个知识结构读者欢迎的成人童话,给我们带来阅读惊喜,阅读快乐,所以就使得《聊斋志异》有着日久弥新的永恒生命力,也使得研究者能够不断地发现新意。
全文:
(人们都说蒲松龄的一生就是一出封建女人的悲剧,所以当他报国无门齐家无术的时候,他就把目光对准了身边饿大自然,在蒲松龄的笔下,各种动植物都幻化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精灵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一位文学家在作品中刻画过如此众多的动植物。而且这些精灵已经不再是前人所定义的蠢笨邪恶的妖孽,而是颇具人性的。那么,蒲松龄究竟写过多少精灵呢。他想通过这些精灵告诉我们现代人什么道理呢?)
聊斋的妖精或者是精灵故事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一篇一个新样式,一篇一种新生物,一篇一种新内涵。给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感到新奇。这些妖精或者是精灵它们表现为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聊斋的妖精种类繁多,大自然有什么生灵,聊斋就幻化出什么样的精灵。天上的小鸟,水里面的白鳍豚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深山里面的狼虫虎豹都可以变幻成精灵,甚至是美丽的精灵。第二个特点,聊斋的那些妖精它不像西游记的妖精三头六臂,踢天弄井,它和易可亲,它跟平常人一样,它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人们不觉得它是异类,也想不到它是异类。
更可贵的是聊斋妖精不吃唐僧肉,它帮助人,它爱护人,它情重于山,义重于山。第三个特点,即使聊斋的妖精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而人”。它又是物,又是人,又是妖,又是人。他们一直就像平常人一样生活着。到了关键时刻它的异类身份暴露了,异类和人交往的原因前因后果来了一个总交代,小说就写完了。这样一大批聊斋的精灵故事,仅仅是为了好玩吗?不!它有四个特点,蒲松龄善于在这些精灵故事当中,在这些异化故事当中寄寓哲理。
(《聊斋志异》创造了很多奇特而富情意的异类,狼虫虎豹小鸟蜜蜂等各种生灵纷纷来到人间。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可写的精灵很多。然而蒲松龄在《化姑子》里却把奇丑无比的动物香獐幻化为精灵。那么这个香獐精,为什么要到人间走一回。蒲松龄通过香獐精想要表达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聊斋美妙的精灵《花姑子》,这大概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聊斋故事。咱们平时要骂一个人,咱们说你看这个人长得不是个样”獐头鼠目“,但是蒲松龄异想天开,他就借獐的形体和麝香治病的原理,他创造了章叟和花姑子这样一对香獐精的父女形象。小说里面的男主角安生,现在观念看,他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他喜欢放生,他看到了被猎获的动物他就花钱买来放掉。
他有一次曾经花钱放生了一只香獐,后来当他夜行马上就要被蛇精一口吞掉的时候,被他救的那个老香獐就变换成一个脚步灵活的老头,自称是姓章,出来把安生救走了,然后请他回家,到了家里面章叟的女儿花姑子出来了,安生对花姑子一见钟情,花姑子山东话叫”花骨朵“。”花骨朵“就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这个名字多好,小说写花姑子一出来用了四个字:芳容龆齿,芳容就是很漂亮,龆齿就是儿童换乳牙。也就是说花姑子就像花骨朵般美丽的小姑娘。她年龄很小,她又很漂亮,她看到安生之后用了十二个字写她的表情:秋波斜盼,嫣然含笑,殊不羞涩。
她好奇地看着个安生,微微地一笑,一点都不感到羞涩。她太小了,她在男人跟前她还不知道要害羞或者是假装害羞,她太天真太烂漫。蒲松龄写这个小女孩用两个细节就把她写活了,两个什么细节呢,叫做酒沸,就是温酒的时候酒溢出来了。第一次是真沸,安生到这家来,章叟要招待他,就让女儿出来温酒,他的女儿拿着小秫秸在那儿插玩具结果把酒给沸了。老头很不高兴,教训他的女儿,说这么大的孩子还玩儿小孩子的玩意,安生却说,从她插的这个玩意看出来她太聪明,这是一个细节,写小女子性情所谓点缀如画。第二次是假沸,安生对花姑子一见钟情,章叟出去了,安生就赶快追进房间,这是个什么细节呢,这说明她的爱情觉醒了她非但不去向父亲告安生的状,她反而保护他。她不仅是爱情觉醒,而且她太机灵太聪明了。这样安生就对这位花姑子感情非常深,害了相思病而且奄奄一息眼看就没命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姑子冒着危险跑到安生家给他治病。
小说里面写怎么治呢,到那儿去两只手按安生的太阳穴。安生就觉得有一股神奇的麝香进入了自己的脑子然后穿透了全身,接着汗满天庭,渐达肢体,就好像服用了神奇的麝香安神丸。病好了,这是一段非常生动的描写,这几暗点这个花姑子她是个香獐精。但是我们又说这是一段诗意化的描写。为什么呢,因为根据中医中药的解释,麝香长在獐类的哪一种身上,长在雄性身上,所以它应该对应的是章叟而不是花姑子,但是蒲松龄诗意化地写了花姑子能用麝香来治病。
章叟虽然是被安生所救的香獐,但是他又是一个封建家长,他反对自己的女儿和安生私相恋爱。在他看来恩情是恩情,礼教是礼教,这是两回事。所以花姑子和安生私会,章叟就骂她,玷我清门,你玷污了我们家清高的门第了。女孩子不能这样做,他斥责他的女儿然后把他们拆散。这个时候的章叟完全是一个讲究封建礼法的家长,甚至我们可以说是个头脑僵化的不通情理的家长。两个小青年明明这样相爱了,你就顺水推舟就行了,他不,我要讲我认准的道德。但是当安生被蛇精所害,死了。章叟跑到阎王跟前,哀之七日,这个情节可以和历史上著名的”秦庭之哭“相媲美。
(据《左传》记载,在春秋时候,吴国出兵侵略楚国,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楚国的大夫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救兵,但是秦王不肯出兵,申包胥没有办法,就站在秦国的宫廷前靠墙而哭,一直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王。于是,秦国派兵把吴国打败了,楚国得救了。后世用”秦庭之哭“指向别国请求救兵或者哀求别人救助。)
而这样一个香獐精,他竟然为了救安生,他在阎王爷跟前也哭了七天七夜,感动得阎王爷同意了。这就故意地把这样一个野兽香獐精和历史上的正人君子相提并论。所以蒲松龄提醒大家,这个香獐精他和名留青史的正人君子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随着情节的发展渐渐地暴露了自己的异类的身份,渐渐地暴露了他们为什么来和人打交道的目的为了报恩。
咱们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和人相处有两条重要的原则:第一条是你要重然诺,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大丈夫说了话就得兑现,不可以轻诺寡信食言而肥;第二条原则,感恩图报,受了他人的恩惠你就得报答,哪怕是用你的宝贵的生命。在蒲松龄生活的那个时代颇有一点礼崩乐坏世纪末的意思。一些人根本不讲究传统的道德,甚至于不讲究朋友之间的交情,只讲私利。多年的老朋友我都可以落井下石,蒲松龄就根据他理想主义的概念,他创造了一大批说了话算数,重然诺重情义讲义气的妖怪形象。
这些妖怪或者这些精灵,它们为了一个”情“字,为了一个”义“字,甚至为了人的一句玩笑话,纷至沓来都来了人间,然后就给我们演出了一幕一幕叫我们感到回肠荡气的悲欢离合。香獐精受了人的恩惠千方百计地报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恩人的生命。这样的禽兽能够让那些不讲道德的人感到惭愧。不讲道德的人禽兽不如,这两个香獐精,我们翻开书本看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哪是妖精,都是和易可亲的一点怪异色彩都没有。老头耿直憨厚倔强,少女钟情聪明可爱,一点异类色彩都没有。所以我们说这一对香獐精是一对义贯长虹的父女,两个人很不相同但是殊途同归,表现他们美好的心灵。章叟感恩图报报答安生,花姑子爱上安生甘愿牺牲自己来换取安生的安全,它们是”情“和”义“的化身。所以蒲松龄在《花姑子》里面把人的那种至善至美的感情富赋予了异类,就是创造出一种优美的勇于奉献的超然的境界,太感动了。
(香獐精父女虽然外貌丑陋,但是在蒲松龄眼中他们是情和义的化身,这里体现出了蒲松龄万物有情的平等思想。在这个世界中,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应该互帮互助,这是值得日益深受环境恶化影响的现代人深思的。当然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最擅长的还是爱情描写,那么这些大自然中的精灵是依靠什么获取人间书生的爱情的呢?)
蒲松龄写妖精,他的艺术创造就是他有一个拿手好戏,他特别擅长塑造亦物亦人,亦妖亦人,就是他把这种生灵原有的那种生物性和人的个性结合起来,使得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平常的人,他不会是妖精。我们在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感受的是人世间的穷通祸福,现实生活当中的爱恨情仇。比如聊斋写了一个非常短的故事只有七百字,叫《绿衣女》。它写的是于生,这个于生是我们山东青州人,他在深夜寺院里面读书,突然有个少女悠然而至,字门外就说了一句:于相公勤读哉。很亲热但是一点都不轻佻。
这个于生就很疑惑,深山里面哪来的女子,接着,推开门进来了笑嘻嘻的一个苗条少女穿着绿色的衣裙,所谓绿衣长裙,婉妙无比。于生发现她长得特别漂亮言谈也特别有教养他就判断这个人不是人而是妖精。他就一再追问,你住在什么地方,这个少?
页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