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媳妇 作者:随风月影兰(潇湘vip2013.12.25完结)
“祸福无常,但知秋不会改变,问心无愧便好;前途未卜,可以遇山开山、逢水架桥,怕什么呢?”冷知秋回过头,按住母亲的手,反过来安慰她。
冷刘氏心神定了定,微笑道:“哎,瞧你这大人模样!你呀,还是个孩子,今年九月才及笄呢,却要先嫁做人妇——知秋,娘先提前给你梳个及笄的福气。”
说着,她把女儿的脑袋摆正了,梳子轻轻落在发根细密的头顶:“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
她缓缓的、边梳边念着祝福的话,眼睛看着镜中女儿那张不用妆点就如玉面仙子般的小脸。
依稀忆起当年自己出阁嫁人时的情景,想到红彤彤的世界花团锦簇,想到新婚之夜的慌乱羞涩,想到当年冷景易为她画眉赋诗、满眼怜惜……这真是女人一辈子最珍贵的记忆。
她暗暗祈祷,但愿女婿也能好好对待女儿,一如当年冷景易对她。
冷知秋换上红绢衫,红夹袄,大红百褶裙绣彩凤金线,大红嫁衣袍戴霞帔,针针线线都极致细腻。
那是她自己绣了多年的图案,绣的时候没想到要嫁人,只想着把幸福美好的东西精心雕琢。这会儿穿在身上,才发觉并没有多少幸福的感觉,反而压在身上沉甸甸的。
“娘,爹爹有没有去置办田地?”她突然问。
“不急,等把你的婚事操办妥当了,家里空闲下来,你爹自会去料理。”
冷知秋再坐下,冷刘氏开始为她绾发束髻。
“这会儿还没开春,等到置地再有收成,好歹也要一年半载,家里恐怕不够用度吧?”
“做营生自然是不容易的,哪一样不要时日和本钱?你爹现在是傲气,等过段时日,心气磨平了些,娘再劝劝他,给人做做西席,或者干脆开个书塾,收几个子弟教书也成。总之,你不用替我们操心。”
冷知秋点点头,父亲要是能放下心里的芥蒂,抛下过去的荣耀,他一身才学,又何愁没饭吃?
梳好头,就等着花轿上门,再戴上凤冠和红盖头。
但这会儿不急。
母女俩还有许多话要说。
冷知秋轻揉着母亲冻疮未愈的手,听着院中父亲和弟弟招待几个打杂办事的男丁婆子妇女。
“娘,以后杂事多让自予去做,他是男孩子,不怕皮糙。您这手可别再折腾受苦,看这冻疮红光发亮的,若是不好生将养,日后留下痕迹,就难看了。”
冷刘氏笑起来:“娘都这把年纪了,还要养得多娇嫩呀?”
“哎,此话不妥。爹和娘正当盛年,爹爹常与诗书为伴,岂能少了娘红袖添香?若是翻开唐诗宋词,吟哦杨柳春风,娘伸出一双手来,却是粗苯如老木桩子,爹爹这书可就看不下去了,哈哈……”冷知秋取笑自己的母亲。
脆生生的笑传到屋外,像春日里最嫩的草心,清新而甜润。
院子里顿时静了一下,人们互相看看,神色复杂。
只有冷景易不知外面的风言风语,心情愉快地招待着客人,指挥办事。
巳时,项家族亲几个人先来抬嫁妆,就在冷家吃饭,人多嘴杂,到底是把流言捅破了。
冷景易不经意听到几句,惊得目瞪口呆,良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铁青了脸,走进冷知秋的闺房。
“知秋!”
母女俩一看他脸色和语气,都愣住。
“你初九那天出门,都干了什么好事?”冷景易狠狠盯着女儿。
冷知秋莫名其妙地迎着他的目光,“怎么了?”
“外面有人说你和一个风流书生搂搂抱抱、苟且下流,还和你未来小姑争风吃醋!你!你就出去那么一次两次,就给我惹一身膻!快说,到底是不是真的!?”冷景易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冷刘氏“啊?”一声,惊得差点昏过去。
冷知秋愕然半晌,费解的问:“搂搂抱抱?和小姑争风吃醋?谁说的?”
“外面人人都这么说!”
冷景易的声音明显提高了,这表示他快气疯了。三人成虎,更何况人人都这么说,就算没那回事,也会变成“既定事实”。
冷知秋皱眉。
“知秋没有做这种事。”语气淡然,不容置疑。
这脏水来得既突然,又莫名其妙。她自问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是谁在背后乱说?
冷刘氏捶着膝盖、痛心疾首:“老爷你还不了解自己女儿吗?知秋怎么可能做那样的事情?”
冷景易冷静了一下,想想女儿的确不是那种不守规矩的人。“那为何外面会有这些议论?”
冷知秋摇摇头,“我根本不认得项家小姑,谈何争风吃醋?初九那天,倒是真碰上一个书生,不过是我踩坏了人家一只鞋,到裁缝铺里商量修补一下,为此还欠了裁缝师傅一两银子,前儿个还让自予替我去还钱。事情就是这样——爹爹,我也不曾得罪什么人,一时真不知这流言如何生起。事已至此,只能且行且看,爹爹您替我打听问问,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
☆、020 二折
冷景易沉吟了一会儿,便出去了。
过了未时,午宴散,只等花轿临门。
因为突然出了事故,冷刘氏长吁短叹,担心不已。
冷知秋却依然淡定如故,坐着无聊,她便拿起一本苏轼的文集,叫母亲一块儿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她念着词,面带微笑。
“知秋喜欢东坡先生的豪迈,我心无碍,何须忧愁?娘,以前那么大的公侯将相,爹爹都能办了他们的案子,如今我这小小风波,何足挂齿?”
冷刘氏苦笑:“越是庶民百姓的鸡毛蒜皮,越是扯不清源头,和那些公案不同。人言可畏,你还是小心些为好。”
正说着,外面锣鼓声响,鞭炮突然咆哮起来,炸得人头皮发麻。
有男子声音笑闹着在院子里响起,应该是来迎亲的项家人和轿夫。
冷知秋不管外面那些繁文缛节、风俗习惯,稳坐如山,继续陪着母亲说话。
直到冷景易和冷自予进来催促,她才叹了口气,依依不舍的起身,给爹娘跪下行礼、奉茶,辞行。
戴上凤冠,盖上厚厚的红盖头巾,她的人生就要迈开新的篇章。
而新的篇章,是从头上喜帕下方仅可见一尺地面的视野开始。
冷自予背起冷知秋。
“知秋姐姐,你这凤冠霞帔恐怕比你自个儿人还重。”
“你背得动么?”
“两个你,我也背得动。”
“自予,姐姐一直想不明白,你看上去细瘦细瘦的,怎么身手比那唱戏的武生还要好?谁教你的?”
事实上,冷自予箍在冷知秋腿上的细胳膊,用力过度,疼得她直咬牙。
“当然是宝贵表哥呀。”
冷自予迎向围上来的人群。
冷知秋胳膊和背上不知被谁碰了一下,说不出的难受。
“自予,你走快点,最好跑起来。”
听到的人哈哈哄笑起来:“新娘子等不及上花轿了!”
“咳!”冷景易沉着脸,威严的咳嗽了一声,好歹把这混乱的场面压下去一些。
冷自予飞跑了几步,就把冷知秋送上了花轿。
冷知秋吐了口气,接过母亲递上来压轿子的那口樟木小箱子,放在身旁。
吹吹打打,鞭炮再响,外面嬉笑声一浪盖过一浪,当然不乏恶毒的流言蜚语。
她静静坐在轿中,对那些声音充耳不闻,只是细细回想,从媒婆上门那天开始,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为什么一个秀才会教自予习武?为什么项家的亲眷粗鄙不堪?为什么未来婆婆粗壮如牛、说话野蛮?为什么自予不识字,还说项家的人都不喜欢看书识字?她又是在哪里得罪了什么人,以至于选在新婚大喜的日子给她打雷下雨难看?
她不知道,凡是迎亲队伍经过的地方,有多少人夹道围观,窃窃私议,这万人空巷的程度,比苏州知府的衙内娶妻、苏州首富钱多多纳十三姨还要热闹。
“怎么项宝贵没出来迎亲?”有个大嗓门妇女失望地喊。
“就是啊,都快一整年没见着他的人影,还以为今天能看到呢……”另一个妇女同志嘟哝。
“还不是因为被戴了绿帽子?叫我我也不肯出来迎亲。”一个满脸长痘的胖姑娘愤愤然道。
……
这围观的人,十有八九是女性,可都是冲着看新郎官来的。
当然也有男子,他们就是好奇,想看看给苏州第一美男子戴绿帽的冷家美女,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虽然明知道新娘子坐在花轿里,他们是不可能看到的,但还是不死心的跟着花轿走,直追到了西城项家。
此刻,项家也已经人人皆知那个传言,不过不是桑柔禀告的,而是满院子几十桌酒席上散播开来的。
项文龙和项沈氏夫妇俩又惊又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各项婚庆程序都顾不上了,在第三进院子里逮着项宝贝问话。
外面吉时的鞭炮惊天动地,吃酒的宾客乱纷纷、鸡飞狗跳。
项家的几个下人哪里管得过来?
花轿临门,公公婆婆小姑通通不见人影,新郎官悠哉悠哉地躺在自己屋里“养伤”。
结果,竟然就没人来迎轿子,孤零零停在大门口,被围观的人堵得水泄不通。
如此尴尬地等了片刻,冷自予等不下去了。
他悄悄进去找到桑柔,问:“桑姐姐,我表舅、表舅母还有宝贵表哥他们人呢?”
桑柔正忙着给各桌上菜,不耐烦的道:“奴婢这里忙着,什么也不知道呀。”
他心里有些受伤。昨天,桑姐姐还和他亲昵说话,今天就又疏淡得形同陌路了。
一个白须白发的老人,穿一身赭红的袍子,站在门口迎宾,忙得应接不暇,几次把客人的礼单弄丢在了地上。
他上前帮忙捡起来,一边问:“三爷爷,我表舅他们人呢?”
“哎哟,你说什么?老头子头晕得厉害,听不清。”三爷爷喘着气大声喊。
看他老眼昏花、快要抽风的样子,冷自予就不再抱什么希望了,转向正在一桌酒席上吃得热火朝天、猜拳吆喝的一个三十上下的青年男子。
“表叔叔,宝贵表哥人呢?”
那叫沈天赐的男子正喝得满脸通红,兴奋上头,一把推开冷自予:“去去去,玩你自个儿的去。”又对旁边一个酒肉朋友吆喝:“来来,再来一轮,这次要是兄弟我再输,我就倒着喝掉这壶酒!”
冷自予四顾茫然,皱眉叹气。想了想,他决定先去项宝贵房间里找找。
大门外,唱礼的先生和媒婆都着急起来。
“这吉时不等人,怎么搞的?”
“就是,风流书生的案子都过去好些天了,怎么这项家人一点准备都没有的?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了成亲大礼的吉时呀!那可是关系一辈子祸福的事!”
人们议论纷纷,从对新娘子的嘲笑不满,慢慢变成了一种同情可怜。
院子里忙碌的桑柔眼角瞥过花轿的红影,冷冷笑了一下,那笑不过是抽动了一下面皮和嘴角,转眼消失。
花轿内,冷知秋不慌不忙地抱起樟木箱子……
☆、021 初会
冷知秋淡淡地问外面的人:“离吉时还有多久?”
唱礼的李先生道:“马上就到了,真是急煞人!若是错过了,可怨不得在下。”
“先生,吉时为大,还是过门三礼为大?”
所谓过门三礼:下轿、登门、入堂。下轿时,新郎踢轿迎新娘;登门时,新娘要先跨过火盆;入堂比较简单有爱,一对新人相携进入礼拜的大堂,也有地方是新郎等在大堂里,新娘独自进门,风俗各异。总之,都是为了辟邪祈福。
李先生想了半天,才道:“错过吉时,这亲就结不成了,还会遭天谴,应当是吉时为大。”
冷知秋道:“既然如此,妾自踢轿门,自过火盆,自入大堂。”
等过了两年之期,她再自己离开,回到冷家,倒落得干干净净,也算有始有终,前后一致。
围观的人都惊住了。
没有新郎,没有项家任何一个人,轿门打开来……负责燃放炮竹和吹奏乐器的人都呆呆望着,不知该不该行动。
他们眼睁睁看着新娘子抱着压轿的箱子,款款步下花轿,转身踢了两下轿门,一抖裙裾,甩开一路尘嚣,却是暗香怡人,那身娇红衣袂流水般挥洒,如花绽放,属于女子的潇洒,随着这隐约的香气和一片嫣红的颜色,迷乱了世人的眼。
冷知秋微微抬起喜帕一角,仔细看了看火盆的距离,对于她来说,穿着这身繁琐的衣裙,要跨过去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她正抬脚半尺高,腰上突然一紧,还未回过神,后膝弯上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往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