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媳妇 作者:随风月影兰(潇湘vip2013.12.25完结)
“你们滚不滚?尤其是你,恶婆子!”冷景易脸色铁青,目光凶狠,已经忘却自己平日修养。
这一片喧哗吵闹,让冷知秋又是一阵天旋地转,这次她不让自己昏倒,深吸了口气,面色如纸的走到大门口,朗声道:“我娘不喜吵闹,你们都安静!从现在开始,这宅子里便留我父女二人,还请诸位体谅我们父女俩的哀痛,我们只想要好好陪我娘走一程,大家的心意,知秋明白,诸位都散了吧——小葵,你留下帮我;小侯……令萧,你也走吧,我娘的丧事,我想自己亲手操办,尽心尽力。”
一番话,所有人都不能再多说什么。
……
从守灵到入棺发引,最后大殓完成,冷知秋一直咬紧牙关撑着,指挥小葵和杏姑做事,又去当铺典当了所有衣物首饰,唯有项宝贵赠送的蓝宝石蝴蝶簪和母亲遗给她的玉镯留了下来,所得不多的银两全部做了人工费用,雇了大葬的队伍,将母亲葬在冷家祖坟旁。
小葵偷偷去项家取了项宝贵放在美人榻暗屉里的金锭、银锭,交给冷知秋。主仆二人心照不宣,不告诉冷景易这件事,用这些钱置办了许多金银冥器、陪葬品,随着冷刘氏的棺椁一起入土。
新坟落成,碑石上的墨迹还是潮润的。
冷知秋跪在母亲坟前,垂泪祷告:“娘,知秋做主,替您的女婿尽了一份孝道,您保佑我与他,以后还能做夫妻,像您和爹爹一样恩爱百年。”
坟旁不远处结了草庐,冷景易痴痴呆呆的,被雇来的人从家里灵堂抬到了草庐,继续他的灵魂出窍。
以后一个月,冷知秋都要陪着父亲在这草庐中,陪伴母亲亡魂。
小葵守在家里,杏姑陪着父女二人居丧守坟,伺候一日两餐,都是一把米的稀粥,没有任何其他食物。这是俗礼,但冷家父女却是真哀痛,就连那一把米的稀粥,也喝不下去。
撑了不到三日,父女二人已经脱了人形,憔悴得像纸片人一般,一阵风就能吹得烟消云散。
这天,梅萧带着朱鄯、胡一图夫妇一起来草庐找冷景易父女。
见到父女二人的光景,梅萧差点没昏过去,冲过去抱住枯坐的冷知秋,眼角潮湿,嘶哑着喉咙低喊:“你说你会振作精神,就是这样振作的吗?”
怀里的身子瘦的让他心惊肉痛,居然还有力气推拒他。
“本该如此,我们死不了,有我娘保佑呢。如果陪完这一月坟茔,我和爹不死,那也是我们把伤心伤透彻了,以后都不会再难过,就当我娘一直在身边陪着我们。”冷知秋轻声道,她现在说话费力气。
她这话是有传统的,源于佛教的般舟修行:只要心诚一念,新死的亲人会护持守坟人,即使他们不吃不喝一个月,也不会死。
“胡说!你娘看到你们父女受苦,必定难过,快去吃些东西。”梅萧才不信这“不死之说”。
朱鄯却走过去,坐到草席上,颇有兴趣的道:“不吃不喝一个月,若能不死,朕便赐你父女二人一块免死金牌。”
这话,把胡一图夫妇都听得傻掉了。
梅萧正要动怒,却见远远的来了一人,三十岁上下,商人打扮,腰间扎了白绸巾,三步一哭赶到坟前。
这人冷知秋几年前随父母去钱塘姥爷家见过,正是最小的舅舅刘关山,那次去钱塘,就是为了参加他的大婚。
听他哭声挺凄切,到了近前,才看到眼中根本无泪。
刘关山在坟前又“哭”了一会儿,便一身轻松的走进草庐,一看居然有这么多人,且都颇富贵的样子,不由得吃惊。再看冷景易和冷知秋,那叫一个惨字了得!身上也全是旧衣粗布,满脸衰霉苦楚,又不像发达的样子。
当下,他便对几个看上去尊贵的人先施礼,再懒懒的对冷景易和冷知秋道:“姐夫,外甥女儿,家父老爷子收到玉竹姐姐的死讯,伤心过度,不能来看她了,就遣关山来看看姐姐。你们父女二人也是可怜,这里有九两纹银,是老爷子的意思,你们收下吧,节哀顺变。”
说着就拿出几块碎银,放在父女二人面前,又自来熟的对婢女打扮的杏姑道:“走了老远的路,渴死了,有没有水?倒一碗来!”
杏姑抽着嘴角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亲戚”,他知不知道,坐在父女二人身旁的,一个是当今皇帝,一个是当朝最有实权的紫衣侯?
------题外话------
这章内容是极度郁闷的,但不写明冷景易对亡妻之爱,对项家厌恶之深,后文的感情摩擦就说不通。
所以,着墨字数有点多,我宁可把它放在一章里,痛苦的说说完。
这一章是分水岭,期待知秋妹子的成长爆发吧!
因为身体原因,接下去几天可能都要每天更新三四千字,等偶身体恢复了,尽量来几个万更。
另外,求评价票啊……评价票对老作者是锦上添花没啥具体意义的,对偶这种新人作者,还是有点用处的。
118 入梦来
冷知秋叫杏姑去倒水,伸手捡起那九两碎银,瘦得尖削的小脸微微侧向朱鄯。
“皇上说话必定金口玉言,家父与知秋足月出关,如果不死,免死金牌可要算数?”
梅萧皱着眉头,低眸看她手里的碎银。
朱鄯意外的怔了一下,才道:“自然是算数。”他刚才真是随口说说的,觉得民间“守坟不死”的传说可笑而已。
他们的对话都是轻声细语,说的淡然。
那边站着的刘关山却惊得差点没昏过去,什么皇上?
杏姑把一碗水递给他,随口呛他:“你胆子包天呐,见到皇上和小侯爷,竟敢不跪。”
“噗——”刘关山刚进嘴的水全喷了出来,却正好喷在冷景易身上。
冷景易打了个激灵,凝滞的眼珠子一转,这才看到“妻弟”一枚。“怎么,岳父就遣了你一人来看玉竹?”
刘关山哪有心思理他,先忙着给朱鄯和梅萧三跪九叩,嘴里直喊:“皇上,小侯爷饶命啊!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求皇上、小侯爷恕罪啊!”
朱鄯嫌这刘关山吵了他们说话,脸色阴沉沉的,考虑真让他去“万死”算了。
梅萧却开口道:“冷大人问你话,你先好好回答冷大人。”
冷大人?刘关山眼珠子一轮,看冷景易,他又做官了?看着不像啊,前阵子大哥被保荐去了京城,因为失口说错话,至今还被扣押着,还不是因为这个姐夫结纳成王的事?
不管怎么说,既然紫衣侯开口,刘关山不敢不听。
“回姐夫,老父亲他年纪大了,一身毛病,所以不能来,大哥扣在京城,二哥公务繁忙,只有小弟做的是闲事,所以被父亲大人叫来给姐姐坟头烧点香,顺便带了些周济的银子……”
偷偷瞥着冷知秋手里那点碎银,他不禁有些额角冒冷汗。
幸亏此刻的冷景易,心里只有亡妻,因此只问:“玉竹年幼时用过的物件,有没有保留下来的?”
刘关山想了半天,茫然应付:“应该有吧。”
冷景易失望的点点头,想也知道,出嫁这么多年的女儿,怎么可能会有东西留在娘家?冷刘氏娘家兄弟姐妹众多,不像他们夫妻俩,只有冷知秋一个独女,才会格外珍重。
可怜刘玉竹临死还挂念儿时故乡。
“我记得你是三年前娶了个能说会道的正妻,从家里分出去了,这会儿夫妇二人在做什么事?”冷景易随口问问,他想着亡妻应该会问这问题,他若不问,亡妻要不高兴。
“哦,小弟办了个书院,嘿嘿,勉强温饱。”刘关山应付着答,眼角瞥着朱鄯和梅萧,深怕冷景易细问。
其实,他肚里那点墨水,哪里有资格办什么书院?就是靠着老父旧日的面子,有些门路关系,由老父择生员举荐,那些读书人看他书院出来的弟子能有几个做官的,便纷纷花银子去读书,就图个保荐求官。
冷景易和刘关山说了几句,便有气无力的闭上了眼睛养神。
刘关山不知所措的转向朱鄯和梅萧,跪趴着偷瞄二位的眼色。
冷知秋问梅萧:“你们来,所为何事?”
梅萧道:“我来看看你和伯父,放心不下。”
朱鄯却道:“朕开了恩科,特来看看昔日江南,尤其是苏州的风气。”
“皇上真是性急。”不仅上任三把火,还急着亲自跑来看成绩,一国之政,但凡立竿见影的,都不会是大政策,优秀的政绩需要长年累月的实施。冷知秋没兴趣和皇帝讨论政治,只是兴文的政策有利于父亲冷景易的前途,因此又道:“只要皇上不要朝令夕改,慢慢就会有成效的。”
依朱鄯的性格,朝令夕改也不稀奇。
朱鄯顿时板起脸,他是要听冷知秋赞美的,不是听她说什么“性急”!
“朕活着,这兴文的策略便不会改变!”
跪在地上的刘关山不晓得他们这是讨论什么国家大事,但听皇帝这么说,自然是对他的事业大大有利,低垂的脸上憋不住笑意,把这个内幕消息告诉老父,他们可以考虑扩建书院了。
站在一旁恭恭敬敬的胡一图夫妇也很高兴,悄悄互相递了个眼色:儿子真是生逢其时,前途可待!
梅萧垂着眼皮,心底冷笑。朱鄯这个皇帝,目下就像只有脾气的软脚蟹!活动在不同天地的三个封疆的王爷,可都是硬爪子的鹰,尤其是成王朱宁,多少年战场历练。这个时候,不趁着几个还能打仗的将帅没有磨光锐气,准备防范,却急着兴文科考,又明目张胆的要削藩,等于是邀请三个王爷来觊觎他的龙椅宝座。
不过,他没打算提醒朱鄯。一来,他厌恶这个心理有些扭曲的皇帝;二来,他知道朱鄯的策略对冷景易父女来说,是有利的;三来,他知道朱鄯也不会听他的。
——
时值农历七月中旬,正是传说中的鬼节。
冷知秋将母亲的大殓完成,就已经耗时半月有余,又在草庐陪伴父亲冷景易守了七日,每日清粥几口,醒了静坐,累了就躺在草席上睡。
初秋脑头,野外蚊蝇最是疯狂,许多蛇也开始找地方蜕皮。
如此环境,冷知秋居然都忘记了害怕,只因饿过头,精神已经进入冥思脱壳的边缘。
她的手里还攥着刘关山“周济”的九两碎银,攥着这点仅有的钱财,是攥着一种生的勇气和信心,她相信,她和父亲可以度过这次劫难,等到离开冷家祖坟,回到苏州城,那么,他们将会需要这九两碎银。
草庐漏风,漏雨,顶上有个破洞,可以看见日月星辰。
到了后来,连穷苦出身的杏姑也受不了,先是抱怨,接着就干脆逃跑,回了苏州城。
小葵看杏姑独自逃回来,慌忙收拾了东西,要去接替照顾冷家父女。
小葵没到草庐,梅萧先到了。
冷知秋歪靠在草庐外的木柱上,席地而坐,弱不胜衣人憔悴,脸瘦得一只巴掌盖住有余,唯有一双幽幽明眸仰望着苍天上的流云,分外清晰有神,像一泓秋水映出漫天光色。
梅萧下了马,让随从们退远了,举步分开齐腰的蒿草,走向那座他每天来一次的草庐。
如果冷氏父女俩有人撑不住昏倒,他一定会毫不客气将其送回城休养,再不许做这守坟的荒唐事。
奇怪的是,冷景易虽然经常躺着睡觉,冷知秋经常坐在草庐外看天,但父女俩熬了七日,并没有神志不清的迹象,反倒渐渐心情平静,偶尔互相聊几句天。
看到梅萧小帽青衫、玉立萧举的走来,冷知秋问:“你和皇帝都不用做事的吗?”
“你这样,我如何能回淮安?”梅萧屈膝半蹲在她面前,一条胳膊搭在膝上,另一只背在身后的手里,是一捧新采的野花。
花虽然藏在身后,但清香已经四溢。
“知秋,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桑柔为何会因爱我夫君,便做下许多恶事?我母亲这样的人为何不能长命?为何世上有人可以叱咤风云、左右生死,有人却如蝼蚁一般任凭践踏?道家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佛也说,世上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皆是平等众生,为何我总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其实万物并不平等,唯有初心是一致的……”
梅萧皱眉,伸手捧住她半边瘦脸,“知秋,别去想了,桑柔和张小野的下落,已经找到,项家那边应该也知晓了。你和伯父这就随我回苏州城吧?我们一起去替伯母报仇。”
说着,将花捧到她面前,笑问:“看,你这苏州花王种得出牡丹名花,可种得出如此天然恣意的野花?”
冷知秋接过花细看,刚说一句“野花是天公所种,凡人哪里种的出”,冷景易就跌跌撞撞走出草庐,虚弱的问:“小侯爷,当真找到了杀人凶手下落?”
梅萧站起身去扶他,“嗯,他们跑去了松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