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媳妇 作者:随风月影兰(潇湘vip2013.12.25完结)
冷知秋惊诧得低呼,原来张六真没有赶上项宝贵的行程,他竟是亡母托梦叫回来的?!
世上事,荒唐不可信的,不在少数。
项宝贵的话,十句不知有七八句是假?但她却宁愿相信,此刻他说的是真的。
想到母亲死后七天,正是守灵结束,入棺大殓开始的时候,她竟然魂飘千里,到了海天之间,把女婿叫回家照顾女儿?
“娘……”冷知秋掩口哭起来。
项宝贵放下洞箫,站起身,却依然是背对着她。
“知秋,我想我们今生大概无缘了,你爹只怕这辈子也不会再认我这个女婿。我躲着你,是想照顾你,陪着你悼念娘,陪着你尽一份孝——但却不能再与你相见。”
“嗯?”冷知秋止了哭泣,疑惑的凝视他的背影。
“等到时机成熟,你拿着这支珠钗,嫁给梅萧,你们天生一对,地上一双……”
冷知秋瞪着他举起来的珠钗,一个抽噎,腮帮子上的泪滴掉落,那张尖瘦的小脸顿时换上一副怒色。
“项宝贵!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不会乱说假话哄我?”
她忍不住恼怒,冲上去对着那猿腰挺背一顿擂雨点般的拳头。
项宝贵让她打了一会儿,才倏然转身,拥她入怀,一只手压着她的后脑勺,按在胸口固定住。
她听着怦怦的心跳声,依然生气。
项宝贵垂眸瞥着她,“你把这破钗子放在枕边,就许你给我难受,不许我哄你两句吗?再说——”
他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我哄你的这番话,不就是你想拿来哄你爹的吗?”
冷知秋顿时结舌无语。原来,他都知道,连她心里怎么想的,也都猜到。
她是因为白天父亲迷信母亲“灵魂犹在”这件事,顺着守坟的原定计划,准备到最后出关那日,用母亲的“显灵”哄哄父亲冷景易,让他相信,他的亡妻是认准了项宝贵这个女婿的。
“知秋。”
她抬起脸,仰望他垂下的面孔,与他的目光交融。这个角度,他看她最是娇柔,她看他却是深情。
“你都回了苏州,为何不现身?晚上却来偷偷摸摸的戏耍我,哼。”
每次他一离开,她就要过烦心的苦日子,若是一直在身边,她便觉得世上再无难事。
可惜——
项宝贵横抱起她,慢慢走进竹舍,轻声慢语的告诉她:“知秋啊,其实我并没有完全哄你,六子没赶上我出海,我是在海上碰到一场大风暴,拖住了行程,突然之间就觉得,你一定出事了,所以才赶回来的。乍见你哀痛欲绝,还有你爹那决绝的样子,我不敢现身,怕承受不起,怕这次真的要失去你了……对于咱们的娘,我也悔恨痛惜,和你一样,我也要替她守一个月的坟,不管外面世界发生什么大事,都不能阻拦。”
“夫君,还是你最好。”冷知秋窝在他怀里,由衷的轻叹。
“我并不好——知秋,为了我,你要拿你娘的亡灵来哄你爹,你娘泉下有知,怕是要生气。”
项宝贵将冷知秋放在一只浴桶旁。
“我娘不会生气的,我将你藏在家里的那些金啊银啊,全都换了冥器,让她在另一个世界过得舒适,她受了女婿这些好处,怎么还会生气?再说,也只有我们两个在真心诚意守坟,陪着娘亲,她一定会知道我们的孝心,也会希望我们以后能长相厮守。”
项宝贵眉间舒朗开,手指绕着她的腰际爬了一圈,停在丝带的活结上,勾指轻轻一抽。
冷知秋吃了一惊,一把按住腰带。
“你做什么?”
项宝贵却已转身离开。
“放心吧,就是因为在守孝,所以才不能面对你,不敢碰你。你好些日子没沐浴过,今晚给我好好洗一洗,不然都要臭了。”
话音落,人已经消失在门外。
前几句还挺窝心,后几句是什么意思?
冷知秋生平从来没那么糗过,忍不住拎起衣领,闻了闻,虽然她因为少动,所以很少出汗,但这许多日子睡草庐,还真有些怪味。
那他还抱着她同眠了五个夜晚!怎么没熏死他?
她有些小脾气、又羞又恼的除去衣衫,浸入早就备好的热水中,温度刚刚好,泡着很舒服。
可她不敢舒服过头。正如项宝贵所言,拿母亲亡魂开玩笑,去哄父亲,虽是无可奈何,但也的确对不住母亲,必须要加倍守身,好好陪在母亲安眠之地,诚心忏悔。
匆匆洗完,她才想起,没有换洗的衣物。
“夫君!”
“衣服在床上。我给你盛好粥了,你赶紧来喝。”项宝贵在屋外应她。
真是肚里蛔虫。
冷知秋咬了咬唇,便从水里哗啦站了起来,吃力的爬出浴桶,一边取布巾擦拭,一边走到床前,拿起衣服,一件件穿了上去。
一转身,“啊!”她跳了起来,他怎么站在门口看?!一直都在看吗?
“咳,娘子,你又被我看光了。”
这次是背面……
项宝贵的眼神幽幽的,冷知秋的脸通红通红的。
虽然什么亲密的事都做过,就差最后那一步而已,但这样的看与被看,还是让两人都站立不宁,久久没有起步。
良久,他才退出门外。
“娘子,你出来吧,我有两件要紧的事和你商量。”
冷知秋脸色不太好的出门,坐在他对面,眼皮一直低垂着。“哪两件事?”
“尝尝我熬的鱼片粥。”
一碗晶莹的白粥推在她面前,热腾腾冒着香气。
“我在守孝,不吃荤。”
“我也在守孝,也不吃荤。”项宝贵瞧着她,说的是另外的“荤”。
“那你还用手段,在我睡着时喂我喝荤粥。”冷知秋皱眉生气。
“这就是我们要商量的第一件事。知秋,一日两把米的古训,我们当然要遵守,但古训说的是‘一日’,并没有说‘一夜’要吃多少。我觉得,娘去西方极乐世界,路途遥远,总要吃饱些才能到达,亡魂都是行夜路的,所以,晚上我们就陪着娘,多吃一些吧。”
项宝贵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又盛了一碗粥,放在桌上。
三碗香喷喷的鱼片粥,袅袅白烟,似乎在催着人享用。
“你真能掰。”冷知秋由衷感叹。“夫君,你这‘目不识丁’的粗人,不知要叫天下多少自诩文人高士之辈无地自容。”
可怜梅萧正儿八经的斥责守坟之说荒谬绝伦,却劝不动冷知秋多吃一口稀饭。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了解冷知秋用心所在。
两人慢慢吃着粥,这默契是熟稔自然的,之前在屋内的尴尬暧昧也渐渐淡忘了。
“第二件事呢?”冷知秋问,不再垂着眼皮不敢看他。
“第二件嘛,知秋,我说了,你不要不开心。”项宝贵隔着石桌握住她一只手,包拢在掌心,布满薄茧的掌心摩挲着她那光滑纤细的小手。
“嗯?”她的手轻颤了一下,心往下沉。
“知秋,这次陪着你一起守孝,你一出关,我便要去琉国,不能再耽搁了,不然幽雪和尚风将事情一旦定下来,要回天就难了。如今已经七月底,我怕是赶不及在中秋回来……”
冷知秋低眉垂下眸子,果然,她真的会不开心。
项宝贵握紧了手,沉沉叹了口气,才接着道:“还有更不开心的。这次的事,我也没有把握,我会把小野也带过去,成败难定,你的及笄之日……我怕……也未必能赶回来……”
冷知秋咬住唇,不语。
“知秋,如果我没有回来,我一定会在异国他乡桂花树下,开一坛女儿红好酒,喝满十六碗,把我错过你的那十六年,全都喝进肚子,以后的每年每月每日,我都要陪在你身边,一生一世,永生永世。”
“以后……知秋不喜欢想以后,只要眼前。”
她抽了一下鼻子,突然觉得满腹委屈。今年及笄之日,既没有母亲,也没有夫君,那还有一丝儿意思吗?她满怀的期待,也不知具体期待什么,就已经落空了。
项宝贵站起身,绕到她身后,将她带进怀里。
“对不起,因为没有把握,所以不能承诺,只怕万一而已……”项宝贵揉着她的秀发,发是湿漉漉的,粘在背后,怕是会着凉,忙取出绢帕替她擦起来。
冷知秋不再说什么。他是对的,这次的事,耽误了许久,琉国的状况可能要比想象的恶劣许多,既然没有把握,就不能给她承诺,省得她日后更失望。他若是在异国他乡,与她各自桂花树下相约,共一轮明月,饮十六碗好酒,也是好的。
项宝贵擦干了她的秀发,便将她搂得更紧,深深揉入怀里,带给她悸动的温暖。他的胸怀,宽厚弹性又富有质感的实在,靠着不仅安心,更是无法言说的舒适。
“舒服吗?”
“嗯。”她懒洋洋应了一声。
“暂时还不能太舒服。”
“嗯?”
“你知道你父亲不愿意将你嫁给我,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对你太不放心。在岳父大人心中,你始终是一个比花还娇弱、需要人加倍呵护的小女子,即便你借用了岳母大人的亡灵去哄他,他也会始终不能放心将你交给我。”项宝贵抱起她,自己坐了下来,放她在腿上安置。
冷知秋心里一动,扭过身圈住他脖颈,双眸在夜色灯火下,幽暗如珠。
“你说的对,我爹一直要替我找个安乐夫君,就是不想让我吃一丁点苦,受一丁点波折,以前的十五年,他都将我呵护得太好,在他心里,我还是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天真孩子。”
不等项宝贵开口,她伸出尖细柔软的食指,点在他的薄唇上。
“所以,你不在身边,我娘也不在身边,知秋以后就要学会把自己变得和你、和父亲一样,能撑起一片天,让父亲知道,无论嫁给谁,我都能照顾好自己,活得好好的,那么,是不是‘安乐夫君’,也就不重要了。”
项宝贵勾起嘴角,目光和她痴缠着。
不用再说下去,各自心有灵犀。
这是他们一起商量出来的办法,要走到一起,他需要尽快了结师命,而她则需要成长为和他并肩的大树,而不是依赖于夫君的藤蔓。只有一起努力,才能克服各自的阻碍,携手未来。
121 出关,新生活费思量
农历八月初八,桂花飘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今天是冷知秋为亡母结庐守孝满一月的日子,也是项宝贵真正离开苏州、离开明国去往琉国的日子。
一个月静坐在母亲坟旁,想过天地苍莽、日月如梭的真谛,也想过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生计;就要满16岁,就要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成年人,已然失去母亲的冷知秋,也许不再是一只小小乳燕。
她坐在茫茫蒿草坡之巅,秀发飞舞,顾影细数羽毛,自问不知能飞多高。
项宝贵将那管洞箫留给了她。
箫声呜呜咽咽,飘飘渺渺在天地间,送走了斯人远行,也迎来了接她出关的三人:朱鄯、梅萧和冷景易。
小葵收拾了两只简单的包袱,站在草庐旁等待。
有时候,乐曲比语言更有感染力、穿透力,更能直达内心深处,更何况冷知秋这样的真箫师,更何况朱鄯等三人都是真正通晓音律之人。
出嫁后,冷知秋就没碰过任何乐器,但她却是自小学习的,和京城里大多数大家闺秀一样;偏她兰质蕙心、天纵之才,用心吹奏时,气韵又岂是望月楼玉仙儿之流能够比拟的?
听着箫音,闻者驻足,远望伊人真如世外飞仙,秋草青黄之间,一身白衣孝服,长发不束,随风起着波澜。
朱鄯茫然呆立。
他曾很爱一个叫辛童的女子,那是自小相伴的红颜知己,他曾许诺,他为帝,则辛童为后;如今他真的做了皇帝,她却已死了五年有余,连样貌记忆都开始模糊,只剩下他日复一日无休止的自我折磨,以及无尽空虚。他不懂得怎么释怀,不懂得怎么保留记忆,甚至连如何去悲伤,也成了个难题。
冷知秋的箫曲中,斯人虽已远去,却彷如就在身边,那悲痛早已平淡,充满了豁达的智慧。大悲又大喜,之后便是亘古的宁静。
梅萧若有所思。
他想起城隍庙前街见到冷知秋那满脸泪水、神情恍惚的模样,想起她这段日子憔悴支离的自苦,一个月堪比僧徒“般舟修行”的苦旅,她不仅没有倒下,竟反而挣脱了悲伤苦楚,豁然开朗,如同化蝶。
难道结庐守孝,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冷景易却是震惊。
只有他能感同身受,冷刘氏那温婉如水的存在,芳魂不继的无奈,也只有他能明白,女儿已经将母亲的亡灵送到了天上去安息,但她却将永远与他父女俩同在,似乎从未远离。
他震惊的是,女儿竟没有当年的天真善感,变得如此洗练,就如这秋天的高空,辽阔遥远,无拘无碍。或许,他的女儿本来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