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媳妇 作者:随风月影兰(潇湘vip2013.12.25完结)
揭拥闹裰剑强墒窃鄣乃谢睿俸伲饣岫抑灰忠宦簦湍苈舾鍪剑幌伦泳头读恕!?br /> 看他一脸得意洋洋,冷知秋泼他冷水:“就你们这些聪明人知道囤积居奇不成?只怕听到皇帝开恩科的旨意那会儿,早就有外地纸商筹备存货,准备销入苏州,如今天气正好,还怕竹纸供应不上么?”
她恼冷兔不长记性,扔下他便走了。
冷兔撅起嘴郁卒,为什么她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若是赶上梅雨阴天,这一把买卖定能赚不少;然而,现在秋高气爽,竹纸虽然在涨价,供应却一直不紧张,看那些纸坊里抢购的人,虽然买得热情高涨,但还没出现“有钱无处买”的状况。
他犹豫再三,最后咬咬牙,便将囤积的纸摆在香料铺前卖了起来。还是见好就收吧,赶紧卖了赚回钱要紧。
——
另一边,冷知秋和小葵走到文庙台前,发现这里又是另一番热闹。
文庙台在十里长街与遛马坪交接的地方,地处开阔,有时候是大戏班子被官家或富贾请在这里唱戏,有时候是武人比试的擂台,据说几十年前曾是文人墨客斗字挂联的地方。
今日,文庙台重新成了文人墨客的地盘,只不过在场的所谓“文士”,其实大部分肚里草莽,只是因为苏州风气转换,他们这些有闲有钱的子弟,便也追个潮流,附庸风雅。
台上,一个青衣小帽的书生,陪着一个山羊胡子的老先生,慢慢走出来,手里举一块牌子:南山书院。
“这位是南粤派的文学泰斗,郭培国老先生,他在两广一带久负盛名,南山书院创办十年以来,已经出了五名进士,现任工部侍郎的曾家明大人,便是南山书院的生员。”
众人听了,立刻一阵鼓掌叫好。
书生又朗声道:“郭老先生受邀来苏州开设南山书院分馆,那边是两湘学政学台保举的鹿鸣书院,两家书院从此落户苏州,这是苏州子弟最大的福音!”
“好!”
“太好了!”
“可算是有正经的书院了!”
……
一片热闹的叫好。
冷知秋站定不走了,对小葵道:“这个有意思,我们先看看。”
“小姐,这里全是男子,奴婢怕有人对小姐起歹念。”小葵有些担忧。
“我这颗心光明磊落,可以辟邪,你信不信?”
冷知秋一笑,举目看向文庙台上的两家书院代表和那书生。
青衣小帽的书生继续道:“素闻江南才子,冠绝天下,如今皇上更是有意偏袒江南六省,特开恩科,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在书院开馆收弟子之前,郭老先生的南山书院、两湘保荐的鹿鸣书院,两家书院联袂,与苏州的慕容世家摆擂设坛,诸位文人雅士,但凭才学能与两家书院生员一较高下者,每局都有丰厚奖励,还可免去全年束脩,优先选择书院读书。”
“不错!”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一个锦衣束缎、青靴翼善冠的男子从石阶飘飘摇摇走上文庙台,游视四顾。
台下立刻有人嘀咕:“是慕容家的大公子?”
“如今苏州首富已经不是钱多多了,恐怕得换成慕容家。”
冷知秋偏头打量了一下那位慕容大公子,婆婆项沈氏还曾说要把宝贝嫁给此人,就是嫌弃此慕容大公子已经有了妾室,才没有真的托媒。
慕容大公子,名叫慕容瑄,相貌果然如项沈氏所言,虽远远不及项宝贵,但也算人中麒麟,鸟中丹鹤。
慕容瑄爱笑,笑起来脸颊上竟有两个酒窝。
“作为本地乡绅,慕容瑄自己没什么学问,就仰仗台下诸位给苏州挣点脸面,我慕容家出钱,赢得越好,赏赠的好处越多。诸位,就看你们的了!”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虚应的高喊,可惜,却没人敢上台应战。
那郭培国老先生颤巍巍开腔:“这里有南山书院弟子设坛扶毡请笔仙,敢问诸位,谁愿上来一试?”
台下嗡嗡一片,接着便是鸦雀无声。
冷知秋主仆站在最外面,就听最外一圈有人悄悄问旁边的老兄:“什么叫扶毡请笔仙?”
那老兄茫然摇头:“鬼才知道!”
小葵也好奇,小声问冷知秋:“小姐,奴婢也晓得文人雅士喜欢诗词歌赋对联的,没听说过什么笔仙啊,那是什么仙?”
冷知秋也没想到,满苏州城,台下围了几百个所谓的“文士”,竟然没人知道“扶毡”,可见有多荒废,就这样一拨人,还想考科举、指望金榜题名……真是如同一步登天的难度。
“扶毡,便是两人共执一笔,请来笔仙,在沙盘上作诗,双方不计回合,得了笔仙提示,笔在沙盘上自己就会划动,指向的那一人,便要出口将笔仙的诗词说出来,若说不出,便是请了假仙人,那是很丢脸的。”
小葵惊讶得瞪眼:“真有笔仙吗?好神奇!”
冷知秋一笑不答。有笔仙才怪,但这话向来不说破的,不然就不好玩。
这时候,就见人群中终于有人走上台去,施礼,先前扶着郭培国老先生的那位青衣小帽的书生也走上前,施礼,双方报姓名:“在下苏州苏某。”“在下佛山吴影椒。”
这便开始了第一轮扶毡。
台下的人纷纷伸长脖子观看,今天他们大部分人都开眼界了,头一回见这种比法。
只见苏某和吴影椒同握一支两尺高、两指粗的硬毫大笔,十指交握,笔垂直竖立在沙盘上,凝立不动。
两人对视一眼,吴影椒嘴角一弯,笑道:“笔仙来了。”
苏某大吃一惊,这么快?手上的笔已经被吴影椒带动,在沙盘上画了一个闪电弧,指向吴影椒。
----
124 一千两
一旁早有书记摊开纸笔,准备录写。
吴影椒带着笔在沙盘上开始慢慢划动起来,嘴里便随着一句句吟道:“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吾乃吉水杨万里是也!”
苏某见他开口请了“大仙”,不甘示弱,手上使劲一拉,笔转向自己。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吾乃石湖居士是也!”
“好,兄台的乩仙倒是个本地的,哈哈。”
石湖居士就是范成大,苏州人氏,所以被吴影椒调笑了两句。
这二人你来我往斗过几个回合,苏某吃不消了,次次被吴影椒抢过笔去。
慕容瑄带着两个酒窝,含笑看着,手里一把纸扇轻摇。
又过了一会儿,慕容瑄开口道:“好了,不用再比,苏某输了,吴先生果然才思敏捷。来啊,奉上五十两赏银与吴先生,聊表慕容家的一点心意。”
台下的人立刻炸锅,交头接耳。他们作为本地文士,眼睁睁看着开局落败,虽然这一点也不意外,但还是觉得很丢脸。
小葵咋舌不已:“小姐,那人也就作了几首诗,便赚了五十两银子,这彩头真拿的轻松,叫人羡慕。”
冷知秋点点头,也觉得羡慕。“这五十两是拿得轻松了些。”
慕容瑄虽然豪气,但脸上的笑容却并不真实。苏州“文士”丢苏州的脸,他这个也通点文墨的土财主只能拿钱压场面,才不会把脸丢到姥姥家。
他的目光掠过数百黑压压的人头,这些人,有的是平日斗鸡遛鸟的纨绔子弟,有的是好多年没摸过纸笔的旧年老秀才,有的则是家境贫寒、想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拣点钱回家……失望,还是失望。突然怔住,那远远站在最外围的小夫人是谁?
她仿佛一片乌匝匝中亮色的星子,虽纤细但依然光辉夺目;她不同于那些心虚又贪婪的假文士,慕容瑄从她的目光里读到了兴趣和思考。
冷知秋的确在想一个问题,一个未来她该干什么的问题。她发觉自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但和十几年父母教诲相背离,和原先设想的生活相背离,也许还将会与项宝贵的期待相背离。
“那位夫人!”慕容瑄站起身摇了摇折扇,向冷知秋示意。
他是个“工作狂”类型的人,没空去看花王大赛,因此只听说过冷知秋的大名,却从未谋面。
众人随着他的视线,齐齐扭头,齐齐的看身后站着的主仆二人。
立刻炸锅了。
“呀!”
“啊!”
“那个花王小姑娘!”
“项家小媳妇儿!”
“学政大人的独女!”
……
嘀,一滴冷汗滚下小葵的额角。
冷知秋垂眸摸了摸鼻子。
慕容瑄意外的张了张嘴,扭头和身旁左右的郭培国老先生、鹿鸣书院的老先生分别轻声解释了几句,便亲自跳下文庙台,分开人群成一条细细直道,走向冷知秋。
他这人相貌真不算太出彩,和项宝贵根本无法比,但走路的姿态和气度却让人无法忽视,无法用“普通”一词去形容这个苏州新首富。
这一条小路从文庙台通往冷知秋,一边一头。
冷知秋伫立着,越过慕容瑄看着文庙台上迎风招展的两面旗帜:南山书院、鹿鸣书院。
“原来是项夫人,在下慕容瑄。”慕容瑄郑重给她抱袖行礼。
“慕容世兄。”冷知秋还礼。
慕容瑄当下就傻了好一会儿。他以为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怎么可能开口叫他“世兄”?只是一个称谓,便显出她不同于外表的柔弱,底子里竟是一股豪气。
“久闻学政大人两榜进士、饱学鸿儒,项夫人嫡出书香名门,腹中自有芳华,敢问——夫人要不要上文庙台赐教一二?”
“知秋正有此意。”
“……”慕容瑄噎住,意外,随即又惊喜莫名。“那么,请——!”
“小姐!”小葵见冷知秋随着慕容瑄先后走上了文庙台,忙追上去跟在左右,一路狠狠瞪那些眼冒绿光、流着哈喇子的登徒浪子。
遥遥北城外,冷家祖坟草庐旁,梅萧静坐在一把向阳的太师椅上,一个大夫在给他拿捏脖颈。
他眯着眼看四野蒿草茫茫,绿树掩映,秋天高阔。
一骑飞马疾驰而至,玄衣武士跳下马行礼禀报:“侯爷,冷姑娘今日去了文庙台,参加两家书院的会试比拼。”
“哦……?唉,备马车吧,去看看。”梅萧微微叹了口气。
……
文庙台上。
冷知秋看了看吴影椒和他手里的乩笔,取一道符纸,捻起小毫笔,在纸上写了个“桂”字。
“中秋在即,诸位都是意在今秋恩科折桂、金榜题名,是也不是?”
台上台下一片应和。
两家书院的腐儒们原本对冷知秋一个女子上文庙台颇有微词,一听冷知秋的谈吐,再看那符纸上的“桂”字,渐渐噤了声。
慕容瑄看符纸上的字,眼珠子都亮了。
冷知秋取火点了符纸扔进金盆,嘴角带着一抹轻松自在的笑,“今日小女子就做一回先生,斗胆请诸路‘桂’仙降临,多请一些,叫他们讲讲怎么做的状元,做了状元何种心情。”
这话又把众人听得心头一松,笑了起来。
原本有些紧张的比拼,到了冷知秋手里,信手拈来,让人心不由自主都跟着她起伏变化。
吴影椒原本得了五十两赏银,正自高兴,也颇有些得意,突然对手换成冷知秋,他整个人顿时失魂落魄、如见天人,看着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他的神色早已痴呆。
冷知秋从他手里抽出乩笔,“吴先生,我已请了许多状元笔仙,不如一次让知秋执笔,您壁上观便可。”
她这话的意思是,还没开始扶乩,她就已经抢到笔仙,不仅抢到,而且还是许多个连续不断,吴老兄,已经没你什么事了。
吴影椒还在发呆。
冷知秋提起乩笔,插入沙盘,笔走龙蛇,唰唰唰边写边念:“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吾乃武德五年的孙伏伽……”
一旁,书记也在看着冷知秋发呆。
别怪这些愣头书生失态。他们也见过一些颇有才情的风尘女子,更向往过书中多情又娴淑的“颜如玉”,但冷知秋是不同的。她的才情不是拿来博君一笑,她的美貌也不是拿来供君遐想;她疏离如高天流云,可望不可即,飒飒不可追,但她又如此真实,坦然光明的眼神,没有丝毫造作。
结果,冷知秋滔滔不绝,一口气连请三十六名状元“笔仙”,即兴作诗三十六首,听得台上台下几百号人目瞪口呆。
扶乩请笔仙,不过是一种斗诗游戏,讲究的便是一个“快”字,没有满腹诗书打底,想要在沙盘上操控一支乩笔,不给对方机会,难度极高。
冷知秋本想再写,突然发觉四周太安静,她也有些疲倦,便放下乩笔,抬头问吴影椒:“吴先生要不要请一回?”
“不不不……夫人你……小生惭愧,无地自容,输得心服口服。”吴影椒背后冷汗都下来了。
慕容瑄大笑起来,酒窝更深,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