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媳妇 作者:随风月影兰(潇湘vip2013.12.25完结)
底、考察别人的情况下,也就掌握了两家书院主要人物的来历和才能。
这种揭人隐私的事,她从没想过会去做,今天楚湘客自己送上刀口挑衅,几乎坏她大事,她又怎会客气?
人群已经爆炸,纷纷围观吐血中的楚湘客,就像围观一个小丑。
世道人心,“无德无能”也就罢了,毕竟大部分人都有无德无能的时候;“无君”已经耸人听闻,还有这“无父”一条,背后居然有这样令人惊叹的故事。当代社会,尤其是文人学子,对于乱伦通奸是极端不齿的,与母通奸、气死父亲,这种事情如果是真的,那楚湘客就该被判凌迟而死!
楚湘客几乎落荒而逃,其实,他和嫂子通奸是事实,和母亲乱伦却是传说而已,但世人由他父亲气死,就非要联想到他可能与母通奸,众口铄金,最后就变得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无论如何,他要想再在苏州立足,恐怕是不可能了,只能去找下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
人们用鄙夷的目光送走了鹿鸣书院的楚湘客,注意力重新回到台上的明湖居书院女院长身上——再怎么说,女子当院长,太稀奇!
“撇开楚湘客不谈,既然女院长划下道来,那我们也不能客气,倒要看看你一个女子有多大本事,敢来开书院!”鹿鸣书院另一个先生朗声叫道。
当即有好些人附和。
他们比不过冷知秋身旁的四位先生,难道还比不过一个小女子?
冷知秋盈盈一礼,走下台来。“既然是斗文,本院长也不必居高临下,以此为始,我要走到书院二门,你们尽可出题,到了二门,我有话说。”
人群随着她的走近,攒动,不安,兴奋。
这女子身形扶风,长发嫣然,虽然一脸黑面具,也掩盖不去通身的华彩流章、步态如鸿。
有时候,行动比任何语言更有说服力。他们在她身上,看到了自信、聪慧、令人仰止的坚定——此时此刻,不亚于孤身闯关,她却不慌不忙从容淡定。
“好大的口气!”开口的那位先生击掌,既是挑衅,又有敬佩。“某先来——尧舜指下三杯酒,汤武争逐一局棋。女院长,求解。”
冷知秋道:“以青史观之,尧舜汤武,占的不过是三页纸,数百字。在当时,却有千万人为之筑高台,千百日为之费血汗。脱离尘世的方外之人,要把它看得忒轻;王侯将相乃至君上,又把它看得忒重。是轻是重,全看先生您自己要选哪一种人生路。”
那位先生沉吟不语,只觉得她的观点冷静之极,不偏不倚,竟然无可辩驳。
冷知秋便从他面前走过。
又有人上前考她对联、诗词,很快折服而退。
却有个人要考她八股文章、科举应对。
冷知秋怔了怔,扭头指着顾博道:“这个我不会——您去问顾先生吧,他教这个在行。”
众人不由得哈哈笑起来,为她诚实的模样,颇为可爱。
那考八股的人便有些得意,故意刁难她:“女院长不是说‘尽可出题’么?”
“不错,明湖居书院不仅我一人,还有这四位先生,才学全都在我之上千百倍,我这个院长是个中人而已,一人办不成书院,和这四位先生一起,才有这苏州自己的明湖居书院。”冷知秋道。
孙仲文帮腔:“我们唯院长马首是瞻,若有不服的,可先过我等四人这一关。”
冷知秋心里一暖,这种支持信任,从在地牢里初会时的猜疑,到三百多日的相处考验,最终有了今日的默契相守,她能体会他们在背后的力量。
孙仲文等人支持冷知秋,不仅仅是为了项家,事实上,到了今天,他们真正支持的人就是冷知秋本身而已,因为书院是以冷知秋的名义而建,和项宝贵半毛关系也没有。
作为冷知秋的丈夫,在妻子事业关键时刻,项宝贵没有出席露面。
作为冷知秋的合伙人,慕容瑄也没有出现。
剩下真正的团队,便是共同进退的在场五人自己。
站在书院二门照壁前,那是一面粉白的墙壁,光洁方正,没有任何刻画。
冷知秋居中而立,手抚着照壁。
“诸位先生,明湖居书院暂时没有钱建造恢宏高大的讲堂、学斋、经堂、文庙,只把大部分经费用于三栋藏书阁和这一面白玉照壁。自今日始,书院将对所有人开放,接收各方捐书,刻印或者手抄皆可,一旦收录进藏书阁,便在这照壁上记下捐书人的大名。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这里将成为苏州最大最好的藏书宝地,这个梦想需要诸位与我们一起实现。”
这就是冷知秋与孙仲文等四人商议的书院开张途径。
一年多时间,除了冷景易四处活动开办的官方学政衙门、学社,南山书院、鹿鸣书院已经全面占领苏州民办教育的市场,并且摸索了一套“炒卖生员资格”的办学方针,来适应苏州学子们底子薄、见识短的实际情况。
明湖居书院既要异军突起,又要保证正常的教学风气,不跟风走歪路,还要不成为出头鸟,遭两家书院排挤,就需要一个比较温和、又有鲜明特色的方式,来寻找立足点。
这个方式,就是广泛吸纳捐书,建立苏州最大的藏书阁。有了藏书阁的旗帜,才能慢慢形成效应,吸引人前来就读。
白玉照壁刻上捐书人的名字,将会让这些人成为书院的一分子,不自觉为书院做宣传,甚至他们本身也会因此加入书院就读。
“诸位请随我至藏书阁一观。”
冷知秋带头将人往藏书阁引。
那些知名的大书院,亭台楼阁浑然一体,气势恢宏。但整个明湖居书院,基本上都是简单的竹舍、石台,傍湖而建的墨池算是比较突出的建筑,因此,看上去,它显得有些寒酸。
但冷知秋带众人参观的藏书阁却不同。
藏书阁分三座连体,第一座是广厦,第二座和第三座都是三层高的阁楼,全部造在汉白玉石垒砌的月台上,雕梁画栋,六合大门,规格超乎所有人的想象。难怪冷知秋说大部分经费都用于造藏书阁,区区千两白银,造这三栋阁楼,根本一文钱也剩不下来。
其余竹舍、亭台的钱,实际上是冷兔变通筹集,因为具体招工用料的事都是冷兔在操办,冷知秋并不知情。
至于冷兔筹钱的渠道,只有冷兔自己心知肚明,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全由项宝贵掏了腰包……
如今,冷兔已经卷包袱去了无锡,带着好几桩未了结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边参观到一半,主客融洽,相谈甚欢,冷知秋一个小女子站在人群最前面领头,并不怯场。
就听占地好几亩的书院大门外,锣鼓喧天,人声响起。
新聘的门子飞跑着来报:“院主,有人捐书来了!”
“咦?”谁消息这么灵通?觉悟这么高?
冷知秋高兴的带着人去大门迎接,只见浩浩荡荡十几个人挑着书箱,书箱上全部贴了红封。
领头的一个中年人递上帖子,冷知秋打开来看,捐书人名叫:青霜。
青霜?是谁?
中年人作揖道:“小主捐赠一共九十九册书给贵书院,还请笑纳。”
冷知秋捏着帖子费解:“你家小主如何得知书院受赠书籍?敢问你家小主是否认得鄙书院哪位先生?”
孙仲文等人也凑过去看帖子,纷纷摇头,表示不认识。
那中年人笑道:“小主认得院主夫人,和您是极相熟的。其余不必多问,院主笑纳这九十九册书便可。”
冷知秋顿时觉得下巴要掉了,幸亏面具撑着。
这个什么青霜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居然认得她?还很相熟?开什么玩笑……
中年人示意后边的人放下书箱,便带人走了。冷知秋无奈,只好让孙仲文将“青霜”的名字刻上了白玉照壁,让这个不知男女的人,成为明湖居书院第一个上榜的人物。
待书箱搬到藏书阁,开箱验取,一册册均是装裱精美之极的好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山南海北,应有尽有。
不管心里多么疑惑,冷知秋真是乐开了怀,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
——
虽然有些波折,但明湖居书院元宵灯会好歹圆满结束,效果可圈可点。
那时天色已经发暗,人们都往苏州城里赶。
今晚元宵花灯,从东城摆到西城的长龙,热闹不言而喻。
冷知秋皱眉等在她那间竹舍,先回来的是小葵和张六,二人神色古怪,离得远远的。
小葵进屋和冷知秋说“六爷找来了”,随即便低头退出去。冷知秋多看她两眼,张六便进来了,挠着帽沿,不好意思的对冷知秋笑笑。
“夫人,小六六这两天着了风寒,属下惦记着,便去看看他。”
“忘年病了?”冷知秋吃惊,忙问:“可好些了?”
“那孩子体格不错,发了两日汗,今日已经能喝米汤了。”张六说着,突然想起倪萍儿的话,又补充说明:“小孩子断奶断得仓促,体格总会下降,萍儿给他续几天奶,就没事了。”
萍儿?冷知秋挑眉看张六,奇怪他什么时候改口叫倪掌柜为“萍儿”,又为何如此了解母婴的琐事?
“倪姐姐可好?”她问。
“还是老样子,挺好。”张六的语气柔和亲切得自己都未发觉。
屋外,有人碰翻了花架上一盆水仙,啪嗒一声,碎裂开。
冷知秋问:“何人?”
良久,屋外响起小葵的声音:“小姐,是有只野猫顽皮,已经跑了。”
冷知秋便又问张六:“这几日你魂不守舍,都是因为担心忘年?”
张六张了张嘴,却有些无言,脸先红了起来。
“……”冷知秋莫名其妙看看他,也不催促,先办事要紧。“既然不想说就先不提也罢,天色晚了,你速备马车,送先生们回项园,再叫老七来陪我进城,我要去一趟慕容府。”
张六松了口气,答应着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夫人您进城找慕容家主?怎么不叫少主陪着?”
少主?冷知秋有些气闷的噘嘴,“鬼知道他在哪里。”
自打大年初一缠了她一天,作天作地的不放她离开半步距离,此后就一百八十度转变,活蹦乱跳去忙他自己的事去了,又是安排去大理寻找解蛊毒的事,又说有个大买卖要做,还说要给她一个惊喜。
结果她固然忙着,可回到项园一叶吉屋,睡到深夜也不见项宝贵回家,她的心情自然不太美妙。
到了早上起床,才发现他已经不知什么时候睡在了身旁,手脚霸道的架在她身上,圈着她的腰。
她醒,他自然立刻就跟着醒。
不过醒来了也讨厌,他往往总磨缠着想做点“好事”,偏偏冷知秋却越来越没兴致,甚至有些抵触他的靠近。怎么会这样?冷知秋自己也不明白,心想自己为何这么小气,因他晚归几日,便连碰也不让他碰了?
这样过了几天,项宝贵终于沉下脸去,捂着心口走了。这一消失,便将近十日,她都不知他跑哪里去了。
今天不是寻常的日子,既是书院开张面世的重要时刻,也是她和项宝贵成亲两年的周日!
如果依照旧日的约定,她和他,尚无孕育孩子,是应当“和离”的。只不过谁也没吱声,大家心照不宣的“忘记”了这个约定。
冷知秋黯然垂下眸子,挥手让张六走。
——
这时,沈天赐也回来了,为难的看看冷知秋,犹豫道:“外甥媳妇儿,说了你别生气。”
冷知秋心开始发凉。“您说吧。”
“我去项园里找过宝贵,他不在,也去苗园找过,但被一个很高很瘦的人拦住了,竟然不让我进苗园。我说替你们少主夫人跑腿来的,要找你们少主,那瘦竹竿……还是把我赶出来了。”
沈天赐看冷知秋脸色,已经多云转阴,书院开张成功的喜悦荡然无存。
他便暗暗叹息,本来还想趁今天高兴,和她商量操办复婚的事,惠敏那边好不容易点了头,但看现在的情形,还是别提算了。
“外甥媳妇,宝贵他待你是真心的,你别想太多,就是他有些下属阴阳怪气神神秘秘,你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
冷知秋鼓着腮帮子闷坐。
坐到天黑透了,张六和夏七一起赶了马车来接她进城。
“你们少主到底在忙什么?”冷知秋盘膝坐在马车里,忍不住问夏七。
夏七回道:“少主夫人您放心,少主做的事,都是为了您好。”
是么?冷知秋仍然鼓着脸,心里反复念叨:今日元宵,今日成亲两年满期……如果项宝贵再不回来,她可真要生气了!
夏七问:“少主夫人要先去哪里?”
冷知秋想了想,便道:“反正顺路,就先去榕树街瞧瞧,再去慕容家走一趟。”
——
元宵这一天,项宝贵在做什么呢?
他先在榕树街项宅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