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翼剑
「家父急赴应天府,为了赶路,便未行驿道,抄了近路,不想碰上强盗,真是多亏恩公搭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飞苦笑道:「王兄可不可以不要一口一个恩公,小弟愧不敢当,若蒙不弃,王兄可直呼在下名字。」
「不知恩公贵庚几何?」
王承裕说话文诌诌的,若是半年前,杨飞多半不知他所说为何?此刻倒也听得明白,忙道:「小弟年已十九。」
「在下痴长恩公五载,如此便托大称恩公一声贤弟了。」
「如此甚好,王大哥,小弟日前惨遭剧变,爱妻身亡,不知她的遗体现在何处?」
王承裕面露难色道:「这个……」
「王大哥但讲无妨。」
「实不相瞒,那日骤风暴雨,家父竭尽所能,也只能救起贤弟,这几日风平浪静,愚兄多次派家丁至湖中寻觅,仍是一无所获,实在愧对贤弟。」
杨飞痴痴失神,许久方道:「此事与大哥并无干系,何需自责。」沉寂半晌,忽又道:「王大哥,小弟还有一事相求。」
王承裕忙道:「贤弟之事,愚兄自当尽力而为。」
「小弟亡妻临终之前,曾将幼子交托给附近山里一户李姓人家,小弟行动不便,难以寻找,大哥可否遣人帮小弟前去找找?」
王承裕精神一振道:「不知贤侄有何特征?」
杨飞将爱子形容了一番,不过婴儿看来都差不多,说得王承裕满头雾水,最后只好道:「他名为冶操。」
「那愚兄这就去办妥此事,不找到贤侄誓不回府,卿儿正在熬药,贤弟先歇一会。」
「卿儿?」杨飞先是一愕,随即回过神来,心知必是先前那青衣少女的小名。
王承裕瞧着杨飞手中的刺绣,似笑非笑道:「贤弟刚刚不是见过卿儿吗?她闺名王可卿,乃愚兄的侄女,受家父之命服侍贤弟,若有不周到的地方,贤弟莫要见怪。」
杨飞慌忙道:「小弟乃粗俗之人,怎敢劳驾卿儿姑娘亲自服侍?」这王可卿与王承裕年岁相仿,想不到竟是叔侄。
「贤弟切勿推辞,愚兄那侄女也是心甘情愿。」
「如此有劳卿儿姑娘了。」心想那个王可卿刚被自己骂得狗血淋头,此刻恐怕已是心不甘情不愿,不肯来见自己,看来她还未向王承裕告状,否则王承裕说不得会给自己脸色。
王承裕微微一笑道:「那愚兄前去寻找贤弟爱子了。」
「祝大哥马到功成。」
王承裕走了两步,忽又回过身,自床侧取一柄剑,递与杨飞道:「贤弟落水之后,手中兀自紧紧攥着此剑,想来甚是珍贵,愚兄特地遣人为此剑铸了剑鞘,你看好不好?」
「多谢王大哥!」杨飞抽剑一瞧,鞘内正是蝉翼剑。
「贤弟不必客气。」揖手离去。
杨飞痴痴抚着蝉翼剑剑身,王承裕之语言犹在耳:「你手中兀自紧紧攥着此剑!难道自己下意识间,宁肯失去南宫燕,也要保住此剑?」
他心中既悔且愧,恨不能毁去这柄江湖中人梦寐以求的宝剑。
剑锋刺骨,杨飞手心温热,脑中忽然一阵晕眩,缓缓软倒,迷迷糊糊间,只见王可卿失声惊呼,匆匆取了香帕缠住自己流血不止的右手。
原来杨飞悲痛之下,竟用右手去握蝉翼剑锋利无匹的剑刃,失血过多,若非王可卿及时发现,他恐怕真会去地府与南宫燕幽会了。
直到次晨,杨飞方才再度醒转,望着自己裹得似粽子般的右手,苦笑不已。
王可卿还道杨飞得知妻子死讯,一时想不开又想殉情,怎敢擅离,在榻畔陪了一宿。
杨飞略略一动弹,王可卿便即惊醒,揉揉美眸,微笑道:「你终于醒了。」
杨飞一脸愧色道:「王小姐,昨日对你大呼小叫,真是抱歉。」
「公子情深,思妻心切,无意之举,可卿岂会见责。」
杨飞目不转睛瞧着眼前这个酷似娇妻的女子,忽道:「毁了你的刺绣,又是错事一桩。」在床前不远的矮凳上,放着那方双燕刺绣,不过已是血迹斑斑。
王可卿被他看得俏脸通红,羞不可抑,急急道:「不碍事,反正可卿亦是闲来无事,绣着玩的,公子肚子饿了吗?可卿这就前去准备早膳。」言罢,飞也似的逃了。
杨飞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杨飞右手受伤,不便用膳,王可卿只好红着脸,一勺一勺将饭菜送到他嘴边,其实王府乃大户之家,家中仆婢数十,若非她执意如此,也用不着做这些卑贱之事。
用过早膳,杨飞在王可卿的搀扶之下在院内行走,他只因溺水伤了元气,受伤本来不重,休养两日,已然恢复如昔,无聊之下,便练习剑法,不过他右手受伤,改用左手之后,难免错漏百出,还好练了几日,倒也颇有小成。
杨飞练剑之时,王可卿只是静坐一旁,手托香腮,痴痴瞧着,与南宫燕一动一静,截然相反。
迎着她满是柔情的目光,杨飞一阵感动,直想上去将她搂入怀中,疼惜爱怜一番,可是心底又觉万分对不起刚刚死去的南宫燕。
如此过了五日,王承裕终于回府,带回一具婴儿尸体,这婴儿死去已有数日,显得瘦瘦巴巴,杨飞从所裹婴布认出正是自己儿子。
王承裕缓缓道出详情:他带人在微山日夜打听,终于在杨飞所说的山里找到那户李姓人家,不过一家五口俱已毙命,连仇人也不知是谁。
杨飞抱着儿子的尸体,直想当众大哭,此情此景,他当可称得上家破人亡。
是日,杨飞喝得酊酩大醉,满嘴胡言,最后还是由王可卿搀他回房。
杨飞午夜梦醒,头痛欲裂,不禁大声呻吟起来,顿时惊动住在隔壁的王可卿。
她匆匆赶至,见杨飞蜷缩床头,轻轻发抖,状极可怜,立时母性大发,将杨飞抱在怀中,柔声安慰。
杨飞枕在她丰满的胸脯之上,失声痛哭,哭得久了,如婴儿般熟睡过去。
二人搂在一起,没有半丝色欲的味道,如此过了一夜。
次日清晨,王可卿蹑手蹑脚溜出杨飞房中,不想途中恰好撞见王承裕,她作贼心虚,红着脸喊了声小叔,便逃之夭夭。
本是满脸愁容的王承裕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王承裕替杨飞在城外觅了处风水宝地,为杨冶操安葬,另外还为南宫燕立了个衣冠冢,杨飞闭户不出,为妻儿守孝七日。
第八日,杨飞所救老者王恕回到府上,拜谢过救命大恩,又让他节哀顺便,方道:「逝者已矣,贤侄年方弱冠,焉能无妻,卿儿幼承庭训,尚称得上品貌端庄,贤侄若是不弃,不如纳为继室,贤侄意下如何?」
杨飞虽早料到,仍觉措手不及,望着躲在屏风后不堪娇羞的王可卿,一时情动,点头允了。
男女授受不亲,他这几日与王可卿朝夕相处,已有肌肤之亲,依成例王可卿实已非他不嫁,王恕盛情之下,岂好回绝?
杨飞父母早亡,也不必禀告双亲,如此定下亲事,择下吉日,便在三日后成亲,也好为杨飞冲冲晦气。
王可卿生母早亡,父亲在外地为官,一时难以赶回,不过王恕在府中一言九鼎,她父亲身为长子,岂敢逆忤父亲之意。
王府上下,除下孝服,张灯结彩,准备为杨飞和王小姐举行婚礼。
有王承裕上下张罗,杨飞反而成了闲人,成天呆坐房中,心中愈发矛盾:「南宫燕刚刚过世不过半月,自己便与别的女子成亲,用狼心狗肺,忘情负义八个大字亦不足为过,可是王可卿情深,王承裕义重,自己又怎能辜负?」
王府乃兖州大族,王恕虽然不欲声张,那些宾客却已闻风而至,到成亲那日,贺礼已然堆积如山。
可当宾客盈门,万事俱备之际,内府传来消息──新郎不辞而别,只留下一封信。
王可卿用颤抖的双手展信一瞧: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卿儿,对不起!
两行情泪无力的滑下,王可卿顿时软倒在地。
「小燕子!」杨飞站在微山湖畔,仰天长啸。
湖水茫茫,碧波荡漾,杨飞不动如松,峙立如山,在湖畔足足站了一日一夜,此时此刻,他好似已与天地融为一体,一呼一吸间,丹田内气圆转自如的在奇经八脉流动,而后竟自周身毛孔散于天地之间。
刹那间,杨飞幡然醒悟:武林高手所谓的内力其实是广布天地的一种能量,其中修炼过程不过是将其积聚体内,只要能操控自如,体内体外又有何区别?
最后,他体内已感不到一丝一毫的真气,连全身经脉俱也消失不见,似乎又变成一个功夫全失的普通人,可是当他轻轻劈出一掌,异变陡生,平静的湖面轰声巨响,激起千层巨浪。
此非紫气神功抑或天香密诀,而是他自创的一种武功,其中之玄妙,恐怕当今世上,明者寥寥。
杨飞武功大进,却殊无欣喜之意,此刻对他而言,作一名普通人远较武林高手来得称心如意。
他灵台清明,意念远控,数里之内所有动静,无不尽知,在数百尺深的湖底,终于寻得南宫燕冰凉的尸体。
杨飞既未觅舟,也未潜水,只是直直向湖心踏去。
湖中忽然发生奇景,在他面前,湖水凭空分开,出现一条数尺宽的甬道,笔直通向南宫燕藏尸之处。
当他抱出亡妻尸体,出现在湖畔,湖中那条甬道方才合拢,最后,亦未见他有何动作,凭空消失于无形。
一切如此奇妙,事后连他自己也难以置信。
曾有百姓睹此奇景,还道是湖神现世,慌忙跪伏膜拜,后来还凑钱附近建了座湖神庙,据说祈愿颇为灵验,香火亦极鼎盛,此乃后话,按过不提。
南宫燕尸首在湖水浸泡多日,显得有些浮肿,脸色平静,兀自挂着一丝甜笑,杨飞伸手轻抚,泪水不受控制的狂泻而下。
在南宫燕原来的衣冠冢旁,又多了一座新坟,所有土石皆乃杨飞用双手所筑,墓碑是杨飞掌削而成,上面的字亦是杨飞亲手所刻,字迹虽然潦草,却包含他的无限情意。
等一切完工之后,杨飞不眠不食,不休不戚,呆坐墓前,任由风吹雨淋。
数日之后,王可卿同王承裕前来拜祭,见他这副模样,满腔怨恨顿时化为乌有,黯然泪下,悄悄离去。
连王承裕也感动之极,不再怪责,说了几句节哀顺便,莫要太过悲伤的话,又命家丁送来食水衣物,还在旁边建了座草庐。
如此又过了数日,杨飞禁食已久,身体消瘦,神智却愈发清醒。
是日,草庐来了一个特殊的访客,是南宫燕的长兄南宫博。
原来自杨飞夫妇失踪之后,南宫世家四处寻查,终于找到被钟敏三人击伤、生命垂危的李老伯,后又寻及杨飞当日与钟敏激战之处,由此蛛丝马迹,方才寻到兖州。
杨飞陡见大舅子,不禁伏首痛哭起来,断断续续的将当日情形一一道出。
南宫博虽然也是一般的伤心,却也不希望妹夫自此消沉,多番劝慰。
「人生悲欢离合,在所难免。」南宫博长长叹了口气,又道:「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燕儿在天之灵,也会希望你继续活下去,想必你还有许多未曾达成的愿望,以你现在的成就,当非难事。」自杨飞身上,他当然看出惊人剧变。
杨飞遥望苍穹,一群燕子北飞而去,他沉思许久,心情豁然开朗。
次日,他一把火烧了草庐,与南宫博揖手作别后,踏上北途。
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赶了三日,杨飞终于抵达顺天府。
他此行目的是看看可有法子打通官府,救出姚昭武,南宫博已允诺南宫世家会竭力相助。然后北去大漠,完成南宫燕生前遗愿,顺便遵白向天遗命,将蝉翼剑送抵飞鹰堡。
南宫世家京城总管南宫远志乃南宫博的堂叔,他远在京城,整日与达官显贵打交道,难免滋生骄绪,对杨飞也倚老卖老,不冷不热。
杨飞有求于他,也只好忍气吞声。
直到第三日,南宫远志总算答应带杨飞前去拜会刑部左侍郎龙永年,龙永年乃龙吟堡旁支,龙吟堡与南宫世家交好,南宫远志因此与龙永年套上交情。
寒暄一番,杨飞将诉状与厚礼一并呈上,并请龙永年多加周旋。
姚昭武本是汪直提督之西厂逮缚回京,后来汪直被贬,西厂尽废,姚昭武的案子也移交三司,正是龙永年管辖范围。
龙永年叹了口气,道:「姚大人清名,本官素有耳闻,他被厂卫押抵京城之时,已有数位御史联名为他陈冤,可他的案子乃皇上御批,近来万贵妃病重,陛下不理朝政,所有折子都留中不发,我等也无计可施,不如你们去找找首辅刘大人,他与姚大人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