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月1.16
63。/推荐给你的朋友就是给我们最大的支持谢谢。
所有资源部分转载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简明月
作者: 月揽香
简介:
雷雨天;萧如月穿越了
穿到消息闭塞的古代已经足够痛苦,更痛苦的是还要和一帮女人抢同一个男人
不抢可不可以?
可以,只要不怕死就行
萧如月不怕死,就怕死得窝囊没出息,所以,她要跟人抢到底
001.津门初探
更新时间2009…6…21 22:41:20 字数:2987
初时,简明月不用这个名字。
那时候,她叫萧如月,衬衣套装高跟鞋,手提笔记本,在写字楼与单身公寓之间来来去去。那个改变萧如月命运的夜晚,天降暴雨,闪电阵阵,雷声隆隆,她吃了退烧药,躺到床上,想着第二天的报告会开场白该如何措辞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等药效上来,她关灯沉沉睡去。
轰隆一声,闪电霹雳划过,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炸裂声。她猛地惊醒,耳畔阵阵“生了,生了,恭喜太太”的叫嚷声,不知是谁家忘了关电视,吵得人不能安生。
她伸手欲揉发胀发痛的太阳穴,忽觉有人抓住她的手,托着她的背,将她放入铜盆里用热水清洗。新生儿洗周结束,丫环也恰时来招呼众人到前厅吃饽饽,不一会儿,屋里人散去,只余袅袅水雾。
震惊回神之余,萧如月明白自己已重生。严格意义上说,是灵魂穿越到燕京都城西郊民宅的新生儿上。穿越的原因究竟是雷雨天不该关灯睡觉还是退烧药过期致人死地,她一直没有研究透,大约两则兼有。
开头两月,婴儿态的萧如月权当工作多年得来的假期,安安静静地休养。有闲时,琢磨八卦探听些消息。比如,她母亲林婉莹是孟府九少爷的第八房外室,见到那个攀上公主高枝又在外金屋藏娇的男人,时而温婉,时而泼辣,把对方哄得团团转,最终同意带自己的第一个小孩回府让孟老太太过目。
消息传到那个正房的耳朵里,当天夜里,萧如月父亲的大老婆就和情敌生的女儿大眼瞪小眼对上了。来的时候,她顶着大肚子,踩着高齿屐,由两个婆子搀扶,俩挽双鬟髻的素裙小丫环,在前头平举宫灯指路。
萧如月望着她没有闭眼睛,还很给面子地笑了一口。这位正房太太却是眨眼间变脸,因怀孕而浮肿的脸上涂上嫉恨的色彩,她双手抓着摇篮,气得摇摇晃晃,发疯似地吼叫:“他竟然真把这孽种带回孟府!他眼里还有我这个正妻么?你们说,你们说,我哪里比不上那狐狸精?!”
两个婆子立时扶住她,解扣揉胸让她小心肚子里的世子,别让那大小狐狸精给气坏身子。
九房少奶奶深呼吸数次,直起腰杆,秀气的下巴由内而外微微昂起:“我傅秀兰是大秦永盛皇帝赐封的六公主,那狐狸精什么身份,她拉出来的屎也敢和我儿子争!”这位公主压低了声音,对身边的婆子咬耳朵,传消息给她表姐,要送个女婴过去。
那婆子疑惑:“先生舍不得吧?”
“给他机会攀高枝,哪有不肯的!”这位怀孕的女子冲着婴儿冷笑,“本公主给你挑了户好人家,能不能到那一天,就看你的造化!”
当夜再无话,萧如月在孟府连人都没认全,在睡梦中就让兴奋的孟九白送往津州。
门牌上虽刻着简文公府,实际上,主人家姓李。这位李家三房太太因出自简亲王府,人称简三太太。孟九白留下丰厚的礼单,趁着告辞的时候,还塞了厚厚一封银票给女主人旁边的老婆子,请秦嬷嬷帮衬说两句话。
待这半路的亲戚离开,简三太太两片嘴皮子一掀,吐出一句:“真是不省心。”
秦嬷嬷把婴孩放在一旁,走到后头给她捶肩:“太太,也别气坏身子。”
“你说我能不气?”简三太太捏着绣帕拍桌子,桃腮脸上细眉高挑,嘴里骂道,“若人人都像他这般下作,还以为简府供了尊金菩萨,有求必应。”
“孟九爷这事儿是做得扎眼,失了分寸,”秦嬷嬷不轻不重地细捶,回话时带了点深意,“不过,依老婆子看,秀兰公主此番也是好意。”
“怎么说?”
秦嬷嬷说道:“太太,眼瞅着少爷们一天天大了要挑媳妇儿,咱这边还没人呢。外人终究是人心隔肚皮,不能跟咱一根绳拴的。这娃娃咱养在身边至少是知根知底的,以后呐,可不就是太太的左膀右臂。有二心,”她做了个狠厉的表情,“要废也方便。”
简三太太眉头皱得更紧,素手缠着绣帕,踩着楔形高跟鞋走到女婴旁,杏眼里射出冷冰冰的目光,细微的嘴角微撇:“带下去,好好教她规矩。”
秦嬷嬷应声,带小孩下去,挑了一个清秀的侍女,安排住进信芳园角落小院里,偏远也还算清静。在小孩能“勾引”李家少爷前,萧如月就呆在分配给她的独人独楼里,跟着一口印度语的侍女学规矩。
听说这位侍女精通波斯、大食等多门外语,排资三等,月俸三银,简公馆是否藏龙卧虎,萧如月并不关心,她只发愁一件事:照三等侍女这样的高标准,这个年头女人似乎没那么容易讨生活。
侍女教小孩拿勺子拿毛笔时,萧如月伸出左手,据说勤用左手有助于开发主管语言学习的右脑。为了美好的未来,既然不是天才,就加倍勤奋努力吧。
等小孩能写出十个大字,秦嬷嬷亲自领着四个奴仆,将满周岁的小孩送进杨柳清湖畔的章华楼。大教室外候着一排的嬷嬷和丫环,挎着食盒,屏气凝神等着少爷小姐们下课。
秦嬷嬷将小孩放在窗边一角,安置后,四仆候在门外,防萧如月哭闹惹怒四位少爷。萧如月的位置是改造后摇篮,澡盆大小,有较高的边沿,底下铺素锻面的新棉褥子,旁边挂着两串铃铛;侍女早便教说饿了尿了不准哭,要用这铃铛叫人。
萧如月扫了眼左右,李家四位少爷只管念书,别无杂想;他们身边有七八位娇小姐,约莫在十岁上下,落落大方,拿得出手登得上台面,个个透着那么一股子天生的富贵气,旁人是想模仿也模仿不去的。
选老婆当趁早,还真够早的。
萧如月嘲弄之时,就听到夫子讲课声:“想那奸佞赵高何等诈作,与皇甫太尉、君家太宰等诸重臣合谋,欲胁独相李斯伪诏,幸秦皇高瞻远瞩,早已料臣下有谋逆篡位之心,特设监察少府暗访各位臣令大夫。
监察令慕容戴安得信,持秦皇秘诏至北地,召公子扶苏回咸阳登极。
此时,宰相李斯亦与赵狗虚与委蛇,与君山中尉、武夷詹事反挟伪太子胡斯,于骊山脚相待持。慕容戴安与公子扶苏夙夜相逢,与上将军蒙急奔回都,终将叛逆一党全数剿灭。”
李斯辅佐公子扶苏登基?
多滑稽的事,萧如月想,说不准那位在谋反事件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李斯就是穿越人物,否则,不能解释这么不合理的历史事件。
讲史的夫子继续讴歌秦皇的雄才大略,那位堪与三皇五帝比肩的始皇大帝横扫六国,统一中原,建立影响后世千年的政治、军事、监察制度,秦皇后世皇子皇孙在秦皇的庇佑下,建立不世功业。
呃。。。就当听说书。未来,她既不想做考古学家,也不会成为历史研究者,从前的从前离自己实在太遥远,活在当下才是要紧,活在没有汉武帝、没有唐明皇、没有康熙大帝的历史里。
这样的历史非常彪悍,内容也像天书一样,偶尔能听到些许熟识的历史名人在秦几世下创立丰功伟业。
第二回见到讲史的夫子,他来读大秦皇室发布的官邸纸报:万国公报。
读完,夫子把它放在讲台处,风吹过,报纸飘动。
在这个日光泛金的午后,萧如月得到了那张油墨飘香的报纸,标记:西元1661年3月3日。她所处的时代,大秦永盛十一年。
她迅速浏览各版块主标题,科举文七科武一科开考时间地点安排,内容划定;太学医部招生,考试地点时间;国学乡学祭酒(即大学校长)、司业(副校长)、学政新任名单。
官员荐举,某某州刺史举某个孝子;官员奖惩,某监察御使授爵位,其夫人得赐;还有江洋大盗于某时斩首于菜市口的内容,最后全版,刊登有各海岸港口海船出行的日期、路线及所载货物。
与波斯、大食、天竺、新罗、罗刹、苏门答腊、菲律宾、南沙群岛的航线上标记丝绸、茶叶、香料税收比率上涨下调,看着这张详尽的航海图,萧如月咝咝抽气:太平洋叫东帝海?!扶桑岛标记东海神山!?
很好,非常好,一个令四海臣服强大繁盛的大秦帝国,只要不是身处被鸦片与枪炮打开国门受尽列国欺凌的清末民初,平行时空、历史进程重大偏差什么的,统统可以接受。
摸清楚所处时代的大致情况后,萧如月放下一颗心,再看回首版太学女子助教招考栏目,努力一点混个公职不会太难吧?李家少爷挑媳妇跟她是没有关系的,对于和一帮子女人抢男人的生活萧如月半分兴趣也没有。
002.杨柳湖畔
更新时间2009…6…22 1:15:15 字数:3114
当日课业结束后,少年们就返回紫煌院各自的小楼,女孩们随仆妇回信芳园,萧如月在侍女的怀里,走在最后。萧如月留意到打点信芳园的人,是简三太太身前最得力的侍女唐诗。
唐诗定下一个颇有深意的规矩,信芳园佳客的晚饭,是要一起吃的。
六个女童里,有五个用头痛、不舒服、受凉的借口,避过聚餐的要求。简三太太的犁花小院一楼餐厅里,萧如月坐在餐桌右侧,简文公府女主人正位端坐,她的左下手是细眉细眼的苏贞秀,出入都有侍女搀扶,对简三太太很恭敬,行必弯腰侧身,坐必称公主。
简三太太让她不必客气,什么公主的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苏贞秀浅笑,很小心很听话的样子,不急不慢地说:“家母听说公主夜里咳寒,特地让人从海外带了些滋补品,秀儿让人熬了,还请公主润润嗓子。”她让身后的侍女奉上一盅血燕,盛在上好的青花瓷碗里,白瓷映着泽黄泛红的浓汤,分外诱人。
“好孩子,难为你记着姨娘。”简三太太让秦嬷嬷接下,并不进食,转而问起苏贞秀在园子里住得如何,要添置什么只管吩咐下去,别委屈自己。苏贞秀小声地应着,桌前小瓷碗的香米也不见少,一顿饭就这么过去了。
萧如月哽得难受,想着幸好自己不用讨好简三太太,否则必定早已阵亡。
第二天上完课,萧如月按点去犁花小院,饭桌上只有苏贞秀一人。唐诗问:“太太打牌去了,苏小姐在这儿用吗?”
苏贞秀微微点头,把手上的食盒递到唐诗手中,嘱咐唐大丫环送予简三太太,后动作轻慢地坐下。丫环仆妇们立即布好餐盘,苏贞秀动作秀气,安静地用餐。
萧如月瞧她不过八九岁年纪就有这份用心,直觉苏家背后不简单。
第三天下午,信芳园住进新的芳客。
一个姓曲,十岁左右,眉目间透出一股子书卷气,进信芳园的时候,手上自己拎着一个小竹箱,话不多,吩咐家仆时极有气势。
这位曲家小姐,送给信芳园住客每人一卷书,书的扉页有她亲手写的毛笔字,字体清隽,笔墨文雅,落笔间又有一种让人望之开阔的舒服感觉,想是这位小姐心胸格外豁达的缘故。
另一位,姓公孙,身材高挑儿,发育得极好,眉眼间带有一种异国风情的味儿,同样的,她说话时,也带着外土音腔。一度萧如月以为这是个混血儿,不想公孙小姐说自己从小在南明岛长大,那儿惯说天竺语。
相对于曲家小姐送的雅物,这位公孙小姐送的是真金白银,她出手阔绰,就和她给人的感觉一样大气爽快;她待人接物那爽朗痛快的样子,特别招人喜欢。园子里仆役,顶喜欢到她眼前端茶递点心。
晚餐时,萧如月由侍女抱着,走进简三太太的犁花小院。刚踏进园子,就听到一阵娇气的嗓音儿传来:“姨娘,锦儿就喜欢大家一起吃饭,人多热闹。锦儿要天天来陪您,好不好嘛?”这声音娇脆,甜美可人,主人正是那个南明大户之女在撒娇。
简三太太笑得眉眼如弯月,当是对公孙红锦满意得紧。
曲家小姐看到小孩进园,微觉有些诧异,也没问话;见小孩有模有样地行礼,眼底有深思之意;注意到小孩爬高椅有些辛苦,便起身相帮,助小孩坐正铺好餐巾。萧如月道谢,她已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
“这孩子好乖。”曲小姐不由得说了声,她解下随身携带的玉佩送给小孩。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