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元朝
王爷在他脸上看了看,嘴角含笑道:“不送。”李正风拉着我,纵身跃回自己船上,命船夫一路快划,很快到了岸边,拉着我的手,纵身上岸,伸手挥退身后侍卫,对我低声道:“九王爷他有没有把你怎么样?”
我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只是喝茶弹琴而已,并没有做什么。”
李正风有些吃惊地看了我一眼,低头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就好,我们赶快回去吧,是小兰来报的信,她肯定急坏了。”
李正风牵着我的手,走到拴马的地方,拉着我纵身上马,飞快地向御史府驰去。
这时,那真的船也靠到了湖岸上,那真纵身上岸,朝张好古远去的方向看了一阵,转身施展轻功,向宫中而去。
王爷目送张好古的背影远去,低头想了想,对船夫道:“继续划,本王今日要好好地欣赏一下大都湖的美景。”
船夫躬身道:“是,王爷。”撑动竹篙,船离了岸,向远处缓缓驶去。
我和李正风一起回到府中,李正风拉着我来到内书房,关紧门,看着我道:“好古,九王爷真得没有对你做什么吗?”
我避开他的眼光道:“是真的,除了喝茶弹琴,什么都没做。”
李正风轻声叹道:“这里没有外人,你又何必瞒我呢?”
我低声道:“真得没有什么,我们是好朋友,我当然不会骗你。”
李正风用怀疑的眼光看了看我,道:“真的吗?你真的没有骗我。”
我勉强笑了一下道:“那是自然,在大都城里,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骗谁也不会骗你啊。”
李正风在我脸上仔细端详了一阵,叹了口气道:“好古,正风早就说过,不论出了什么事,都要与你一起分担,你若是有什么事,一定要记得来找我,就算上刀山下火海,正风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我听了他的话,心中大为感动,几乎流下泪来,忙咬牙忍住,轻声道:“正风,谢谢你,”
李正风在我肩上轻轻拍了拍,叹道:“你昨日要我查的资料,我已经在兵部仔细查找过了,只找到他的出生籍贯和家人,军旅生活和历经的几次战役记载,都神秘失踪了。”
我心中暗暗叹了一声,道:“怎么样?”
李正风道:“陈秀今年二十五岁,父亲陈易汀,是当今皇上从前的贴身侍卫,几年前已经告老还乡了,陈秀是他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我心道:这倒和九王爷说的完全一致。想到这里又道:“此人为人如何?”
李正风道:“据认识他的军中将领所言,此人对朝廷忠心耿耿,体恤下属,在军中口碑极好,是个忠义之人。”
“忠义之人?”我忽然苦笑了一下,倘若要在忠与义之间选择时,他会选择什么呢?
想到这里,我犹豫了一下,又道:“正风,你可知陈秀的家人住在哪里?”
李正风道:“听兵部的人说,他们住在大都城北街的锯齿巷。”
我立刻站起身道:“好,我现在就到锯齿巷去找他们。”
李正风惊道:“现在?只是你……。”
我忙道:“我没事,走吧。”
李正风见我语气坚决,只得道:“好吧。”
两人出了府门,纵身上马,很快驰到北街,进了一条锯齿状起伏波折的小巷,李正风在最里面那扇府门前勒住马,四处看了看,笑道:“应该就是这家了。”
我纵身下马,上去敲门,过了许久,门开了,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人缓缓探出头,疑惑地看了看我。我忙上前拱手道:“老人家,在下柳明堂,这位是李正风,我们都是陈秀陈将军的朋友,请问这是不是陈将军的府第?”
老人侧耳过来,大声道:“你说什么?”
晕,原来老人家耳朵不太灵便。我只得大吼大叫地重复了一遍。
老人笑道:“原来是柳公子,快快请进。”说完便把府门打开,我和李正风对视了一眼,大步走进去,老人一直将我们让到前厅,又倒了两杯热茶,笑道:“两位公子请用茶。”
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拱手笑道:“敢问老人家贵姓?”
老人笑道:“老夫姓陈,原是陈将军的管家。不过你来得不巧,陈将军的家人已经合家搬走了,只留下我这个老奴看守老宅。”
我惊道:“搬走了,老人家,是什么时候的事?”
老人笑道:“就在大约一个月前。来了几个蒙古人打扮的人,领头的象是一个太监,带着两辆马车,一进府门,就催着陈夫人和两位公子收拾东西,上车走了,走得极匆忙。”
“太监?”我心中一震,半晌没说出话来。
老人笑道:“老夫还听蒙古人都叫那位太监卫公公。”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七十章 步步疑云
我听了忙叫道:“老人家,你可记得那位公公长什么样?”
老人想了想道:“长得身材瘦小,面容枯黄,走起路来却十分轻快。”
我坐在椅上,呆了好一阵,勉强笑道:“老人家,能否借你笔墨一用?”
老人笑道:“两位公子请跟我来。”我和李正风站起身,跟着他走到里面书房中,老人指着桌上道:“这里有笔墨纸砚,公子自便。”
我笑道:“谢谢你。”取了笔,李正风忙走过来给我磨好墨,我提起毛笔,饱蘸墨水,依着脑中记忆,挥笔画了一幅卫良的画像,待墨迹干了,展开在老人面前,笑道:“那日来的卫公公,是不是这个模样?”
老人凑上前仔细看了一眼,笑道:“正是此人,画得惟妙惟肖,公子的丹青功夫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听到他的话,我的身子不禁摇晃了一下,眼前顿时变得一片模糊。李正风慌忙伸手扶住我道:“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我苦笑着摇头:“我没事。真得。”轻轻挣脱李正风的手,我抬头看窗外,一阵冬风刮过,院中的榆树干枯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摆。
老人在后道:“公子还有什么要问的?”
我咬了咬牙,慢慢转过身,大声道:“老人家,陈夫人走的时候可曾说了什么?”
老人道:“夫人说她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还说这老宅归我,我若是愿意,可以把乡下的亲戚接来住,拙荆和孙子,孙媳妇今晚就要到了。”
'手 机 电 子 书 : w w w 。 5 1 7 z 。 c o m'
我想了想,叫道:“老人家,你可知陈夫人和两位公子去了哪里?”
老人笑道:“这个夫人没有说,老夫倒是听那个公公模样的人说,陈将军为他们的主子办了一件大事,主子为了感谢他,接他们母子去外地享福。”
“主子?大事?”我喃喃自语,不知不觉背上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衣服。
李正风在后轻声道:“你没事吧?”
我发觉自己失态,忙掩饰地笑道:“没什么,我们走吧。”随即又对老人道:“老人家,谢谢你。我们告辞了。”
老人笑道:“两位公子慢走,恕老夫不远送。”
我向他拱了拱手,转身慢慢出门,纵身上马,和李正风并骑驰出小巷,一直驰到御史府前。李正风在马上向我拱了拱手,想问什么,最终没有问,只是低声道:““你早些歇息吧,我先走了。”说完打马离去。
我目送他背影走远,纵身下马,进了府,一直走到卧房里,轻轻把门关紧,转身扑到枕上,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哗地流了出来。
二哥在我面前一直温文有礼,恍若谦谦君子,竟然是这样的人,他真得屠杀了许多无辜的汉民吗?陈秀是接受他的旨意,向少华射出暗箭吗?心底的疑虑突然变成现实。难道王爷说的都是真的,二哥展现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众多面孔中的一个,到底是我太天真,还是我太不了解他。
小兰走到院中,见小蝶正坐在石上发呆,便走过去道:“你又在想什么?想得那么出神。”
小蝶低声道:“这几日章实总来找我,还买了好些首饰衣服给我。”
小兰道:“那好啊,章实是个老实人,跟着他,你不会吃亏的。”
小蝶道;“可是我实在是不喜欢他。”
小兰闻言绕着她转了一圈,连连摇头。
小蝶讶道:“你干什么?”
小兰道:“我知道你喜欢张大人,可是我想让你明白,张大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喜欢你,更不会娶你为妻的。”
小蝶一听脸登时红了,良久道:“为什么?”
小兰道:“因为张大人根本不喜欢,也永远不会喜欢女人。你明白吗?”她见小蝶神色变得惊诧万分,叹了口气道;“我就知道你不明白。你好好想想吧,选择章实才是你最好的归宿。”说完也不理她,转身走了。小蝶呆呆地站在原地。半晌无语。
皇宫中。
阿罕陪同铁穆耳从太庙回来,铁穆耳去寝宫更换身上的祭服,阿罕先行来到御书房,远远地便看到金元和那真正在那里等候,不禁有些诧异,
金元率先迎上来,向他低声道:“大人,今日张御史和九王爷一起在大都湖乘船游览。”
阿罕疑道:“是吗,有这等事,九王爷不是重伤未愈吗,他们怎会在一处?可有什么异常?”
那真道:“两人并无异常,后来禁卫军副统领李正风也来了,到画舫上接了张御史,将他送回府中。”
阿罕道:“是这样。”低头想了想,道:“我会将此事禀报皇上,你们下去吧,继续跟着张大人。”
两人一起拱手道:“是,大人。”
阿罕待他们去远,站在御书房外守候,过了一会,铁穆耳换上一身龙袍,大步走了过来,见他脸上神情凝重,不禁有些讶异:“出了什么事?”
阿罕凑到他面前,低声道:“属下刚刚接到消息,今日晌午张好古和九王爷一起坐着画舫在大都湖上游玩。”
铁穆耳冷笑一声道:“看来九王叔的内伤已经完全好了。”
阿罕拱手道:“皇上英明。”
铁穆耳双眉紧皱,沉吟不语。
阿罕想了想又道:“九王爷一直托病在家,今晚太后寿宴,可能也不会参加,皇上可要下旨召他进宫。”
铁穆耳皱眉道:“不必了,你只需继续派人盯着他便是,还有,以后不要再让九王叔有机会接近张好古。”
阿罕躬身道:“微臣遵旨。”转身退了出去。
铁穆耳转身坐回御案前,伸手拿起桌上的奏折,刚刚翻开,卫良躬身进来道:“启禀皇上,人带来了。”
铁穆耳一笑:“叫他进来。”
一个穿着淡绿色衣裙,丫环模样的少女瑟缩着走进来,远远地跪下,口中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铁穆耳笑道:“起来吧,朕如今有几句话要问你,你一定要如实回答。”
丫环叩头道:“谢皇上。”慢慢站起身,低着头。
铁穆耳看了她一眼,笑道:“你是长公主的贴身丫环?”
丫环道:“是,皇上。”
铁穆耳道:“你可记得一个多月前,九王爷到公主府上之事?”
丫环颤抖了一下,轻声道:“回皇上,奴婢记得。”
铁穆耳笑道:“很好,你把那日所见之事一五一十告诉朕。”
丫环道:“是,皇上。那一日长公主命人送了一份请柬给九王爷。”她说到这里,停下来,悄悄抬头看皇上。
铁穆耳脸上一派温和,轻声道:“继续说。”
丫环鼓起勇气,继续道:“当时奴婢在花厅中为九王爷端茶,无意中听到长公主说:已经拿了鸠酒给龙卫将军,今晚便要取张好古的性命……”
铁穆耳神情一震,厉声道:“你说得是真的?”
丫环慌忙跪下道:“奴婢绝无半句虚言。请皇上明察。”
铁穆耳沉吟片刻,放缓语气,笑道:“起来吧,接着说。”
丫环战战兢兢地站起身,轻声道:“随后九王爷言道:皇姐此话当真?公主笑道:自然是真的,看在当今皇上如此宠爱他的份上,本公主给他留个全尸,也算对得起皇上了。”她说到这里,又抬起头看皇上。铁穆耳脸色有些苍白,沉默了好一阵,方才勉强笑道:“随后你还听到了什么?”
丫环忙道:“随后奴婢就退出来了,过了一会,九王爷就行色匆匆地走了,他走后,公主似乎很生气,在房中发了一通脾气,还险些病发晕倒。”
铁穆耳沉声道:“就这些?”
丫环躬身道:“奴婢说的句句是实话,不敢欺瞒皇上。”
铁穆耳无声地叹了口气,轻声道:“卫良,带她回去。”
卫良躬身道:“是,皇上。”引着丫环一路退了出去。
铁穆耳站起身,立到窗前,眉头紧皱,沉默了许久,朗声道:“阿南。”
一个身材高大的侍卫快步走进来,躬身道:“皇上有什么吩咐?”
铁穆耳低声道:“传朕旨意,送长公主前往蒙古先皇陵寝……。”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道:“静养。”
阿南拱手道:“是,皇上。”
铁穆耳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许久,忽然轻声叹道:“姑姑,你如此作为,却怨不得侄儿狠心。”说完语气忽转低沉,喃喃道:“九王叔,那一晚,你都做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