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元朝
一名县令模样的人,带着几个衙役拿着长刀,站在中间,已经渐渐抵挡不住。场面一触即发。
我向崔真等一摆手,他们纵身跃到衙役前,朗声道:“御史张大人在此,还不放下武器,跪下拜见大人。”
那个县令闻言忙跑过来道:“在下安西城县令崔志,拜见张大人。”我忙扶他起来道:“你做得很好,正该如此,绝不可让百姓有丝毫损伤。”
一位老者闻言,从人群中挤出来,看着我道:“大人莫非就是前几日在环州与百姓一起挖渠,同桌吃饭的张御史张大人么?”
刘思道:“正是张御史。”
老者忙跪下道:“小人是本村的村长林长春,小人早闻大人是位青天大老爷,一心为民,小人心下佩服。”转身对后面的人道:“还不快跪下拜见张大人。”百姓闻言跪下了一大片,一起大声道:“草民等拜见张大人。”
另一村的人见了,也忙跪下拜倒。我心想,为老百姓做好事,这威信还是满高的。想到这里,跳下马来,走到老者面前道:“老伯快快请起,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老汉道:“请大人听我一言,我村与邻村本来约定每月逢单便轮到我村灌溉农田,逢双才是他们。谁知今日他们竟违反约定,堵了我们的水,将河水尽皆放入他们田中,请大人一定要为我们做主。”
我听了转头看着刘思道:“可有此事?”
刘思未及答言,一人站出道:“在下是村长李茂,我村人多地多,如今天旱,河水根本不够,而他们村人少田少,却每月与我们一般用水,太不公平。”
老汉道:“这是我们先前的约定,你违反约定便是你的不是。在大人面前还有何理可说?”
我看看他们,想了想道:“你们二位先叫村民解散,有事好好商量,切不可械斗,村民都是家中劳力,若有个损伤,叫他们的父母妻儿以后如何生活。”两人闻言,到人群中叫百姓散了。我看他们走后,对二人道:“你们带我到村中看看。”
老汉先带了我到他村中去,另一个村长跟在我身后,我们一行人来到村中,只见房屋低矮破旧,连果树都没有一棵,村民皆穿得破破烂烂,几个光屁股的小孩见有生人来了,慌忙转身跑到房中,我叹口气,对刘思道:“两县的百姓都是如此贫穷吗?”
刘思和崔志齐道:“下官无能,请大人降罪。”
我道:“这也不能怪你们,这一带自古至今都很贫穷,土地贫嵴,又没有什么物产,乡人十分朴实,也不会出外做生意,只有守着那几亩田,若是遇到天灾,恐怕连饭都吃不饱。”说完,想到现代这里可以开采石油,可在元朝却是不可能,不由又叹了一口气。
在村中转了一圈,见居然没有一口水井,不由奇道:“老伯,你村中为何不挖水井?”老者道:“大人有所不知,村中人在四周挖过了,根本挖不出水来。”我道:“这样啊,可能要挖深井吧。”
刘思道:“挖深井难度极大,况且并不知哪里有水?从何处挖起。”
我想了想道;“这县城里可有挖井之人?”
刘思道:“有一个叫章贵的,祖辈都是挖井人,只是他年纪老迈,已有许多年不曾挖井了,大人可要召他前来?”
我道:“等我回府后,你再叫他来吧。”
刘思点点头,我又跟着另一个村长,到他村中看了看,见他村里果然人更多,还有几处水田未曾浇灌,眼见已有些干枯了。我忽然觉得很头疼,对刘思道:“今日就到此吧,本官要回去好好想一想。”刘思忙道:“大人请。”我骑上马,对两个村长拱拱手,他们忙跪下道:“恭送大人。”我道:“快起来吧。”转身飞驰而去。
回到府中,一见到小兰,我便诉苦道:“我的头快疼死了,快来帮我捏捏。”小兰笑着走过来道:“疼死也是活该,谁叫你一天到晚那么辛苦。”我叹道;“如今已经上了朝廷这条贼船,要想下来,却是来不及了。”
小兰轻轻揉着我的太阳穴,一边道:“那你就不要那么尽心嘛,多累呀。”我正要回话,小蝶走过来道;“公子请喝茶。”我接过茶闻了闻道:“是茉莉花啊,你很细心嘛。”小蝶脸一红道:“公子,快喝吧,不然凉了。”
我将茶尽数倒入口中,把杯子递回小蝶手里道:“你们都下去吧,等会我还要见一个挖井人。”小兰闻言拉着小蝶走了。我倒在椅上,双手抱头,使劲地想着现代的一些挖井方法,可惜我对这方面并不感兴趣,急切间哪里想得起来。
刘思上来道:“大人,挖井人带到。”我看着堂下,一个白发苍苍,面容枯镐的老人跪下道:“小人章贵参见大人,”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二十九章 挖井
我忙起身走到堂下,扶起他道:“老人家年纪大了,不要跪着。”又转身对衙役道:“还不快搬把椅子来。”衙役飞快地过去,拿了把椅子放在堂下。
我对老汉道:“老人家请坐。”
老汉忙道:“草民不敢。”
我伸手把他按在椅上道:“本官如今有一件事要烦劳老伯。”
老汉忙从椅上站起道:“大人只管吩咐。小人一定尽其所能。”
我笑道;“很好,你随我到城外去。”言罢拉他走出堂外,叫马友道:“你赶马车,让老人家坐在车上,我骑马先过去。”
章贵大惊道;“万万不可,折煞小人了。”'手 机 电 子 书 : w w w 。 5 1 7 z 。 c o m'
我道:“如今延安和安西城的百姓都指望着老人家能挖出水井,造福千秋万代,坐坐马车不算什么。”言罢让马友扶他上车,自己在前面先行。
老者随着我在村中转了一圈,摇头叹息,我见了不由双眉紧锁,对老者道:“不如我们到村外再看看。”走到村口,只见四野尽是干枯的野草,连树上叶子掉光了,旱情真的十分严重。老者看着前面,眼睛忽然一亮道:“大人,此处也许有水。”我顺着他的眼光看过去。只见大石边一处野草长得郁郁葱葱,十分显眼。
我喜道:“别处草木皆已干枯,只有这里生机勃勃,想来是真的有水。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挖井吧。”言罢叫村长林长春快找村中壮汉来。林长春急忙去了,一忽儿便来了几十人。老者吩咐他们先把草皮铲去,自己蹲下身在大石边划了一个圈道:“就在这里挖。”村民一拥而上,用两头尖尖的铁棒,锄头,铲子拼命地挖了起来。我对旁边的老者道:“不如我们再到邻村去看看。”
到了邻村,老者看了几处道:“这几处可能都有水,可以挖井,”我转头吩咐村长找人来开挖。回到林长春村中,井已经挖了几米深,林长春命人抬了一把大交椅来,请我坐了,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在井上架起一根梁,拴上一根粗绳,用一个簸箕将井下的余土拉上来,再垂下去装土,直挖到晚上,已有几十米深,仍不见水。
林长春有些焦急起来了,向我道:“大人,此处是否没有水?”我看看老者神色泰然,笑道:“继续挖,应该会有水。”
马友在我身边道:“天黑了,大人不如回去歇息。”
我道:“不,本官一定要等挖到水再回去。”
天上的月亮慢慢东移,人人脸上都现出焦虑之色。忽听井下人道:“挖到水了。”我大喜道:“水怎样,多不多。”
井下人道:“很多,是口大井。”
老者道:“好,可以开始贴井壁了。”言罢要林长春去取石灰和黄泥,石块来,叫村民在井壁上贴上石块,石块间留缝,敷以石灰和黄泥。
我问道:“老伯,这石灰莫非是防渗水的。”
老者道:“大人所说不错,石块间填上石灰,水便不会流失。有了这口井,村民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笑道:“此次老伯居功至伟,本官一定要好好奖赏你。”
老者忙跪下道:“大人忧国忧民,一心为百姓办事,老汉心中十分感动,绝不敢要什么封赏,只希望大人身体康健,多为百姓造福。”
我忙扶起他道:“老伯不必如此多礼,你家中还有什么人?”
老者道:“还有小儿章实,是个秀才。”
我笑道:“很好,以后便让他跟了我吧。也好求个功名。”
老者大喜道:“多谢大人,草民给大人磕头。”言罢跪下叩首不住。我使劲把他拉起来道:“至于将来如何还需你儿自己努力,本官不过是给他引个路罢了。”言罢想了想又道:“老伯挖井的技术高超,若能广收门徒,让这两县的所有村庄都能有井可用,那就善莫大焉了。”
老者忙道:“小人谨遵大人之命,回去之后马上开门授徒,让更多的人学会挖井。”
我笑道:“好,很好,天也不早了,老伯请回吧。”
老者连连点头,显是喜不自禁。我心想,看来家里能有个人在衙门里当差,是很多百姓心中的愿望啊。
邻村很快也挖出水来,我十分高兴,看看天已经亮了,只觉得头昏得很,慢慢骑上马,放松马缰,任马儿缓缓而行。
在朝为官已经几个月了,除了开初在故纸堆里坐了几日,其余日子都是在外奔波,身心皆已疲惫不堪,真想什么都不想,好好地睡它几天,至于什么国家大事,朝中有那么多大臣,我一个人就算累剩一层皮,又能做得了多少呢?
想到这里,忽然有些气馁。转眼回到城中。小兰扶着我进房歇息,我对她道:“谁来也不许叫我,我要睡觉。”小兰点点头,关上门出去了。我一头扑到床上,睡得昏天黑地。直到傍晚方才起来。
走到花厅里,小兰上来报道:“公子,府外有个人自称是章贵的儿子,求见大人。”我闻言想起昨日对老者的承诺,忙道:“快唤他进来。”
来人走到我面前,跪下道:“小人章实拜见大人。”
我道:“你抬起头来。”来人抬起头,我见他面容清瘦,温文有礼,象是个诚实君子,心中倒还满意。便道:“你会些什么?”
章实道:“小人是个秀才,会读书写字,还会算帐。”
我想了想道:“好,你以后便做我的书吏吧。”章实点点头应了,我转头对小兰道:“你带他到客房中去。”
小兰对章实道:“你随我来。”章实向我拱拱手,转身去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发现竟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又想到大哥和小兰对我说的留条后路之话,心中一动,不觉出起神来。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三十章 回程
小蝶端着一杯茶道:“公子请喝茶。”我接过茶一看,里面泡着两枚胖大海,不由笑道:“小蝶,你拿药给我喝啊。”小蝶道:“公子日夜辛苦,嗓子都沙哑了,喝点胖大海润润喉吧。”我听了忙端起来喝了一口,对小蝶道;“谢谢你。”小蝶低头道:“奴婢本该侍候公子,公子不必言谢。”我看她似乎瘦了一些,便道:“跟着我每日在外面奔波,很辛苦吧。”
小蝶忙道:“不辛苦,小蝶很愿意继续跟着大人。”
我看了看她道:“你下去吧。”小蝶应声退了出去。我站起身,走到书案前,想了想,拿起那卷地图,心想,不知那些派出去斟查地形的人,查的怎么样了。自己这些日子常感觉精力不济,恐怕疲劳过度,要开些补药好好调理一番才是。
第二日,我从床上起来,刚刚走到前厅,便听门外太监道:“圣旨到,张好古接旨。”我忙摆下香案,跪下接旨,太监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监察御史张好古,接旨之日立即回京述职,不得有误。钦此。”
我听完圣旨,心头一震,暗道:“二哥不准我告假,定是猜出我想利用回乡之机避开他,圣旨已下,我若是执意离去,便是抗旨不遵,罪犯欺君。二哥虽然是个仁德的君主,只怕也会龙颜大怒,降罪于我。罢了,罢了,不如回到大都再另想脱身之计吧。”
太监道:“请张大人接旨。”我无奈,只得接过圣旨,口中道:“微臣领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监笑道:“张大人此次立下大功,皇上一定会重重地封赏你吧。”
我勉强笑道:“谢公公吉言,公公请坐。”又对小蝶道:“给公公奉茶。”
太监道:“不必了,皇上有旨,要咱家立刻带大人回京,大人还是马上收拾东西,和咱家起程吧。”
我闻言只得道:“请公公慢坐,下官这就去收拾行装。”言罢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内书房中,叹了口气,招了小兰来,一起收好东西,出了县衙,骑上快马,往大都而去。
大都。
王爷接过密函看了一遍道:“原来这个张好古是麦香村人氏,还曾在皇上军中任职,怪不得他和李正风走得那么近,本王倒小看了他。”
侍卫道:“麦香村还有他妻子的坟,想来是不会有错了。”
王爷沉吟半晌道:“此人倒有大才,可惜不能为本王所用。他和皇甫少华,李知栋等人都有交往,只不知跟柳明堂是什么关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